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写作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秀的教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练习十一”第5、6题。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德育教育:爱是什么?(爱可以是一个拥抱;可以是一次感动;爱也可以是一件礼物;一声问候;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真真实实的爱,最看得见,摸得着的爱,爱还可以事一个动作,一句话语。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练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呢?
?学情预设】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刚才这几道题,我们都采用了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板书课题: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2主题图。
?学情预设】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吗?谁来说一说?
?学情预设】预设1: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预设2:坐跷跷板的比没坐跷跷板的多多少人?
预设3:没坐跷跷板的比坐跷跷板的少多少人?
2.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出示课件)
师:想一想,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情预设】先求坐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跷跷板的人数和没坐跷跷板的人数加起来。
师:请列式解答。
教师巡视,注意案例收集。
?学情预设】
预设1:3×4=12(人)12+7=19(人)
预设2:3×4+7=19(人)
预设3:7+3×4=19(人)
预设4:7+(3×4)=19(人)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能尝试用递等式来计算上面的综合算式吗?
指名学生板演。
在集体评析计算过程中,教师用下划线和箭头进一步标注运算顺序。
?学情预设】
脱离情境后会有学生仅仅看算式,出现不同的答案的情况。作为错误案例,教师正好可以引用,追问:“这个解答先算的是什么?”“符合我们解题的要求吗?”……从而引出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师:不同的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
?学情预设】都要先算“坐跷跷板的一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师:也就是不管乘法算式写在哪里,和加法在一起的时候,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没有规定这样的顺序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学情预设】一道题就有两种结果。
师:是的,这样就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了,这不符合我们数学运算的要求。
师:观察7+4×3和7+(4×3),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同,但后一个算式给乘法加了小括号。
师:这样还有必要加小括号吗?
?学情预设】没有,不加小括号更简洁。
师:所以,我们要注意数学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设计意图】例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单,而且有情境图作为直观支撑,学生还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在该阶段会用综合算式,但习惯用脱式的会比较少。从情境出发,首先让学生明确在有加法、乘法的综合算式中,不管乘法放在哪个位置都应该先算乘法。
3.结合已有经验,归纳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还记得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学情预设】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现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不是同级的综合运算,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情预设】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也就是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引导学生说出)
师:这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熟悉脱式计算的格式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析。
教师组织学生从运算顺序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计算是否正确等方面评析学生的计算情况。
师:谁能说一说,刚刚的脱式计算在格式上需要注意什么,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学情预设】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算式的下面,上下对齐,还要写在式子的左边;尽量做到数与数对齐,计算符号与计算符号对齐。
?设计意图】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表述较长,且二年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这里分两步(乘和加、减混合,除和加、减混合)分别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先算出综合算式的答案,再标记在算式的下面,最后进行比较。
(3)指名学生汇报各题是怎样算的,集体核对。2.完成教科书p51“练习十一”第6题。
师:比较上面的树形图与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运算顺序,再从左往右观察书写顺序。
?设计意图】每个练习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样能化解难点,同时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折叠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昨天已经学习了用口诀求商,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深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
(出示情景图)
师:植树节快到了,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看清图意,找出图中的已知条件。
师:每行栽4棵,可以栽6行,可以求出什么,请你补充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列出题中有关信息(主题图示题)
①每行栽4棵②可以栽6行③一共栽了24棵
师:请你选择任两个信息作为条件,然后补充问题,使之成为完整的应用题,再解答。四人小组合作,看谁的方法多!
集体校对,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算式的含义等。
二、做一做
(出示题)个别说说你的怎么样算的?
说说思考的过程(个别说、开火车说)
折叠口算卡片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
三、练习巩固
1、练习五第三题,送信,学生独立做在书上。
2、练习五第四题,明确题意,列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校对。
3、挂图出示练习五第五题,游戏的形式完成。
4、练习五第六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哪些本领?
你还有什么疑问的地方吗?
教学后记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4页例3、“做一做”及第106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内容简析
例3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量策略。
2.本课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法: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苹果)大家经常吃苹果,苹果有大有小,谁能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老师这里有20个苹果,大家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借着学生的兴奋情绪,提出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的问题,为新授做好了引导。】
实践体验法:老师带来几个苹果,它们有大有小,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掂一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有1千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苹果,交流苹果的轻重大小,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教师出示例题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进入新课教学之中。
?品析: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法,通过讨论交流,确认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2.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3.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通过“知道了什么?”环节理解教学,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4.解决问题。
(1)通过阅读“怎样解答?”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
(2)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3)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4)汇报交流。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预设]
●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弄清每句口诀的来源。
2. 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 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吗?赶快用掌声把她请出来吧!(课件出示:白雪公主)她的好朋友是谁?(七个小矮人)今天是白雪公主的生日,小矮人们想邀请小朋友一起为白雪公主唱支生日歌,愿意吗?(课件:小矮人们联欢的场景,并配上“生日快乐”音乐)细心的小矮人们还为白雪公主准备了小礼物呢!(课件:7个小矮人,每个小矮人手捧7朵鲜花)爱思考的白雪公主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鲜花,问了小矮人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鲜花中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吗?”可是小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发现。相信聪明的你们通过仔细地观察,一定会发现的!有信心吗?(生:有。)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当当小矮人们的“小老师”,给他们讲讲吧!(随即贴出情境课题:我给小矮人当老师)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活动一] 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1. “小老师”们,仔细观察,然后把你发现的数学知识先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可跟同桌交流交流。
2. 组织汇报交流,师板书。(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与补充,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
3. 把你们发现的数学知识给小矮人们读一遍吧,读完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出本节数学课题: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活动二] 交流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
1. 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觉得哪句记?是怎么记的?有没有觉得不好记的?谁来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他?
