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范文网 >计划书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案5篇

教案可以根据学校或教育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教案应该清晰地阐述教学目标,以便教师和学生都明白预期的学习成果,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案5篇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方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观察、比较、描述、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思维。

3.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2.教学难点: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的这节数学课上老师带了一种利用平衡创造的工具,你们看是什么?(出示天平)关于天平你们都有哪些了解的?(简单介绍天平的工作原理)

(二)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对天平有了初步的了解,那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天平:左盘2个50g的物品,右盘100g砝码。)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这副图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状态吗?(50+50=100或50×2=100)。

2.我们再来看这幅图又告诉了你什么信息?(课件出示:左边一个空杯子,右边一个100g砝码的天平。)(杯子重100g)

3.师:现在我给杯子倒满水,天平还平衡吗?天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师:我们不知道加入的水有多重,可以用一个未知数x来表示(水重xg),那么天平左边的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可以怎样表示呢?(100+x)

师:天平向左倾斜,说明左边这杯水的重量比右边100g砝码的重量要重。得到数学式子:100+x>100

4.现在我给右盘再加一个100g的`砝码,仔细观察,现在天平平衡了吗?得到数学式子:100+x>200

师:我给右盘再增加一个100g的砝码,你又发现了什么?得到数学式子:100+x

师继续演示:将右盘中的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砝码,天平逐渐平衡,从中得到数学式子100+x=250。

5.观察比较:

50+50=100

100+x>100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总结: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用等号连接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像100+x=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就是“方程的意义”。(板书课题)

6.提问:这一个等式是方程吗?为什么?

追问:这两个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数,它们是方程吗?

思考:你认为一个方程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强调:方程既要是等式,又要含有未知数。)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并同桌说一说理由。

35+65=100 8-x=2 y+24

2.4=a×2 x-14>72 15÷b=3

5x+32=47 28

2.下面哪些天平不能用方程表示?(出示6幅天平图)

用方程表示出剩下天平的数量关系。

(说一说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说数量关系,列方程)

先独立列出方程,再与同桌说一说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

4.猜方程

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5.写方程,编故事。

6.方程“史话”。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方程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方程和等式是怎样的关系?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例3和练习十二的第5-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简写和略写乘号。

2.使学生能够语言表达运算定律和字母公式,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的简单美。

【重点难点】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2.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投影出示)

18+34=34+()(加法交换律)

(357+55)+45=357+(+)(加法结合律)

35x()=59x()(乘法交换律)

(1.2x2.5)x4=1.2x(x)(乘法结合律)

(4+8)x3.5=()x3.5+()x()(乘法分配律)

2.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还记得这些运算定律的文字叙述吗?

3.讨论交流:我们用文字描述了这些运算定律,但是文字很多,有什么办法更简便呢?

学生汇报交流:用字母来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便。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教学例3中的第(1)题。

(1)结合课前引入,多媒体出示例3(1)的情景图,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

(2)先在组内说一说,然后按照教材中的表格填写在书上。

填写表格,全班交流。

(3)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便性。

提问:通过刚才的回忆、整理、交流、展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总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4)介绍乘号的不同表示方法。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发现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明易记、便于应用。其实,在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里,还可以进一步简化。请大家认真观察屏幕,看你能发现什么?(多媒体出示)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引导小结: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比如axb=bxa可记作:成a·b=b·a或ab=ba。

师:下面请大家再用简便的形式把运算定律写一遍。

学生独立完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2.教学例3中的第(2)题。

(1)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如果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怎样用字母表示呢?

(多媒体出示例3(2)图。)

学生活动:尝试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教师学生明确:

①关于“平方”的表示方法。

师: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a中出现a·a,也可以写成a2,读作“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一般写成s=a2。

讨论:a2也可以写成ax2,对吗?

小组讨论,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小结:

a=a·a,表示两个a相乘。

ax2=a+a,表示两个a相加。

即时巩固: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6题。

(反馈时注意:a不能与ax2连线,6不能与6x2连线。)

②在周长公式c=a·4中,在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即c=4a。

即时巩固: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5题。

(2)用字母公式计算面积和周长。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公式,下面请你用字母公式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学生试口述计算求值过程。

师:我们在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时,实际就是把已知数代入了相关的公式,算出的结果就是面积和周长。

板演示范正方形面积的代入计算过程:

s=a=6x6=36(cm)

强调:在利用公式求面积或周长时,首先要写出公式,然后把字母表示的数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计算时不写出单位名称,但要写答句。

学生试按要求独立完成正方形周长公式的代入计算。

【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56页练习十二第7、10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教材第56~57页练习十二第8~9,11~13题。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案篇3

用字母表示数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4、知识重点、难点

5、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2×3a×714+ba÷7a×a5-x0.6×0.6

1、教学例4(1):

(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红大30岁。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法2:a+30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

结果填在书上。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3、教学例4(2):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4、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1、独立完成p48做一做集体评议。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3、独立解答p49第4题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评议。(问问字母、式子表示的含义)课后追记

本课让学生熟悉用字母来表示数,以及熟悉用线段图来表示未知和已知的数量十分重要,这是写出表达式和方程的基础,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尽快熟悉这种表达方式并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一定的量。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t;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2、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3、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4、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1、 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 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练习十一第1题。

