通过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工作中的流程瓶颈,为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提供方向,工作总结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实事求是的内容永远是最打动人的,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总结范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总结范文篇1
在市、县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市、县残联的直接指导下,经院领导不断拓宽康复工作的领域,为康复工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我院康复中心按照市残疾人联合中心的要求,本着以残疾儿童的切身利益为根本,克服康复工作人员不足、康复工作经费短缺等困难,本着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获得更多康复服务的理念,积极进取,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康复工作任务。康复工作取得新进步,既让残疾儿童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康复服务,同时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良好反响。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项目康复工作开展
1、残疾儿童的康复工作我们首先完善了机构,健全了制度,落实了人员,使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制度化,康复训练个性化,并着力构建残疾儿童康复网络。
2、通过作业疗法,物理疗法,个别化训练,音乐疗法,感觉统合疗法,肢体运动训练,针灸等疗法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为残疾儿童的康复提供了更好的帮助。
3、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宣传,把握契机,向每位家长,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残疾残疾康复的重要性及意义,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知识宣传到每个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
4、多次评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每一位残疾儿童的综合康复训练计划及个别化训练计划,为残疾儿童及家长做好家长培训,家庭训练指导与督促工作。
5、开展了家长培训,家庭康复指导,让家长更好的了解早期干预,早期教育,脑瘫,智障等残疾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更好的掌握并执行家庭康复训练;予以亲子同训,户外活动等以促进亲子感情,提高残疾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6、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覃荣主任等;市、县残联沈理事长,周科长等领导均于康复中期亲临我康复中心义诊、调研、指导工作,指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们立即整改。后期我院领导将更进一步重视康复工作的软件及硬件配备,以更好的为残疾儿童服务,20xx年在完成好项目康复任务的同时,确保残疾儿童康复任务指标按计划实施,圆满完成。现我院整个康复工作进展顺利,圆满结束。
二、康复任务完成情况:
1、我康复中心接受9名“0—6岁”市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残疾儿童,经过仔细观察,初步训练两周后予以初期评估,并制定了康复训练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及个别化训练计划,开展工作期间,康复工作进展顺利。
2、通过市、县两级残联及我康复训练机构的共同努力,康复中心很好的完成了项目工作的各项综合康复训练;已进行家长培训40次,组织户外活动12次;现20xx年康复工作已顺利结束,康复项目在训脑瘫儿童9名,通过查看训练记录、评估训练报告及现场检验,经过初期,末期评估均已取得明显的效果。项目工作圆满完成。
3、20xx年工收治早教、智力、肢体残疾儿童综合康复治疗儿童600余名,治疗期间予以综合评估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能较好的对每一位患儿所制定的方案给予对患儿予以运动功能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言语治疗,手功能训练,头针、体针等针灸治疗,水疗,高压氧治疗,引导式教育等等综合康复治疗。能适时转诊,无一例医疗意外、医疗纠纷及其医疗差错。与每一位家长建立良好的医际关系,我康复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均能视患儿如亲人,工作期间热情、耐心、细致,能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做好每一位患儿家长的家庭康复训练培训指导,对每一位康复治疗后的儿童都进行电话追踪、随访。
三、用实例汇报康复工作:
列举两例儿童康复训练前和训练后情况:
1、李xx,女,4岁6月,住平江县三阳乡石坪村,家长姓名:李xx 电话:15873xx74
患儿因至今不能独站于5月10号开始康复治疗,入院时患儿适应性差,表情欠丰富,可逗笑,无出声笑,患儿四肢痉挛,肌张力二级,头部、躯干控制能力差,内收肌、跟腱紧张,双膝反射活跃。经综合康复治疗5个多月,现患儿适应性明显好转,表情较丰富,能出声笑,头部、躯干控制能力明显好转,四肢肌张力有改善,但仍呈1级增高,内收肌、跟腱稍紧张,病理征未引出。初期评估7分,末期评估12分,提高5分。
2、余xx,女,2岁4月,住平江县城关镇北街43号,家长姓名:余xx 电话:xx017227012
患儿因脊髓肿瘤术后于5月10开始入该康复项目行综合康复治疗,入院时患儿环境适应性欠佳,无主动交流,拖腰坐,双手精细活动差,不能独站,不可独走,躯干控制欠佳,双下肢肢体肌力i+级,内收肌、跟腱紧张,双膝反射活跃。经我院行综合康复治疗5个多月,现患儿适应性明显好转,表情丰富,主动交流,躯干控制能力明显好转,能独站,开始独走,内收肌、跟腱稍紧张,病理征未引出。
四、工作中的不足:
1、康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距离上级的要求和其他先进地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乡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发展不平衡,没有专职残疾人工作者,导致部分康复项目的任务完成难度加大。二是康复经费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对我县的康复工作一贯支持,但由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残疾儿童康复经费的投入与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不相适应,有限的康复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多数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三是康复训练与服务能力及质量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是基层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与服务机构的建设及网络尚未健全,无康复中心培养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导致开展技术指导和专业人员培训的力度不够,未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残疾人康复需求。
