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范文网 >调查报告

2023年中国航天事迹7篇

在平常生活中,大家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各类事迹都比较熟悉,大家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当大家看到某一些伟大事迹后,内心一定都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写好事迹材料,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年中国航天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中国航天事迹7篇

2023年中国航天事迹篇1

我早早地守候在电视机旁,只为目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那动人场面。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10分钟左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并按照原计划成功与天宫空间站完成自主交汇对接,3名宇航员正式入驻天宫空间站。这精彩一幕,让每一名中国人为之骄傲。

当看到载人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容易是一名女同胞时,我急忙上网搜寻,看到网页上显示——“重型火箭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进程中的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容易长期参与重型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设计,她带领团队开展大直径箭体结构、大型地面试验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并取得一系列进展。全程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和空间试验室的六次发射任务。容易任长征二号f火箭总体设计师工作期间,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火箭故障模式、故检判据理论、门限制定方法,完善了整流罩分离失效故障模式的判别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航天员的安全性……”容易常说:“保证宇航员安全可靠地进入太空,是每一个从事载人运载火箭研制人员身上担负的使命和责任”,简短的文字让我看到一位伟大女性在岗位上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的时代风貌。这种航天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作为煤炭企业中的女职工,如何学习先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展现作为,我想到最多的是用实干谱写光荣和梦想。时代为我们女职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怎样在这个舞台上展现作为,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平凡的岗位上,着眼当前、脚踏实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工作中提高、在学习中拓展知识面,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努力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与时俱进,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实现工作和效果的统一。其次,将创新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要有进取的意识,在技术攻坚上下功夫、不怕辛苦、不畏艰难,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把本领用在多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第三,还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明确本岗位职责,确立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狠抓工作落实,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采取有效防范,主动出击、出色的完成工作。第四,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砥砺奋进,以实际行动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航天是一个高科技,也是高风险的行业,每一次发射都是重大挑战,必须做到周到细致、严肃认真的做好每一份工作,因为很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航天人工作准则。这个准则在煤矿也非常适用,煤矿职工也要在小事上下功夫,在细节上把好关,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在平凡岗位上争创佳绩。

非常喜欢这句话——“用实干铸成自己的精神气质和品质。”我要与身边的同事一道用自身的点滴努力,把煤变成阳光,扮靓多姿多彩的矿山,这是煤矿女职工用行动学习先进最好的`诠释了。

2023年中国航天事迹篇2

我国载人飞船已经成功上天。这位伟大的航天员就是杨利伟。

航天员的训练是艰苦的。要完成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需要经过千锤百练。

航天员的基础理论训练共有13门课程。航天员虽然都有大专以上学历,但经历长期的飞行员生活,重新坐下来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加之许多课程非常陌生,困难可想而知。航天员白天上课,晚上做作业,课余时间也抓紧学习,就是外出疗养也不忘背英语单词。就这样,基础理论学习结束考试,航天员门门课程都达到良好以上。体质训练是长期的。飞行员的身体素质都很过硬,但航天员对体重、耐力、速度、灵活性、柔韧性、肌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他们按照训练大纲要求,坚持每周3次、每次2小时的体质训练从不间断。为了控制体重,不少航天员坚持每天跑5000米。在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运动会上,中长跑项目的第一、二名都是航天员。

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实际上是向人的生理极限挑战。比如,超重耐力训练,要求飞行员在5倍重力加速度的条件下,持续2至3秒,而航天员却要在8倍重力加速度的条件下,持续40秒;前庭功能训练,训练中,要求航天员自旋转、振动或坐在离心机中,用4倍重力加速度转动并突然停止,还要求闭上眼睛转动脑袋。此外,还有许多训练。

我国航天员的失重飞行训练是在俄罗斯航天员训练中心进行的。有时一个架次飞了12个抛物线,我们的航天员一个都没有吐。俄方人员敬佩地说:中国的航天员素质真好!

