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括课堂管理和纪律维护的策略,以确保教学秩序和学习氛围,教师应该不断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趋势和研究成果,以改进教案,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数学2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数学2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了解其特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名称和相似物体。
2、通过图形的拼拆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3、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操作材料、并遵守操作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橡皮泥、各种图形若干、彩笔、绳子、小棒、小组操作图、椭圆形和圆形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游乐园”的形式复习已认识的图形,初步感知椭圆形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游乐园”里有什么图形?
2、找一找“图形游乐园”里来了什么样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读“椭圆形”
二、比较椭圆形和圆形,区别其不同点。
1、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进行比较椭圆形与圆形的不同。
a、将橡皮泥捏成椭圆形和圆形进行对比。
b、取椭圆形和圆形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两种图形的不同。
c、折叠椭圆形和圆形探索其变化。
2、请幼儿将椭圆形纸上下左右对折,引导幼儿发现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2、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活动。
3、让幼儿讲一讲椭圆形和圆形有什么不同?
三、采用“听、取、摸、变、折”的游戏法,认识椭圆形。
1、请找出椭圆形,并说:我拿的是椭圆形。
2、通过摸一摸、感受椭圆形的边没有角、不扎手。
3、请用绳子变出椭圆形。
四、启发幼儿讲一讲周围生活中有那些物体是椭圆形的。
五、小组活动
第一组:以当个“小小魔术师”的形式激发幼儿将椭圆形添画成各种物体。
第二组:给椭圆形涂色:将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第三组:用椭圆形和圆形拼图案。
第四组:看图、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然后把横线上相应的数字圈起来。
六、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表扬富有创造性的幼儿作品。
中班数学2的教案篇2
数学活动一:蚂蚁搬豆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数数。
2、锻炼仔细观察物体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水彩笔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小蚂蚁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了,看看图片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周围还有些什么?"
重点启发幼儿仔细观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
2、找找数数:
(1)师:"你能在图画中找出数量分别为1、2、3、4、5、6的东西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
(2)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分别可以用数字1、2、3、4、5、6来表示的?
3、圈圈画画:
师:"请把找到的结果画在表格里,找的越多越好。(幼儿观察记录,教师启发幼儿运用分类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数学活动二:迷路的小蚂蚁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游戏规则及图示顺序寻找几何图形,并正确认识正方形、梯形。
2、寻找图形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水彩笔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小蚂蚁出门去玩,可一会儿在回家的路上迷路了。你能帮小蚂蚁找到自己的家吗?"(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认识几何图形,发现规律。)
2、幼儿讲述发现的规律。
3、幼儿操作:帮小蚂蚁找家。教师提醒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并接着往下排。
4、评价幼儿操作情况。
活动目标:
1、细致的观察和比较图形的不同。
2、模仿画图形,耐心地完成操作。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2页《好孩子练眼力》,铅笔。
2、将活动中出现的图形画在白纸上,根据需要一一出示。
活动过程:
??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找不同的游戏吗?那你知道怎样玩这个游戏吗?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图形,要请你们和我一起来玩图形找不同的游戏,比一比谁的眼睛亮,谁是认真、仔细又耐心的好孩子。小朋友,“眼力大挑战”的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引导幼儿观察、对比图形的不同。
a第一关
1、教师出示图形
师:我们先来挑战第一关,看看这个图形是什么形状的?
2、再次出示
师: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有什么不一样?你能在第一个图形上添画一条线,让它和第二个图形一模一样吗?
3、请个别幼儿说说添画的方式,或用食指当笔在图形上模画。教师按照幼儿的示范用笔添画,使两个图形一样。
b第二关
1、师: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二关的图形吧!
2、出示和,幼儿说说把两个图形变成一样的方法。
3、请一名幼儿在菱形上正确添画。
师:仔细看一看,中间的线条连接了哪两个角?对吗?
c第三关
1、师:看来第一关和第二关都难不倒你们,现在图形要变得更复杂了,“眼力大挑战”第三关马上就要开始了。小朋友一定要仔细观察,耐心坚持才能完成任务,你们有信心通过第三关吗?
2、教师出示和,能在第二张图上画一笔使两个图形变成一样吗?
3、引导幼儿辨别正误。这样画对吗?如果呢?为什么不对?
d第四关
1、出示和,怎样添画可以使两个图形变成一样?