2、20xx年康复工作结束了,康复工作没有结束,我们会继续做好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视每位患儿情况适时组织对其进行家庭训练指导、评估、回访等后续工作。
3、进一步提高康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康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培养,同时将不断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备,以更好的开展康复工作。
4、我县康复服务项目、康复服务水平、康复服务能力与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广大农村贫困残疾儿童享受的康复服务还微乎其微,特别是那些贫困的、重度残疾人的康复,因没有完善的、更加优惠便利的医疗保障体系而无法获得有效的康复服务。敬请市、县残联予以更好的关注。
我院领导极度重视,高度关注下,经过康复中心全体医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xx年度已经圆满完成“抢救性康复项目”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及其康复中心残疾儿童的综合康复治疗工作。残疾儿童是康复事业的永恒主题,全面推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不可获缺的重要环节。残疾人事业是一项文明、进步、高尚的事业,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在圆满完成市残疾儿童康复工作计划的同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进一步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不断推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良好局面,更好的为广大的残疾儿童服务,为每一位残疾儿童家庭服务,为社会作贡献。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总结范文篇2
一、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指对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上门教育的教学方式。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的对象为符合入学条件,且持有残联部门发残疾人证(登记)因身体等各种原因确实无法到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需专人护理,但基本具备接受教育能力,且愿意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义务教育阶段6-16周岁中重度残疾适龄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中重残少儿”)。
二、服务目标
送教上门服务是以送教学校教师为主,乡镇、社会志愿者参与的施教队伍,为中、重残少儿提供包括认知课程、适应性课程、身体康复等教育及训练课程,发展其教育潜能,提高认知、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注重家长的康复知识训练,让中、重残少儿享有享受教育权利,逐步融入社会。
三、服务原则及时间
(一)服务原则
1.就近原则:按学校服务地段就近送教。
2.自愿原则:尊重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监护人意愿,在自愿的基础上,送教学校与残疾儿童少年家庭平等协商,签订送教上门协议书。
3.免费送教原则:送教上门属义务教育范畴,对接受送教的家庭及个人不收取任何费用,实行免费教育。
4.示范教育和指导家长相结合原则。
5.医教结合原则:坚持科学康复训练与实施义务教育相结合,兼顾学 习与康复。
6.因人施教原则:根据中、重残少儿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制定个别计划,循序渐进施教。
以送教上门服务为主,以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辅。
(二)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原则上按每月2次,每次3课时(包括学生教育教学、康复训练及家长培训等)开展送教工作,每学年不少于60课时。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要制定送教服务工作日程表,签订送教上门服务协议,定期提供送教服务。如遇特殊情况需更改送教时间的,要及时与送教对象的家长(或监护人)沟通,并另行确定送教时间。
四、送教内容
送教上门老师应根据每个中、重残少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中、重残少儿身体康复、心理康复、潜能开发、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训练等。
(一)教学内容
学科类知识:送教教师根据中、重残少儿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备教材内容和知识点,运用家庭资源及其他本土资源进行认知教学、生活自理训练。
(二)康复训练
针对残疾类别、程度及其他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康复计划,设置相应的教育康复课程。教育康复课程以提高认知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为目标,突出进行功能补偿和潜能开发,主要以认知课程、康复训练课程和生活适应课程为主。认知课程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律动、绘画手工、运动保健、信息技术等;康复训练课程主要是动作、感知觉、沟通交往、情绪行为等;生活适应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自我保护、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保健指导
送教老师或送教志愿者对家长进行保健、康复常识培训和专业康复指导,采取医教双向、家校合育的办法。各送教学校要积极与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等医疗部门联系,开展医教双向服务工作,即医疗康复机构定期到家送医疗康复,学校定期到家送教育。
五、送教形式
多形式开展服务。提供送教上门的学校可根据服务对象情况,灵活选择送教上门的服务方式,送教的基本形式,灵活设点,个性教学,远程互动,精准送教。
(一)集中送教。可以选取居住地集中的某个家庭、社区场所或资源教室作为集中送教点,由家长带孩子到送教点,采取一对多形式集中送教。
(二)分散送教。对居住较分散、离学校路途较远的不能参与集中送教的残疾儿童少年,组织送教教师入户,开展一对一送教上门服务。
(三)远程送教。对因在康复机构、长期居住外地等原因不方便教师进入家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可以通过电话、微信、qq 互动等方式,开展远程课程资源同步辅导,实时指导教育康复训练。
六、保障措施
(一)将“送教上门”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纳入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同等享有每人每年陆仟圆(6000元)的财政公用经费的拨款,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于送教教师购买意外保险费、交通费、误餐费等。
(二)保障教师权利和安全。对承担 “送教上门”工作的学校在 师资、经费 、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保障。每次到家庭(分教点)开展送教服务应有2名及以上送教人员,白天时间进行。各送教学校积极协调乡镇政府、村委等部门共同做好送教服务人员的安全工作。
(三)学校要结合实际做好“送教上门”人员的工作量标准确定。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按每次3课时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同等条件下职称优先评聘。