2. 生交流方法。
3. 用刚才介绍的好方法再记一遍。
4. 请“小老师”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摆学具、动作等表示一个乘法口诀,有困难可找小伙伴一起研究,也可请老师参加。
5. “猜一猜”游戏。(一个学生说表示的方式与内容,另一个学生猜猜是哪句口诀)
6、师:“7的乘法口诀”都记住了吗?一起再背给小矮人们听听吧!
7. 师:小老师们真厉害!相信这么棒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相当的不错哦!现在就让我们来闭眼静听小矮人们汇报学习成果吧!(通过想象与静思,加深对口诀的记忆与巩固,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
8. 师:小矮人学会“7的乘法口诀”了吗?他们都是怎样跟你汇报的,你能把他们向你汇报的学习成果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汇报,强化记忆,同时鼓励学生表扬小矮人。)
9. 小矮人们学会了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也非常高兴,不信,你们看它都笑了。(随机在课题的数字“7”上画一个笑脸)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 游戏:变魔术。(看口诀说算式,看算式说口诀)
2. 看图列算式,说口诀。
(1)课件出示图:一串糖葫芦有7颗山楂,5串糖葫芦共有几颗山楂呢?如果一串糖葫芦7角钱,那买6串糖葫芦一共要花多少钱呢?(让学生说出算式和相应的口诀)
(2)课件出示古诗《咏柳》,这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字呢?
(3)估计一下你一天要喝几杯水?一个星期大约要喝多少杯水呢?
3.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的呢?
四、小结。
这节课你开心吗?最开心的是什么?还想说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略)
二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篇5
[教学目的]
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人类在生活实践中统一度量衡的过程。
[教学材料及准备]
软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今天用的课桌和教室里的课桌不一样,教室里的是小桌子,我们这里用的是大桌子。桌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长方形。 教师:对,长方形有几条边?
学生:四条边。 教师:看屏幕。(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分清什么是桌子的长,什么是桌子的宽)。 教师:学校还想买一些这样的桌子,那我们就得知道这桌子有多长,有多宽,你们愿意帮老师量一量这桌面的大小吗?
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教师:用什么来测量呢? 学生:用尺子。 教师:可是,我们的尺子留在教室里了,怎么办?不用尺子,你能不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测量出桌子有多长,多宽?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
1、用手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手长)
2、用铅笔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长)
3、用铅笔盒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盒长)
4、用书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书长)
三、实施方案学生分小组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要求:①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②分工明确,注意合作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可以写字,写拼音,也可以用图表示。利用课件举例讲解记录方法。
量一量桌子方法:长 宽 1 7 3 2 3 4
看一看,谁用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巧妙? 学生测量。(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测量。发现典型数据。
四、交流汇报阶段研究成果,碰撞出现矛盾学生:
56名学生汇报,用实物投影展示他们的记录表。(学生的记录表大部分以童趣十足的图画来表示)。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真多。看样子,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你们用这么多巧妙的办法告诉老师这桌子有多大。真聪明。但是,你们看看,测量同一张桌子,这几个得数一样吗?学生:不一样。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用来量的东西不一样。教师:(展示同样是用铅笔测量的数据对比)都是用铅笔量的,得数怎么还不一样呢?学生:(展示所用的铅笔)它们不一样长。教师:这么多不同的数据,我用哪一个呢?
五、继续研究教师:
我们用尺子测量一下桌子的长,看看有什么结果。(指令小组长领尺子和发尺子)学生用尺子测量桌子的长。(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测量时的小错误)
教师:谁来汇报他们组测量的结果?学生1:长是90。学生2:长是27。教师:怎么用尺子量,得数还是不一样?哪个对呢?学生很快发现软尺有两面,两面的刻度不一样。
教师指导学生辨认软尺两面的刻度的大小,并让学生估量1厘米和1寸两种长度单位和自己手指的粗细的对比。教师:要想得出一致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都用厘米(或寸)刻度的一面来量。教师:那我们现在就统一用厘米的一面来测量桌子的长和宽。学生测量。教师:哪一组说出你们的测量结果?学生:桌子长90厘米,宽42厘米。(56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六、总结:教师:现在我特别清楚我要买多大的桌子了,长90厘米,宽42厘米。用同一种刻度的尺子测量很方便。厘米是现在世界上尺子最常用的刻度。人类发明尺子、统一长度单位之前,就像我们开始测量桌子的长、宽时使用的方法一样,利用手拃、步伐或身边物体的长度做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至今,在人们没有带尺子的时候,仍然会这样估测物体的长度,例如妈妈给孩子买衣裤或鞋的时候。
[教学建议]
学生的测量活动和交流汇报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分析数据是这节的精华,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课后评价及分析]
课程设计符合人类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过程,学生在亲身探究的过程中领悟了靠教师仅仅用语言不易表达的内容。他们不仅知道怎样测量长度,还知道了长度为什么有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又是怎么来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