2、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添画,比较“小粗心”画成的和的区别。
3、师:看来第三关和第四关需要我们更加细心的观察,下笔的时候也要更加仔细了。好孩子一定要看仔细再下笔,马虎、急躁,容易出错。
??幼儿操作,模仿画图形。
1、师:在我们的操作材料上还有更多有趣的图形呢,你们愿意继续来接受挑战吗?
2、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2页,交代操作要求。
⑴师:刚才我们添画的都是直直的线,让两个图形变得一模一样,接下来的挑战会哟不同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⑵师:这些图形你们都看明白了吗?有没有看不明白的地方?
⑶交代操作要求:请你添画合适的线条,使两边的图形变成一样。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引导孩子完成练习后,自己仔细地检查一次,看看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了。
4、利用视频仪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大家一起用亮眼睛检查同伴的操作材料完成的是否正确。
5、自查与互查。
教学反思:
中班幼儿对单个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图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还不够。然而,帮助幼儿理清这些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对事物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就必须把它与相关事物进行比较,这也是我设计此活动的初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中班数学2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于游戏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5只小动物图片、5座房子、1~5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看数字拍手。
二、基本部分:
1.小动物找邻居
(1)通过小兔搬新家,初步感知“邻居”概念。
师:今天有个小客人来到我们班,我们欢迎它(教师出示小兔)!
师:小兔刚刚搬了新家,住在三号楼,搬了新家后还有了两个新邻居,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住在家两边的小动物就是小兔的邻居。
问:乌龟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少1,小猪家住在几号楼?
小狗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多1,小狗家住在几号楼?
教师小结:原来邻居就是住在隔壁的人家,小动物们都有两个邻居,就是住在他们前面和后面的小动物。
2.数字朋友找邻居
师:小动物们有了新邻居真开心,这里有一些数字朋友,他们也要来找邻居了。
教师出示数字1、2、3、4、5
提问:数字2的邻居是谁和谁(1,3)?
(因为1在2的前面,比2少1;3在2的.后面,比2多1)
教师小结:一个数与它前后邻居的关系,是相邻数关系,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所以2的相邻数是1和3。
3.游戏:找朋友
(1)教师幼儿共同游戏:找朋友
(2)幼儿自主游戏找朋友
4.幼儿操作《幼儿画册》
5.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相邻朋友在哪里》是一节新授课,我结合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的年龄特点,通过故事讲述的形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通过游戏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得到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通过我自己的教学及老师的点评,我收获很大,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下面我将谈谈对本次活动的反思。活动中应该注意幼儿个体差异性,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材料的准备都应该让每个孩子获得发展,从而使孩子的主体性地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中班数学2的教案篇4
设计意图
以《指南》为依归,在图形主题活动中我根据4—5岁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设计了《梯形》活动课,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维度设置了活动目标。在课程游戏化的大环境下,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度和参与积极性,游戏形式有一定挑战性,但是“跳一跳,够得到”,适合中班的孩子进行。内容直观形象,
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规律,让幼儿在多次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并获取经验。
活动目标
1、认识梯形,能在生活中辨认含有梯形的物品。
2、在操作中感知几种不同的梯形。
3、激发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和感知梯形,熟悉梯形的特征难点:辨识不同角度、不同状态下的梯形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三种不同形态的梯形图片各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图片各一;白纸
2、学具准备:梯形拼图;作业单;图形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游戏导入:你说我猜,一幼儿猜,其他幼儿轮流提示图形特征(出示图形图片,幼儿游戏)
过渡语:(出示梯形)有这样一个图形,它也是图形家族的一员,它的名字叫:梯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二、新授内容
(1)感知梯形的特征,幼儿自主探索
幼儿自由观察手中的梯形,摸一摸,看一看,初步感知梯形特征,首先感知边与角的关系,幼儿自由阐述;
小结:梯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操作延长线,感知平行与不平行,平行对边长度是否一样。
小结:梯形有一组面对面的边是平平的而且不一样长,另外两条边不是平平的!
(2)感知不同位置的梯形
活动一:找找图形中藏起来的梯形小结:不同位置摆放的梯形也是梯形
活动二:找找生活中的物品哪里藏着梯形小结:不同形状的图形也可以拼成梯形
(3)感知不同种类的梯形
情境串联:图形王国里还有两个图形宝宝,它们说自己也是梯形,小朋友来看看,比较一下,它们是不是梯形宝宝呢?