七、实施方法
(一)加强领导
成立上林县教育局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处理“送教上门”服务相关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 员:由县教育局各股室负责人、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特教学校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基教股,办公室主任由覃志金同志兼任,负责日常事务。办公室成员由县教育局各股室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我县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同时,各义务教育学校、特教学校也要成立“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共同抓好落实。
(二)明确职责
各送教学校要将送教上门服务纳入学年工作计划和教学常规工作中,形成常态化管理。选派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实施教学指导服务工作,确保中、重残适龄少儿接受义务教育。
(三)精准施教
1.各学校要全面排查本辖区内残疾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情况 ,对失学辍学学生因人施教,对生活能够自理的轻、中度残疾适龄少儿及时通知他们到普通学校或特教学校读书。
2.对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暂不适宜到学校进行教育的残疾适龄少儿采取送教上门的办法。
3.对不适宜送教上门的多重残疾适龄少儿,由家长或法定监护人提出缓(休)入学申请,经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估后送教学校、村委(社区)、乡镇人民政府共同审核同意后,报县教育局审批。
4.对县残联无法提供名单的无证的适龄残疾少儿,经乡镇人民政府、村委排查出来后,我局再将任务分配到各相关学校,全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各学校要高度重视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机制体系,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负责人与具体责任人。在工作中,要积极从各方面为送教服务提供便利条件,切实保障 “送教上门”落到实处。
(二)制定方案。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要按照送教上门服务学生的分配情况及有关表格,按照县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制定学校的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包含送教服务负责人、学生名单、具体实施教师、送教时问安排、个别化教育康复计划等内容。各学校送教方案于20xx年9月24日前报县教育局基教股。同时,每个月的28日前,各送教学校要上报本月开展送教有关图片、送教内容等相关材料到县教育局基教股邮箱:
(三)建立档案。送教学校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送教上门”工作图片等。
(四)加强考核。送教上门服务纳入教育综合督导内容,县教育局将加强考核监督,不定期组织巡回指导和检查督导。各学校要把送教服务的工作量计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并在绩效工资、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
(五)确保安全。要高度重视送教服务教师人身安全,加强对送教服务教师人身、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原则上开展送教服务入户 时,至少要两人同行。教师在送教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要及时上报学校、村委(社区)、乡镇人民政府、县教育局,联动解决。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总结范文篇3
“xx”期间,中江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残联的具体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我县认真贯彻省、市残疾人事业“xx”发展纲要康复工作配套实施方案精神,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了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xx”配套实施方案,围绕“xx”康复工作的核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受益面,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一、科学指导、思路明确
(一)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高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度,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整体工作之中。紧紧围绕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完善康复服务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康复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二)坚持由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原则,实现各司其职,资源共享,为康复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坚持立足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社区残疾人的具体需求制订适宜的康复工作计划,为康复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
(四)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尽可能获得较大的服务覆盖面,保障康复对象的基本康复需求。依托康复机构,以科学、简便、适用的康复技术,使大多数残疾人享受到方便、快捷、廉价的康复服务。
二、综合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五年来,全县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482例;全免费手术1800例。为69名低视力患者配用了助视器;使62名聋儿接受了听力语言训练,培训聋儿家长60名;为贫困肢残者安装普及型小腿假肢29例;安装普及型大腿假肢31例;装配矫型器26件;供应用品用具1681件。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使67名肢体残疾儿童、56名智残儿童、13名(0—6岁)的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得到了康复训练,从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xx”期间康复规划具体落实情况
(一)积极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
