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跟风所写的工作计划是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的,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激励和激发大家的工作动力,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慢病2023年工作计划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慢病2023年工作计划篇1
慢病工作包括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管理、居家养老、家庭医生式服务、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糖尿病社区项目等日常性工作,同时还有许多疾控中心布置的临时性工作。
(一)、加强对慢性病、健康档案的管理:
主动上门、电话追访、门诊就医者的健康档案进行完善,并制定四种慢病干预计划,每个站每年要进行四次干预活动。均需对慢病进行规范化管理。对辖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区域划分进行分配,对负责的辖区居民进行主动搜索,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积极主动利用电子健康档案。
1.规范化管理工作:根据区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要求高血压登记率为60%,规范管理率为35%,控制率为30%,糖尿病登记率为60%,规范管理率为30%,控制率为25%,,每个社区服务站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活动次数每个管辖的居委会至少开展2次高血压、糖尿病干预活动,全中心全年共需完成48场次的干预活动。包括门诊咨询,健康讲座,电话访谈等。按疾控规中心加强控制质量,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
2.宣传咨询讲座和培训工作:⑴在4月7日世界卫生日⑵9月1日健康生活方式日⑶9月20日爱牙日,⑷10月8日高血压日⑸10月10日精神卫生日(6)10月29日脑卒中日宣传,(7)11月14日糖尿病日、以及健康科普知识宣传等开展宣传活动。同时与健康教育活相结合,充分利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广泛开展慢病宣传工作。
3.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中心与辖区6个服务站建立网络系统,建立电子信息平台,电子档案可以在中心内资源共享,实行统一化管理。并且电子档案与医生工作站连接,形成了门诊、慢病和档案管理相结合,形成系统管理,连续管理。
4.继续完善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工作,要求各社区服务站针对新建健康档案,追访管理人数,新筛慢病人数,规范管理慢病人数按要求完成。
(二)居家养老工作:
1、我们与街道社区办、12家居委会进行沟通协商,组织辖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20xx年将继续为辖区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发现疾病及时转诊,发现可疑病情建议到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2、20xx年继续收集完善和更新老年人群基础资料:争取得到街道办事处、社管中心、低保所等单位的积极配合,收集60岁以上老人名单,六种特殊老年人低保人员名单,残疾人名单,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高龄老人名单。
3、老年人慢病健康教育工作:20xx年继续与社区健康教育相结合,认真完成绩效考核细则中对居家养老健康宣教部分的工作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12个居委会全年48次老年人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
(三)家庭医生式服务
根据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每个团队完成卫生局下达的签约数量和指标,并纳入中心的绩效考核中。及时完成每个月的报表统计上传工作,完成网络专报工作。加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宣传。
(四)、高血压自我管理工作
根据去年卫疾控统一部署,在xx年**创示范区,继续完成高血压自我管理工作。
慢病2023年工作计划篇2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糖尿病、高血压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根据慢性病防治相关文件的要求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特制定20xx年糖尿病、高血压病防治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大力培训村医对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管理知识,使村医能够熟练掌握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管理知识,利用村医对现有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及时进行每年至少4次面对面随防管理,精准扶贫慢病人员增加4次面对面随访。原始资料上报卫生院,及时录入。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对35岁及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量血压。
4、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糖尿病、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糖尿病、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5、高危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
6、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有记录和效果评价。
7、根据卫生局年初下达的慢病筛查、管理目标数积极的开展慢病工作。
二、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管理
1、利用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卫生院及各村卫生站的诊疗、免费测血糖、血压、主动检测等方式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
2、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登记,将检出的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做登记管理建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管理登记薄,并将所有信息录入卫生服务管理系统进行规范化电子档案管理。
3、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的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并进行必要的体格和实验室检查,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版的服务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防,对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1)测量血压、空腹血糖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对血糖、血压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 7.0mmol/l/血压〉140/90mmhg或65岁以上血压《150/90mmhg,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1、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2、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确诊的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5%。