专业技术训练、野外生存和救生训练、飞行程序和任务训练……这些项目要反反复复进行,确保真正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时“万无一失”。

训练是艰苦的,考核是严格的。在5年的时间里,航天员圆满完成了所有项目的训练。

航天员面临的是非常危险的训练,而他们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艰苦训练。我们要学习航天员的奋斗精神,努力学习。

2023年中国航天事迹篇3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无数人通过无线电波听到从太空中传回的《东方红》乐曲。这一幕,成为一代中国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彼时,还是一名小学生的周建平看到卫星从头顶星空划过,在心里悄悄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49年过去了,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我国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而曾经的少年周建平,如今已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第四届(2019)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上,周建平提到,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开始运营,空间站的近期规模为100吨,可载3人。

“宇宙那么大,我们人类应该去看看,我们中国人更应该去看看,应该走得更远。”在一档节目中,周建平这样说。

从大学教授到追梦航天人

时针拨回至1992年,中央决定组织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主管论证的国防科工委请国防科技大学推荐年轻的科研人员参加论证工作,当时还是大学教授的周建平被选中。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经过半年的论证,论证组提出方案,当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了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施: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初步建成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论证工作结束后,周建平还是回到了学校当老师。然而在7年之后,1999年,他调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个多月后就随试验队专列进场,参加神舟一号发射任务,由此,开始了他20年的载人航天职业生涯,而这也正是中国载人航天取得辉煌成就的20年。

1999年11月20日清晨,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被长征二号f火箭送入太空,完成了各项关键技术验证。神舟一号成为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早期的载人航天工程无论是技术基础,还是质量水平、管理水平都比较薄弱。周建平说,当时神舟一号在发射场出了上百个质量问题,科研人员花了四个月时间才解决掉这些问题。

周建平说,他永远忘不了神舟一号发射的时候。“当时大家都凝神贯注,等着火箭点火、起飞,飞行差不多十分钟进入轨道后,我就看到火箭总指挥黄春平和总设计师刘竹生院士的眼泪唰就流下来了。”这样的情绪,一直延续到神舟飞船一天后返回。当着陆场报告显示返回舱完好时,在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里,大家哭着笑着,所有人都拥抱在了一起。

决不能把风险带到天上

2002年1月,中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飞船从发射场撤场的事件。神舟三号飞船从北京运抵发射场后不久,科研人员发现,飞船一个插座的两路信号中,有一路有一个点不导通,科研人员随即对所有点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除那一个点外,一千多个点都是好的。

由于飞船有冗余措施,设置了两路信号,其中一路中的一个点出现问题,并不影响飞行。而此时撤场,就意味着发射取消,回去重新进行检修,不论从时间,还是整体计划、经济角度考虑,甚至对人的心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然而,试验队最终选择撤场,这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火箭进场后撤场。回忆起这段经历,周建平说:“我们决不能把风险带到天上。就这一次任务来讲,确实不一定出现问题,但如果以这样的理念去做事情,那只能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三个月后,神舟三号再次回到发射场上,没有检测出任何问题,顺利升空。

而这次撤场事件,也让航天人更清楚,不论何时,都要把航天的安全、产品的可靠放在第一位,一旦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必须一票否决。

2006年,周建平出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此时,他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神舟七号要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

2008年9月27日,是目标实现的日子。航天员翟志刚准备出舱的那一刻,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然而,舱门开了一个缝,却很快合上了。

出现问题了吗?

在指挥中心的周建平却稳稳地坐在椅子上,丝毫看不出紧张。“我想了想我们的研制过程,想了想我看到的这个图像和数据,我觉得没有问题。”周建平回忆道,“发射前,我们每个人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为出舱做了大量的试验,做了各种方案和预案,甚至还准备了助力的装置,打不开舱门时,可以用这种方式开舱门。我相信航天员,相信舱门一定能打开。”

几分钟后,正如周建平想的那样,航天员翟志刚打开了舱门,完成出舱后,他手举国旗进行挥舞。距离地球300多公里外的太空,第一次飘扬起了五星红旗。

宇宙那么大,我们应该去看看

在那之后,2012年神舟九号再次出征,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叩开了中国首个太空家园的大门;2013年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后,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驻留三十天;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2019年7月19日,天宫二号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这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圆满收官,我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在第四届(2019)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上,周建平说,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开始运营,空间站的近期规模为100吨,可载3人。