视力残疾康复是“xx”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点工程项目,五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大视力残疾康复工作力度,进行了经费投入,派车下乡,组织眼病医生到全县各乡镇进行为患者体检服务。在做好低视力康复工作的同时,我们把为贫困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当作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使更多的贫困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告别黑暗,重见光明。五年来,全县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482例,其中全额免费手术1800例。低视力配镜69名,低视力家长培训20例。取得了良好康复效果。社会各界称赞开展白内障扶贫复明活动是政府为残疾人奉献爱心、播撒光明的一项慈善义举,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广大弱势群体的切实关爱。
(二)加大康复扶贫力度,为特困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
为确保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针对我县部分特困残疾人因经济困难康复无着落的普遍现状,残联根据残疾人的贫困程度和康复需求,将全县重度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的30元,全部纳入财政购买。
(三)开展假肢装配、矫型、肢体康复训练及用品用具服务
五年间,开展肢体康复训练34例,肢体残疾儿童机构康复训练5人,安装普及型假肢60例(其中,大腿假肢31例,小腿假肢29例),装配矫型器26件,供应用品用具1681件,轮椅475辆。
(四)加大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力度
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普及全民防残意识,提高残疾人自身康复意识,围绕“爱耳日”、“爱眼日”、“国际聋人节”及“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残联在“爱耳日”及“世界精神卫生日”期间,组织有关单位在县城中心地段设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及义诊咨询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各种宣传媒介,向市民广泛宣传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内容、意义及有关的康复科普知识,使残疾人康复工作能够家喻户晓,从而唤起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理解、参与和支持。
四、存在不足
残疾人康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距离上级的要求和其他先进地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乡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发展不平衡,没有专职残疾人工作者,导致部分康复项目的任务完成难度加大。二是康复经费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对我县的康复工作一贯支持,但由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残疾人康复经费的投入与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不相适应,有限的康复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多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三是无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相关康复工作有难度。四是康复训练与服务能力及质量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是基层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机构的建设及网络尚未健全,无康复中心培养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导致开展技术指导和专业人员培训的力度不够,未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残疾人康复需求。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文明、进步、高尚的事业,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圆满完成“xx”工作的同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xx”康复规划,进一步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做得更好,不断推进中江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总结范文篇4
一、送教对象
送教上门对象为:具有本县户籍,经县教育局残疾儿童专家评估委员会认定,不能坚持到特殊教育学校或者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包括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和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残疾儿童少年)。
二、送教原则
1、免费教育原则。送教上门属国家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范畴,由学校免费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2、普特结合原则。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相互配合共同负责区域内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3、一人一案原则。送教服务须在家长认可和配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人一案,开展相应的有针对性教育服务。
三、送教内容
根据教育部特殊教育三类课程标准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送教对象情况,由送教学校和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确定合适的送教内容。
1、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首次送教上门,要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现状,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残疾类别和个人潜能,做好相关专业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学计划。
2、明确具体送教内容。教师开展送教服务时要为服务对象送学习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和补偿训练,一般应包括康复训练、认知、语言交流、生活自理、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和特长培养等方面。
3、强化家长教育意识。要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和法律意识,引导家长密切配合送教上门工作。送教上门教师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指导家长掌握有关教育补救方法和基本康复训练技能,并根据教学情况布置好家庭训练。
4、送教学校要根据服务对象个别化教学计划和具体情况,确定每学期送教上门时间和课时,保障按计划完成送教任务。
四、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送教原则上达到每月2-4次。
五、工作步骤
1、确定送教上门对象:每年5月上旬,由县残联将当年8月31日达到入学适龄的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名调查登记资料整理汇总后,造册交县教育局,要确保登记资料的真实有效。