五、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1、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按照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
2、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糖尿病、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予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六、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
根据辖区人群的健康需求,在本镇广泛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发生。
1、在镇及各村设健康教育宣传栏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宣传专栏。制作糖尿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宣传单,通过糖尿病、高血压病健康主题宣传日咨询活动发放。
2、在公共卫生科每季度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中最少有1次糖尿病、高血压病专题讲坐。
3、院健康教育展架上放置糖尿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资料。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七.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
按照社区有关糖尿病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在糖尿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一次。
八、培训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版服务要求对村医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对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管理质量。
九、评估
过程评估
糖尿病、高血压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糖尿病、高血压病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
效果评估
糖尿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糖尿病、高血压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糖尿病、高血压病的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和药物规范治疗情况。
十、督导和考核
1、由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组织督导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对村医的考核,考核意见及时反馈到被检村卫生站,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2、考核指标
1、辖区内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建档率和建档合格率
2、辖区内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随访人数和规范管理率
3、参加培训及培训合格率
4、辖区内糖尿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5、糖尿病患、高血压病者生活方式改变率
6、糖尿病、高血压病控制率
7.各种活动的记录和归档情况
慢病2023年工作计划篇3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基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基层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90%以上;
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基层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基层卫生院的诊疗、基层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的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并填写《基层高血压患者管理卡》。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和非药物治疗方案。当患者出现《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规定的情形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性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站)继续治疗、随访。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技术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需要的管理类别进行随访和管理,并填写《基层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符合转诊情况的病情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站)继续治疗和随访。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支持。
慢病2023年工作计划篇4
二O一O年度慢病科工作总结 2010年,我慢病科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在县卫生局及中心领
导的支持下,在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各基层单位积极配合,较好地完成了省、市慢性病防防治的工作要求的各项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加大报告工作力度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防治地位越来越重要。根据省市2010年慢性病工作要点的要求,县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慢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为我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工作开展提高一个新的层次,进一步巩固完善慢病防制网络,加强防治队伍的建设,开展全人群的健康档案的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人的规范管理。
二、稳步推进,加强慢病防治监测
(一)肿瘤监测工作 2010年上报新发病例2054例,因肿瘤死亡病例297例。为了掌握我县全年居民肿瘤发病情况,我们对所有卡片进行了电脑录入,并进行分析,死亡发病比仍然很低,发现部分卡片资料仍然不充分,字迹不规范,漏报情况比较严重,说明我们督导工作没有做到位,以后仍需加强工作力度。
(二)死因监测工作 我们每月对死因上报数据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今年全年共上报死亡病例4394例,粗死亡率为 1
‰,按人口数6‰死亡率计算,应报告死亡病例4592例,已经完成全年的96%。