引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图形叫:梯形!它给小朋友也准备了四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捉迷藏——梯形宝宝和其他图形一起玩捉迷藏,小朋友去找一找梯形宝宝藏到哪里了?
第二个任务:有些梯形宝宝比较调皮,它们藏在这些图形之中,请你找一找,数一数,梯形有几个就把对应的数字圈出来!
第三个任务:梯形迷宫——小红帽找外婆,小红帽要沿着梯形的路走才能到外婆家,请你将她的路找出来并涂上颜色,送她回家
第四个任务:拼一拼——这边有几个图形宝宝想变成梯形宝宝,谁来给它们拼一拼摆一摆?
小结:你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不管是什么位置摆放的梯形还是它的兄弟们,你们都可以很快地找到它们。
五、回归生活,留白结束
结束语:生活中梯形都藏在哪里呢?放学后走出教室去找一找,下一次我们再看一看,聊一聊。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分为导入、新授和延伸三个板块,导入采用游戏的'形式导入,在复习之前所认识的图形中形成愉快的活动氛围,同时引出新的图形——梯形。在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形态特征之后,由浅入深,在图片中寻找不同位置摆放的梯形,进一步巩固对梯形的认知。在此基础之上,再出示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让幼儿感知不同种类的梯形,加深对梯形的认知。延伸活动采取任务卡的形式,分成四组。最后,活动结束采取留白式,在幼儿感知梯形的图形特征后,找一找生活中的梯形,并在第二天的晨间谈话中与幼儿交流发现,实现经验转化。这次活动以《指南》为依据,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游戏融入数学活动,幼儿可以在享受游戏的同时获得经验!
中班数学2的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幼儿对数量有一定的概念,能讲出数的总量,但对两组物体的比较缺乏衔接性、统一性,因而设计这一个活动,通过比较获得数量的概念,真实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5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
2、能用添上一和去一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3、在活动中能倾听同伴的发言。
重点: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找出使它们相等的方法。
难点:比较三组物体的数量,找出中心组。
活动准备:
1、教具:动物卡片(小兔5只,萝卜4个)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人手一筐积木:六个红、六个绿、六个黄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1、感知4、5的数量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看图说说:草地上有什么?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引导幼儿将小兔和萝卜一一对应地排队,用手指点数的方法验证出小兔多,萝卜少。
2、用添上一和去一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教师引导:这里的小兔有多少?萝卜有多少?5只兔子比4个萝卜多多少?5只兔子比4个萝卜多几,4个萝卜比5只兔子少几呢?怎样使它们一样多?幼儿讨论并上来尝试摆一摆,最后,大家讨论。启发幼儿用添一个萝卜或者去一只兔子的方法,使兔子和萝卜的数量相等。
学习寻找中心数量。4、5、6中5 为中心数。
3、幼儿操作
两组物体的比较。
请幼儿拿出四个红、五个绿积木,排一排,发现什么?怎样使它们相等?
拿出六个黄积木,发现什么?寻找中心数量,获得相等的方法。
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实物数量,找出一样多的实物并打“√”。
观察红旗和园点的数量,要求幼儿画出比4、5少圆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形和圆点的排列,请你依样接画。
观察实物数量,请你用添一和去一的方法使三组数量相等。
反思:
在幼儿的活动中,对两组数量的比较容易学会,能用两种方法,而对三组数量的物体的比较难得多,在寻找中心数量时,困难一些。因为对幼儿来说,要使数量相等,他们不会用去一或添一个数量少的办法,往往会出现添很多个物体,所以在用这个办法时较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的操作才能学会这种方法。
中班数学2的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班里很多爱美的女孩子都戴起了丝巾。这些丝巾不仅色彩斑斓,图案鲜明,还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如做腕扣、包饰、腰带、头巾……今年还特别流行重复、间隔的图案,真是让人没法不喜欢!自由活动时总有很多孩子围在一起讨论这个话题。我就想,可以试试让孩子也来做一做丝巾,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鉴于四方形的丝巾装饰起来太费时,我选择了三角形的头巾。在材料的选择上开始我设想过用丝绸、纱等做头巾,但觉得这些材料太软,不易于幼儿操作,价格又贵,最后决定用充满民族特色的土布做头巾:质地较硬,容易操作;具有我们江南特色,很漂亮;比较容易收集。于是,此活动就应运而生了。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颜色或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2.能大胆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3.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物体间隔排序的方式。
难点:按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准备
1.范例头巾一块;
2.三角形的土布每人一块;
3.装饰用的即时贴小花若干;
4.录音机,轻快的音乐一段;
5.舞台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戴头巾转个圈,引起幼儿注意。
师:今天老师戴了块新头巾,漂亮吗?(众生夸赞。)谢谢!