2、落实送教教育机构: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由县教育局成立专门评估组织、统筹安排,参考家长意愿、家庭状况、儿童情况、残疾类型等因素确定每一名儿童的送教责任学校。各责任学校要及时与送教对象家庭签订送教协议,确定送教内容和方式,并形成具体方案,做好过程记录,建立工作档案。条件允许情况下,在大型学校建立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具、学具、康复训练设备和图书资料等。
3、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每年9月启动送教上门工作,建立学籍。9月20日前各校将送教上门教师、学生及《方案》报我局基础教育科存档。为方便管理,可单独设立送教班。责任学校要成立专门送教上门工作领导组,由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本校送教上门工作。要根据送教对象康复情况确定送教周期,每次送教安排3-4名热爱特殊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关心残疾学生、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及辅助人员。实现一生一档,认真填写《------学校送教上门手册》,对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教学过程、方案调整、训练记录等图片音像资料列入档案,并妥善保管。
4、做好工作成效拓展。定期进行个案对比评估,及时调整教育方案,鼓励康复效果好的学生定期到特教资源中心或资源教室进行集中康复训练,参与社区(村镇)生活体验,促进伙伴交流和融合教育。
六、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
为开展好区域内的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和精准服务工作,由教育局负责统筹“送教上门”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2、部门配合
相关部门要将文件精神传达到送教上门服务区域所在地政府(乡镇、村),当地政府要积极支持配合送教上门工作;各责任学校对送教上门人员的工作量标准确定、津贴发放等工作给予支持。将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少年纳入学籍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其生均公用经费用于送教上门工作。
3、经费保障
送教上门经费由主管部门根据送教学生数核拨,专款专用。学生家庭及个人不缴纳任何费用。送教上门经费主要用于:(1)购置相关教学设备、教材、慰问品;(2)补助送教人员课时费(3)送教上门人员的交通费、差旅费。
4、教学保障
承担送教上门的责任学校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每学期初、学期末各召开1次业务指导组及送教上门教师工作会,研究计划、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学期中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和教研工作会议。
(2)教研部门和特教学校负责送教上门工作的业务指导,定期组织送教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业务培训、专题研讨等活动,加强对送教上门的过程管理和业务指导。要特别突出对送教教师的康复知识培训,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能力。
(3)把握“送教育、送知识”和“送关爱、送政策”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与送教服务家庭沟通,让残疾儿童少年的监护人明确送教上门的意义和自己孩子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政策。
(4)建立“送教上门”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评估资料、教学过程等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5)保证“送教上门”时间。送教对象的教学时间由送教教师与家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达到每月2-4次,每次教学时间不少于60分钟(包括学生教育教学时间、康复训练及家长培训指导等)。
5、加强指导和督导
由县教育局定期组织人员对各责任学校的“送教上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并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将送教上门工作列入对各责任学校检查考核内容,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总结范文篇5
一、康复救助范围
具有县户籍(居住证),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0—14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和孤独症儿童。
二、康复救助内容
(一)机构康复训练。由定点康复机构为救助对象提供功能训练,运动、认知、沟通及适应性训练等基本康复服务。
(二)辅助器具适配。为视力残疾儿童验配助视器;为听力残疾儿童验配助听器;为肢体残疾儿童装配假肢或矫形器,适配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辅助器具。
(三)医疗手术补助。为听力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有需求的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等,对医保报销后个人自费部分给予一定补助。
三、康复救助标准
(一)机构康复训练
1、听力、言语、智力和孤独症儿童康复:康复训练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0元。
2、脑瘫(肢体)残疾儿童康复:康复训练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8000元。
(二)辅助器具适配
1、听力残疾儿童:为适合佩戴助听器的听力残疾儿童配发助听器。助听器救助标准每人不超过7000元。每人仅限1次。
2、脑瘫(肢体)残疾儿童:根据适配机构评估,为肢体残疾儿童免费适配假肢、矫形器、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适配辅助器具。
(三)医疗手术救助
1、人工耳蜗手术补助。为有手术适应指征的听力残疾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在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等相关费用报销后,自费结算部分,予以一次性补助1万元(1万元以内实报实销)。每人仅限1次。
2、肢体残疾矫治手术补助。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足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导致严重痉挛、肌腱挛缩、关节畸形及脱位、脊柱裂导致下肢畸形等实施手术的,在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等相关费用报销后,自费结算部分,每年予以一次性补助10000元(10000元以内实报实销)。每人每年仅限1次,每人手术累计救助不超过3次。
四、资金来源
补助资金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其他康复资金中列支。所有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验收核发”的管理原则。对项目未实施或未实施完毕不得报支;违反项目规定的不合理支出不得报支;支出票据不规范的不得报支。对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截留、挪用项目专项资金的,财政部门有权拒拨资金,监察部门对群众有反映的问题要重点查处,确保财政专项资金有效、安全、规范运行。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总结范文篇6
