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范文网 >读后感

礼记书读后感6篇

看完一本有趣的书之后相信你的收获肯定有很多,赶紧写篇读后感吧,其实写读后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礼记书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礼记书读后感6篇

礼记书读后感篇1

《礼记》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状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论语》,比肩于《孟子》,又远超于《荀子》。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礼记书读后感篇2

礼记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篇,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雏形,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专著。总结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经验,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阐述。其中的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依旧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容易犯的一些错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教学弊病。为什么在谈教学方法以前先说这一段呢?从这方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祖宗的慈悲。因为当一位老师正式上岗之前,他能够在他的教学中,避免教学弊病,他可以做到一个合格的老师从而再去掌握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

这不禁使我想起平日里学生考试后,当课代表把批改好的试卷发下去时,发到试卷的同学脸上却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好像各个都得满分似的,而且都忙着在打听、比较其他同学的成绩。当时我想:他们为何不先去查查失分的原因。难道考试的目的是求个分数?试卷分析课是为了让他们相互比较分数的高低?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分析试卷的目的又是什么是否如同学所理解的呢?我们知道,考试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常用的方式。那么,什么是“教”呢?只有弄清“教”的目的,我们才能明白作为教学方式之一的“考试”的目的以及“分析试卷”的目的。《礼记学记》中对教育是这样定义的:“教者,长善而救其失也”。中国的古圣先贤早在几千年前就说出了教育最重要的两个主轴——“长善+救失”。教育的的目的就是长养学生德行保持学生的好习惯;纠正学生的过失,导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那作为教学的其中一种方式“考试”,它的本质和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它决不是为让学子们争个你高我低,比个我强你弱。而是通过考试明白我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学习方法是否正确?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和方法影响自己的学业。“分析试卷”的目的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上的查漏补缺,而是清楚:这次考试,我得分部分是因为我发挥了哪些好习惯和好的学习方法,以便继续保持——长善;失分的地方是因为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所造成的,以便及时的改正——救失。 如果我们教师选择错了“分析试卷”和每次考试的目的,那么,可能是事倍功半,——老师辛辛苦苦改出试卷,学生拿到试卷后无所谓; 甚至老师忙着在讲台上说答案,台下的学生却无精打采,“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精辟的讲到了“教育”的本质,“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要以身作则。因此,分析试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老师自己反省教学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的机会,通过试卷的分析衡量自己教学上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的标准,而不是将分析试卷课看作是又一次批评学生的机会和衡量学生好差的尺度。古语云: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若我们明白了“教”的目的、“教”的本质,那相信每一次的试卷分析课将是一道和谐的教学风景线。

礼记书读后感篇3

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仍然很谦虚,做了很多对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这样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错误就应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错误,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自身也有错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强求别人,就算没有改过来,这样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的。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意思: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明白耻辱的人,离勇敢就不远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欢学习,明白耻辱;那么他就会很聪明,很勇敢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离不开书,因为我们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说真正的理解了。

礼记书读后感篇4

“礼”本来是先圣明王采用自然地法则,来规范人类生活行为的成果。我们人是自然地产物,只有适合了这些法则,才能继续生存下去。“礼”具体到现实中来,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必须知道的规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养。在读了这本《礼记》之后,我所理解到的“礼”就是时常怀着谦恭的精神,这样的精神能指导我们外在的行为,让我们一天一天的趋向善良,远离罪恶。“礼”所包含的仁义道德和常怀感恩之心,怀抱这样的精神,能让我们处事的事理行为顺畅起来,我们和他人之间的感情也会得到增进,我们会觉得温暖,也会给公司和社会带来人情的温暖。

越是细小的动作,越能看得出我们是否受到了“礼”的教育感化和指导。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让我感受颇深“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让我懂得了在工作中要时刻处于备战状态,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仪容姿态,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兢兢业业,对待顾客要时刻面带微笑,不能松散的面无表情,更加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精神抖擞的工作状态,神采奕奕,作为员工要从干好本职工作开始,身体力行的营造企业“知耻”文化。所谓“人无耻则无敌”,在工作上坚决杜绝“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思想作风,带头干好本职工作。保持良好优雅的态度去工作去学习,态度恭和的去做人做事。

礼记书读后感篇5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特别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可是,现在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下面就介绍我读《大学》的感想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礼记书读后感篇6

“有教无类,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这句话出自《礼记》。“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教学方法,对现代而言,它的意义就是:身为师者,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要教育他。不能因为一个人过去不好的经历就在学习上放弃他。“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是讲的学习方法,指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不要一味学习书本上的死知识。正如谚语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教师来说,要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合理运用学习中的正迁移。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勤于学习。

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教育家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强化控制理论,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在一年级时,有几个小朋友作业很是潦草。针对此,我采取了鼓励为主的强化教育:一次作业工整就加盖一朵小红花,连续3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2次“一级棒”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种积极强化的方式,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矫正了他们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与孔子提出的“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善教者,虽逸而功倍,不善教者,虽勤而功半。”

我班邵阳小朋友有着极强的暴力心理问题。经过两年来的观察了解,我认为原因在于幼年时的攻击毛病,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以至成为一种不良的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打架成为其发泄过剩精力的一个方面。由于缺乏道德意志,他虽然知道不好,但却控制不了自己。对于这个孩子,我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但看到大家都不睬他,甚至有些轻视他的时候,我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可怜和可惜,我也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尽心尽力教导每个学生,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我静下心来首先分析了家长的问题:对孩子早期教育是失败的。可能是没有加以重视,认为孩子之打架无所谓;亦可能方法简单,引起孩子的对抗心理。所以工作作了,效果不理想。

于是我与家长联系并引导他们对孩子要有信心,要配合学校教师继续做工作,毕竟孩子打架的次数在减少,要给予巩固;同时找建议他们求助心理医生,给予矫治;多鼓励邵阳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或公益劳动,使其过剩的精力有正确的渠道排除,同时也可以进行意志力训练。

令人欣慰的是,进入三年级的邵阳有了很大的进步,成绩也有所提高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看科学书读后感5篇

童话书的读后感参考7篇

童话书的读后感通用7篇

名人事迹的书读后感5篇

读关于教育的书读后感精选7篇

慈母书读后感优秀7篇

看科学书读后感通用7篇

童话书的读后感7篇

读关于教育的书读后感8篇

童话书的读后感最新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665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