评:自然的导入,最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引出了今天活动的主角一头巾。
2.寻找规律
(1)那你为什么觉得这块头巾很漂亮呢?
(2)哦!这些花朵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你们发现了吗? (解下头巾置于黑板上)看看这些小花是怎么排列的?
评:简单的问题,让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勤了花朵排列的规律上来!
(3)小结:原来这些花是按一朵圆圆的一朵尖尖的规律排列的!是一朵隔一朵排列的,这就叫间隔排序!
评:简单、直观地讲述了间隔排序的`概念。
(4)除了按花瓣的不同排序之外,还可以按什么来进行间隔排序呢?
这儿也有许多花,谁愿意上来用间隔排序的方法帮它们排排队?(请个别幼儿上前排序。)
评:让幼儿排序。活动的氛围更轻松。幼儿也更乐于参与。
(5)小结:原来花朵除可以按形状不同排序外,还可以按大小、颜色的不同来进行间隔排序。
3.制作要求
我们在装饰头巾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间隔排序的方法,它可以让头巾变得更加漂亮!
评:要求简单、明确——用间隔排序的方法。
师:那花朵从哪里开始排呢?(小红旗。)
对了!从小红旗开始,在横线上都贴上间隔排序的花朵,头巾就会变得非常漂亮了!
评:有了小红旗做标记,解决了排列的顺序问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漂亮的头巾吧!
评:在材料的提供上我注意给幼儿的操作留出空间,比如同一种花朵就有大小、颜色的不同,同一种颜色又有形状、大小的不同,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排列。
4.幼儿自由操作,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按间隔排序的方法制作。
(2)协助有困难的幼儿一起完成。
5.讲评
(1)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头巾置于黑板上。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是怎么排序的。
(3)全体检查排序对错。
评:重点从颜色、形状、大小三方面进行讲评,既是检查,又是对间隔排序的进一步理解!
6.时装秀(结束活动)
(1)哇!你们做的头巾可真漂亮!这么漂亮的头巾除了可以系在头上,还可以系在哪里呢?我们一起用你的头巾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好吗?
(2)真漂亮啊!我们一起来秀一下吧! (放音乐全体一起秀,结束。)
评:最后的时装秀是幼儿自我作品的一个展示过程。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从实际活动的情况分析,本次活动的难易适中,非常适合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土布的加入,能充分激起幼儿的兴趣,而且,制作出的头巾又漂亮又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很新颖!由于选择了不同特征的花朵,使幼儿有了更大的材料选择空间;同时,摒弃了在教授间隔排序时由老师讲、幼儿“依样画葫芦”的传统方法,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排列方法。能力一般的幼儿会按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排序,能力强的幼儿就能尝试按两种特征间隔排序的方法,让每一个幼儿在自己的基础上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中班数学2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几何图形片拼娃娃,能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2、尝试变化图形片摆放的位置,以表示图形娃娃的多种姿势。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
活动过程:
1、认识图形片。
出示几何图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里有许多图形,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引导幼儿逐一认读图形名称。
2、拼图形娃娃。
(1)师:图形片想请小朋友用它们来拼出各种各样的娃娃。
想一想:用什么图形可以拼出娃娃头?什么图形可以拼出娃娃的身体、胳膊和腿呢?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
(2)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这两个娃娃一样吗?你能看出他们在做什么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娃娃?
3、再次拼图形娃娃,并用数字表示所用各种图形的数目。
提出操作要求:请小朋友们再拼一个图形娃娃,拼好后看看说说你这次拼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娃,分别用了哪些图形,再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在表格进行记录。
4、集体评价。
用大图形片展示幼儿的记录,这个娃娃在干什么?它是用哪些图形拼出来?每种图形有几个?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上的数字与实际使用的数量是否一致。
活动反思
数字是无处不在的,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