在中心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和重视下,卫生站康复工作在一直按照“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服务”的准则为残疾人服务。20xx年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的职能,恪守“人道、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积极地开展工作,尽力为社区残疾人办实事;基本完成了20xx年度的工作任务。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我们社区康复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根源性、持久性的工作之一。对于残疾人极其重要,通过社区康复能使残疾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得以改善乃至恢复,增强他们活动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而真正融入社会。
20xx年的基本康复工作如下:
1、扎扎实实地开展康复工作。积极地展开着每月的上门免费康复工作和社区康复站工作,为残疾人做好了基本检查,掌握好辖区残疾人的身体状况,为有需要的残疾人做好及时康复工作和转介工作,为残疾人的健康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2、积极配合“康复卡训练计划”,组织残疾人参加了肢体残疾康复工作。每周二和周四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康复工作和上门康复工作,定时为残疾人的免费训练计划,并做好上门家访工作和电话随访工作。
3、残疾人的康复需从小抓起,才能收获更好的康复效果,积极为残疾儿童申请各项康复训练,辖区已有一名儿童通过残联康复训练审核,并完成了一年的免费康复训练和针灸理疗工作。
4、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为不断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我积极配合残协员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辖区残疾人走出家门,从而促使残疾人朋友身心健康,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如:在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组织各项文娱活动和健康宣教活动,为残疾朋友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增进了残疾朋友间的友谊;同时为残疾朋友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残疾人朋友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年来,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东园社区卫生站本着务实的原则、积极的工作态度,做了大量的工作,竭诚为社区残疾朋友服务。展望20xx年,卫生站将一如既往,继续为社区残疾朋友提供专业、优质、完善的服务,掌握社区残疾人朋友的情况变化,及时反应、处理好各种问题,让残疾人朋友在生活中享受和谐的乐趣。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总结范文篇7
xx辖区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xxx人。为了让残疾人充分沐浴和谐社会的阳光,近年来xx镇街道以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为抓手,以“残疾人满意、残疾人家属满意、社区群众满意”为追求,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有力、服务网络覆盖、社会广泛参与的助残康复工作格局,在全区率先创建成“xx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
一、构建三大康复网络
为了夯实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基础,街道着力构建广覆盖的助残康复网络。
1、康复管理网络融入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了《xx镇街道“创建xx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任务融入和谐社区发展,工作任务分解到街道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中心、派出所、社区中小学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定岗、定员、定时”的管理模式。定岗,根据年度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根据各科室、各单位工作重点,制定岗位职责,实施目标管理;
定员,明确社区康复措施的岗位责任人,逐一落实管理服务队伍;
定时,根据社区康复工作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康复主题活动。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单位协同、齐抓共管促进残疾人康复的工作局面。
2、康复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平台。街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构筑融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助残康复平台。为改善残疾人活动康复条件,今年专门辟出xx平方的场地,建立集社区阳光之家、残疾人活动室、残疾人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的残疾人之家。目前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工作已完工,近期将启用,至此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服务平台在xx镇街道全面建成。
3、康复指导网络深入助残工作各个领域。成立由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牵头,卫生中心、康复、教育等有关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社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依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卫生中心6名社区医生和xxx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进行“康复服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心理沟通、言语训练、上门调查”等康复知识的培训,带动了一批社区康复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结合“送康复服务上门”,组织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专题培训;
结合养护工作,进行了养护调查数据库管理培训;
结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开展了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培训,使培训工作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助残康复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实施四项康复工作