解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1、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1、使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找规律问题。

2、使学生了解用符号与字母可以表示数。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找规律问题。

2、使学生了解用符号与字母可以表示数。

教学过程

开山见山,现在我们开始要学习简易方程这个单元,这节课先来学下用字母表示数。

让学生汇报结果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2、例2

让学生汇报结果并讲出是如何得来的。

3、例3

让学生汇报结果并讲出是如何得来的。

6,还有这些a,x,n,m,圆都可以表示数。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2、同学们还知道哪里地方也是用字母来表示数的。

生: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等。

1、刚才同学们通过找规律得出,这里的正方形表示15,这里的三角形表示1、出示例1。

用字母表示数(二)

1、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式子的写法。式子中乘号的特殊写法。

(1)、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数字中间的乘号

(3)、数字与字母中间的乘号

(4)、与小括号中间的乘号

2、使学生了解计量单位的字母表示。特别突出m,dm,cm。

3、使学生学会用字母来表示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公式,并套用字母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使学生理解平方的意义与写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式子的写法。式子中乘号的特殊写法。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来表示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公式,并套用字母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大家回忆下运算定律是怎样用字母表示的。乘法交换律:a?b?b?a

2、字母中间乘号的特殊写法。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强调只有乘号有简便写法,其他符号并没有简便写法。并通过讨论得出乘号除了在两个字母中间,也可能在数字与数字之间,数字与字母之间,数字与括号之间,字母与括号之间。

(1)数字与数字。不能写成点,也不能省略。2×3 (2)数字与字母。可以写成点,也可省略,但省略时数字应提到字母前面。3、讨论乘号在其他位置的写法。

a×2

(3)数字与括号。 (4)字母与括号。 (1)省略能省略的乘号 4、巩固练习

a?x a?b?c c?4 3?4?b (a?2)?c

(2)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写出其他运算定律。

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我们的单位也可以用字母表示。让学生了解单位的字母表示。

三、用字母表示公式

1、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面积和周长。

先回忆正方体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面积=边长×边长

s?a?a

c?a?4 周长=边长×4 s?a2 c?4a 出示例1。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用a表示边长。 可以写成 可以写成 学习平方的意义

3、求正方体的面积和周长

出示例2。

4、练习

a)

b)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1、含字母式子的写法。乘号的五种位置

2、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如厘米用cm来表示。

3、正方体长方体的面积和周长公式用字母来表示。

4、平方的意义。

做一做第1题。 做一做第2题(要求先写公式再列算式)。

用字母表示数(三)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含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一个量。

(1)、已知某个字母表示一个量,要求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量。

(2)、要求学生用某个字母代表一个量,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量。

2、感受含字母式子中字母是有取值范围的。

3、根据字母的取值,计算出式子的值。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含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一个量。

(1)、已知某个字母表示一个量,要求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量。

(2)、要求学生用某个字母代表一个量,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量。

2. 根据字母的取值,计算出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用某个字母代表一个量,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量。 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案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4页,“练习与应用”第5~7题,“探索与实践”第8~9题及“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与反思,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

1、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板书课题。

2、指导练习。独立完成5~7题。展示交流。集体评讲。你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在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步骤、格式、检验)

二、探索与实践

1、完成第8题。理解题意,完成填写。小组中交流第一个问题。汇报自己发现。把得到的和分别除以3,看看可以发现什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独立解答第二个问题。你是怎么解答第二个问题的?指导解答第三个问题。试着连续写出5个奇数,看看有什么发现?怎样求n的`值呢?5个连续偶数的和有这样的规律吗?试试看。

2、完成第9题。小组中讨论方法,巡视指导。可以先把左边的两边都去掉两个苹果。1个梨=3个苹果再根据右边图:3个苹果=6个猕猴桃=1个梨

三、与反思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对每次指标的理解。自我反思与。说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四、阅读“你知道吗”可以再查找资料,详细了解。

五、课堂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了哪些收获?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

3、经历了从生活情境的`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4、通过探究等式的性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天平游戏,帮助数学理解等式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并据此解简单的方程。

难点:推导等式性质(一)。

教学准备:

一架天平、课件及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两只松鼠正玩着跷跷板。突然来了一只大灰熊占了其中一边,结果跷跷板不动了。你们看有什么办法?

学生讨论纷纷。

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是在类似跷跷板的天平上做游戏,看看我们从中有什么发现?

二、运用教具,探究新知

(一)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

1、课件出示天平

怎样看出天平平衡?如果天平平衡,则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2、出示摆有砝码的天平

操作、演示、讨论、板书:

5=5 5+2=5+2

x=10 x+5=15

观察等式,发现什么规律?

3、探索规律

初次感知: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再次感知:举例验证。

(二)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

观察课件,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师板书:

x+2=10

x+2-2=10-2

x =8

(三)运用规律,解方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68页“练一练”第2题

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2、小组合作完成69页“练一练”第3题。

完成后汇报,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总结。

板书设计: 解方程(一)

x+2=10

解: x+2-2=10-2 ( 方程两边都减去2)

x =8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6篇

二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7篇

七年级册数学教案通用6篇

七年级册数学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的教案6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8篇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7篇

三年级数学认识面积教案6篇

圆与方程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908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