(三)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全县慢性病建档数人,规范管理人数为人,其中高血压为人,糖尿病为2145人,脑卒中2752人,冠心病2075人,慢支3644人,五种慢病的规范管理率均达到了90%以上。11月份按照市卫生局下发的《连云港市重性精神疾病病人再排查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我县卫生局与中心领导协同精神病医院医生对全县重性精神病病人进行再排查工作,并相应做出危险性评估。统计共排查出2121人,已超额完成市要求的排查任务数1800人。60岁以上老人建档数人,体检数人。
(四)组织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高血压防治宣传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慢病宣传活动 根据省、市文件下达的文件精神,我中心积极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高血压防治宣传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慢性病宣传日活动,中心副主任及慢病科全体人员在活动期间,对群众讲解宣传慢性病的危害,怎样预防慢性病,如何控制病情发展等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9000余份,并在媒体上广泛宣传,将健康生活深入群众,大大提高群众知晓率。
三、继续加强农民健康档案 2010年,全县累计建立农民健康档案份,按照省、2
市相关文件精神,已完成本年度人口数50%的任务数。我中心通过多方面的培训,下乡指导建立健康档案,严格要求建档质量。年末通过省疾控中心的技术支持,我县已初步建立健康档案电子系统,对2011年的电子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认真开展漏报调查 开展漏报调查,是反馈恶性肿瘤、死因登记报告工作质量、修正登记报告结果、保证不断提高登记报告工作水平的重要步骤。我中心组织开展四次季漏报调查,采用查阅门诊登记本和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手册,将所调查的各乡镇所辖村级卫生服务中心恶性肿瘤病人及死亡病例人数与县疾控中心恶性肿瘤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络)进行核对,随机抽查新集等16个乡镇的村级卫生室。其中每个乡镇随机抽查3~5个村,共计35个村。调查人员由中心慢病科杨进、王晓玲、卢同山、王昕人员共同调查,总计出动车辆8辆。调查结果:第一季度肿瘤共调查肿瘤病例46例,漏报15例,漏报率%,死因调查29例,其中漏报4例,漏报率为%;第二季度调查出肿瘤病例28例,漏报12例,漏报率%,死因调查67例,其中漏报15例,漏报率为%。第三季度共调查出21例肿瘤病例,漏报5例,漏报率%。死因80例,其中漏报30例,漏报率为%。第四季度共调查肿瘤21例,漏报5例,漏报率%。死因调查80例,漏报20例,漏报率25%。第四季度共调查处肿瘤18例,漏报4例,漏报率%。死因调查13例,漏报2例,漏报率%。通过以上数据结果分析,肿瘤漏报率有小幅度的上升趋势,死亡漏报率仍然比较高,漏报 3
现象严重。所抽查到的村级漏报情况仍然普遍存在。
五、强化培训,不断提升慢病防治队伍水平由于卫生系统人员调动及新人的加入,我疾控中心在每月例会上均开展对乡镇防保所的慢病业务培训,并提出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弥补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业务方案,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今年6月份中心相关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肿瘤、死因培训,并及时的对乡镇相关负责人进行业务指导,改进工作质量,严谨工作态度,让专职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了防治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
六、大力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1、我们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碘缺乏病的防治领导组织;制定了《灌南县2010年中央转移支付碘盐监测项目技术方案》及《灌南县2010年地方病、寄防、慢病工作方案》;每月一次对县盐业公司进行了一次碘盐抽样定量监测。今年已监测盐样12个批次108份,生产及经营单位的批合格率达90%以上。
2、为了解我县碘盐监测覆盖率,使碘盐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制订了《灌南县2010年碘盐监测工作方案》。于2010年4月中旬,我们按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9个乡镇的36个行政村288户居民盐样,由县疾控中心慢病科、化验室进行半定量、定量检测。288份食盐中,276份为合格碘盐,7份为不合格碘盐,5份为非碘盐率分别为:非碘盐率为%。碘盐覆盖率为%、碘盐合格率为%、合格碘盐食用率为%。
3、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根据省市文件的具体布署和有
关文件精神,在第十六届“碘缺乏防治日”时,我们以“全社会共同参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为宣传主题,联合盐务局、广电局、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宣传。于2010年5月15—17日在县城主干道设置了宣传点,悬挂了宣传条幅6条、全县共散发碘缺乏病宣传材料近3000余份、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答1800余份、宣传包等物品1000余个,还制作多块宣传板面,使大家如何掌握食用碘盐,以及监别碘盐的方法,和防治碘缺乏病的方法及重要意义。利用扩大宣传面,使广大居民能够掌握如何食用碘盐,以及监别假冒碘盐的方法,防治碘缺乏病的方法和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增强全民食用碘盐的意识,提高群众对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
4、根据《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国办发?2004?75号)的要求,我中心按照规划要求,认真组织和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按照评估方案,收集整理资料。在盐业、水利、财政、教育等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完成了2004-2010年地方病资料汇编材料,并通过省、市对县级的资料考评。通过考评检查,巩固了我县地方病防治工作,并加强了对今后地方病各项工作的开展。
六、继续做好地氟病的监测 为做好地氟病的防治工作,建立了地氟病的领导小组及防治网络,建立了数据库。于4月份对汤沟、兴庄等7个地氟病区改水后的水进行采样,按上级要求采集水样15份,末稍水9份,5
出厂水6份。4月份水氟含量检测结果为:㎎/l,无一水厂的水氟含量>㎎/l;较改水工程以前的水氟含量有了很大改善,说明降氟改水工程是完全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
七、稳步开展寄生虫病防治
1、疟疾疫情监测:为掌握我县疟疾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病人并对病人进行治疗,控制疫情,我们要求各乡镇每月份上报疫情,对新发病人48小时上报疾控中心,同时对病人作治疗,对密切接触者给予预防服药。加强血检工作是早发现病人重要手段,我们要求在5-10月份,全县所有化验室对三热病人、高疫区回归及婚入人员进行登记血检,并对各乡镇下达了任务数,对血片进行抽检和会审。
2、镜检员疟原虫培训:我县于4月28日举办了疟原虫镜检培训班,使学员对疟原虫形态、制作血片的操作规程从理论上得到提高,同时进行血片现场制作、染色。最后进行了理论测试,参加培训测试19人,平均成绩均在90分以上。为今年的血检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疟疾日宣传: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疟疾日”防治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县疾控中心于4月26日上午,在全县范围开展疟疾防治宣传活动,向社会普及疟疾群防群治知识。在中心门前设立宣传台,举办疟疾宣传日宣传、咨询活 6