近年来,xx镇街道持之以恒地实施四项康复行动计划,把助残康复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
1、举办“阳光行动”――温暖智障人士。从20xx年开始,街道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在新市南路建立了100平方米的“阳光之家”。目前xxx名16-35岁的智障人士在这里参加培训,街道为他们成立了智障人士腰鼓队、舞蹈队、图画小组、编织小组、英语小组和兴趣小组,丰富智障人士文化生活。在去年世界夏季特奥会社区接待期间,“阳光之家”学员与特奥代表团成员们共同开展了文艺联欢、体能训练等活动,充分诠释了特奥运动的深刻涵义。
2、“照料行动”――关怀精神病残疾人。为了使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街道创建了“温馨护理站”,承担帮助患者定时服药、开展精神护理、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护理站制定作息制度、康复内容,建立学习园地,开展卡拉ok、户外文体等活动。经过“照料行动”,实现了护理站学员们零肇事的目标。街道组织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温馨护理站,幸福的港湾》,在参加xx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3、“上门行动”――温馨残疾人家庭。街道组织助残员对残疾人开展康复需求调查,通过上门调查,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摸清底数。xx医院选派有责任心、经过正规培训的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因人而宜的服务,除了提供《约定书》上的服务内容外,还提供饮食营养卫生指导、慢性病康复指导及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服务。“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两年来,深受残疾人与残疾人家庭的好评。20xx年全年送康复上门xxx人次。目前,xx医院已与xxx名残疾人签约。
4、“养护行动”――关爱重残无业人员。街道高度重视市府实事工程――“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20xx年至20xx年两年共落实重残无业养护人员xxx名,每人每月给予xx元补贴。纪念居委倪某是重度智障残疾人,母亲患有轻度老年痴呆,连看病也要把残疾儿子带上,经助理员上门宣传,倪妈妈把儿子送进街道“金色晚年养护院”,儿子受到养护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倪妈妈逢人就说:“多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关心”。
三、营造助残社会氛围
街道积极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康复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政策,在社区营造助残的社会氛围。
我们通过抓契机,促宣传。以“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社区居民宣传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意义、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政策和康复知识宣传送到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抓载体,造氛围。创办了”社区康复简报“。搭建了一个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解答疑难、引导方向的宣传教育平台,对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政策讲解、方法传授等方面工作起到了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的作用。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基本实现了让残疾人满意,让残疾人家庭满意,让社区群众满意的目标。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总结范文篇8
我镇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十五”期间的基础上,按照县残联康复处的要求,总结了前段的成绩,明确了薄弱环节,重点抓了机构、社区、精神病等项康复,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紧紧地抓好机构康复工作。
新春伊始,我们召开了各村(居)干部康复业务会议,将各项指令性康复任务分配到村(居)。尤其是对残疾儿童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镇内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本地方医疗机构优先接收镇内残疾人进行各种医疗康复。据统计至今年11月中旬止,全镇共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15例;低视力矫正佩助视器1例;儿麻及肢体矫正2例;肢体残疾者系统康复训练100人,机构训练弱智儿童5人,家庭训练弱智儿童10人。
二、认真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的调查工作。
今年四月间开展了对肢残人假肢需求的调查。经查我镇现有截肢残疾人50名,其中截大腿的15名,截小腿的35名,从未安装过假肢的30名,其余20名虽曾安装过假肢,但存在假肢过于笨重及破旧等问题,使肢残人的活动受限。五月间又开展了聋童佩戴助听器的调查,查出我镇现有2-14岁的聋童33名(包括脑有问题者)有2名已佩戴了助听器。大部分聋童,因父母年老,家庭经济困难,尚未佩戴助听器,经我们调查情况属实后,除市残联补助540元外,其余费用镇残联给予补助,并派车送到县聋人学校陪同佩戴助听器,使其家长非常感动。
三、继续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社区康复在“十一五”期间仍是一项重要的康复工作。在前两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摸索全面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薛咀村,32岁的高中毕业生王明,在xx市电讯部门工作。近两年因生腰瘤,多次动手术,造成高位截瘫。因病魔来势突然,婚姻破裂,工作失业,长期闭门卧床,情绪非常低落。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康复小组知道后,选派一些思想比较进步的青年,上门促膝谈心。青年们经常用轮椅推着他到户外、闲谈散步。激发他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最近,他对镇残联理事长要求,如果有残疾人需要他教电脑技术的话,他愿意义务当教师。
四、进一步完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真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虽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工作还需继续和完善。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初制订发放了20xx年的工作计划。并要求个村(居)对新病人和老病人坚持做好随访记录等精防工作档案材料。对一些生活困难,病情经常反复的病人积极想法送医院系统治疗。据统计今年共免费送了9名病人到医院治疗。为25名生活困难的病人办理了优抚门诊。
我镇残疾人康复工作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残疾人康复服务设备不完善,开展精防工作和社区康复工作缺乏技术资源及财力资源等困难,有待今后努力创造条件。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残疾讲话稿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