动。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在活动现场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向当地群众发放预防疟疾宣传材料,宣传相关政策及相关防治知识,以提高大众对疟疾的关注,提醒群众出现类似症状时及时就诊、规范治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本次活动全县发放宣传材料两类共计四万余份,摆放展板45块,设置咨询台18个,现场接受咨询解答2320余人。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群众和在校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而且为以后疟疾防治工作打下良好群众基础。4.肠道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为了解目前我县肠道蠕虫病的流行情况和特征,评价近几年来针对肠道寄生虫进行驱虫服药的防治效果,为今后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中心于2010年11月对我县花园、新安乡两个乡镇进行了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的监测,另外抽取硕湖、张店、百禄三个乡镇进行了肠道蛲虫病感染情况的专项监测,蠕虫调查情况:本次调查四个村村民共计952人,其中男性416人,女性536人。共检出肠道蛔虫阳性感染者2人,钩虫阳性感染者1人。花园送检514份,检出蛔虫感染(未受精)1例。新安乡送检438份,检出蛔虫感染(未受精)1例;钩虫感染1例。蛲虫调查情况:本次调查幼儿园及低年级学生共计1298人,其中男生 761人,女生537人;低年级学生786人,幼儿园儿 7
童512人。共检出肠道蛲虫阳性感染者104人,其中男生48人,女生55人;低年级学生87人,幼儿园儿童17人。总感染率为%;男生感染率%,女生感染率%;低年级学生感染率%,幼儿园儿童感染率%。张店调查435人,阳性感染者51人,感染率为%;男生感染率%,女生感染率%;低年级学生感染率%,幼儿园儿童感染率%。百禄调查440人,阳性感染者29人,感染率为%;男生感染率%,女生感染率%;低年级学生感染率%,幼儿园儿童感染率%。硕湖调查423人,阳性感染者24人,感染率为%;男生感染率%,女生感染率%;低年级学生感染率%,幼儿园儿童感染率%。
八、总结 2010年我中心慢病防制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是每位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协调的成果。然而在工作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改进:
(一)存在问题
1、慢病防治机构不够完善,人员调动频繁,没有固定的专业人员。
2、慢病防治队伍的防治能力较弱。工作人员不能全面了解慢病知识,业务能力还比较薄弱。
3、慢病防治调查、督导力度还不够。加强监测工作,将漏报率降到最低,保证报告的数量和质量。8
4、慢病防治工作是由各部门共同协调合作的工作,有些工作开展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5、慢病防治经费严重不足。不能大范围的开展慢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要加强慢病队伍的力量,保证有专人负责,加强专业培训,并保证人员的相对稳定。
2、加大对肿瘤、死因的监测。保证各个工作环节的开展,加强督导调查力度。
3、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能力,使工作顺利得以开展,提高工作质量。
4、在以后工作中,还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将慢病工作全方位地开展起来。 灌南县疾控中心慢病科 二○一一年一月十五日 9
慢病2023年工作计划篇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及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且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重心则在基层乡镇,慢性病的基层预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基层慢病的防治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慢病的防治效果。为此我院创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并创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暨技术指导小组,以及将慢病防治工作纳入基层卫生考核目标,确保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完成和慢病管理进一步完善,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道路。根据上级慢病防治相关文件及主管部门的要求,特制定瓦店卫生院院20xx年慢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管理,对我院慢病示范区对应服务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及新发病人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
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村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
4、以我院为基础,从群体防治出发,个人防治入手,建立慢病随访管理模式。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目标
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服务人民。
2、建立慢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各种制度;对一般人群、慢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建立建全慢病管理综合防治机制。
1、对各村各组进行健康档案建立及体检。
2、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检出:利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本院门诊35岁以上首诊血压测量制度及化验室血糖检测记录等多种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技术支持。
5、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对检出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采取群体或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以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血压、血糖。
6、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根据基层人群的健康需求,在基层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基层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1)在我院及村卫生室建立慢病防治知识宣传刊栏,每个季度更换一次内容。
(2)在我院慢病示范区域内每季度举办一次慢病知识讲座,健康生活方式讲座及义诊等活动。
(3)院内开展免费测量血压。
四、培训及评估
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院职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
评估时按照慢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35岁首诊血压开展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慢病知识知晓率、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及慢性病的药物规范治疗情况,综合评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