在周建平看来,载人航天的价值是独特的,人到哪里,人类文明就扩展到哪里。“我们的探索步伐,不会仅仅止于空间站。宇宙那么大,我们人类应该去看看,我们中国人更应该去看看,走得更远。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人的脚步将迈向月球以及更远的深空。”

陈冬,男,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出生,硕士学位,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刘洋,女,汉族,籍贯河南林州,河南郑州出生,博士学位。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蔡旭哲,男,汉族,籍贯河北深州,硕士学位,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第一,把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作为开创性、奠基性的事件设为“中国航天日”,具有代表性和纪念性意义。

第二,有利于凝聚中国的力量。我们把航天梦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集中国力量。设立“中国航天日”有利于传承航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笔财富,我们有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设立这个日子,有利于接续上述精神,使之发扬光大。

第三,有利于培植创新文化。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因为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己。所以我走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条道路。

第四,有利于促进开放共享。航天工程是个大工程,是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国际合作,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为人类增进福祉,需要我们各国共同努力,特别是大国。

2023年中国航天事迹篇4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两弹一星,于1911年出生,2009年逝世。

他在出国以前读过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然后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最后考取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学生。

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当新中国诞生以后,钱学森便和妻子商量提前回国,他们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将其扣留,当时的美国官员次长丹尼.金布尓称道: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顶的上五个师的兵力。他不仅受到了美国政府的迫害,还失去了宝贵的自由。

当中国知道了钱学森被美国政府迫害,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这种处境十分关心,周总理对此事则更加着急。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钱学森在报纸上看到了父亲的好友陈叔通,陈叔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决定给陈叔通写信求救。陈叔通收到信后,就以这封信作为证据,证明钱学森想回国。

中国代表秘书王炳南于1954年6月5日与美国代表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初步谈判。美国向中方提供了一份被中国拘留一些美方军事人员名单,为了表示中国的诚意,中方也释放了美国4名飞行员,但美国还是无理拒绝,因为中方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所以在1955年的时候,经过周恩来与美国谈判的不懈努力后,钱学森终于收到了美国允许回国的通知,他回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带着自己的妻子蒋英和一儿一女,登上了“克里夫总统号”轮船,离开了美国,踏上了回国的路。

2023年中国航天事迹篇5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神舟十三号载誉出征,由中国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逐梦苍穹,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科技兴国,航天筑梦,寄托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承载了中华民族富强繁荣的壮丽追求。神舟飞船扬帆再启航、刺破苍穹,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峰、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品格。

航天梦,照亮中国科技兴国路。全球关注,举世仰望;星空璀璨,神舟闪耀。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照亮了中国科技兴国路。2003年,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魂牵梦绕的数千年飞天梦想。今天,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乘载三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工作,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等多项科学研究成果。神舟十三号必将圆满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和重大任务,在浩瀚无边的星空激扬中华民族的梦想,高擎起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彰显中华民族代代相传、追求理想的血脉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

复兴梦,照亮中国全面振兴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新局、走稳征程,以神舟出征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必将能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航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建功立业、接续奋斗、矢志不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将在我们的努力下一步步成为现实,成为彪炳史册的千古奇迹。

中国梦,照亮中国繁荣富强路。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祖国统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构成了中国梦的总体轮廓。实现中国梦,人民充分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权利,更加富足、平等、愉快、自由、安全。人民向往中国梦,中国梦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信念,是梦寐以求的幸福梦,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凝聚全体中华儿女至高无上的旗帜。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能够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强大的磅礴力量。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中华民族对宇宙由来已久的向往,终将在星空写下无可替代的精彩一笔。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征,凝聚了亿万中华儿女航天强国的梦想,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023年中国航天事迹篇6

1996年初夏,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的杨利伟接到通知,赴青岛疗养院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杨利伟心里高兴,提前3天就来了。护士和他开玩笑:“你也太积极了吧?”

再接下来,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参加“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曾这样描述他当时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时的情景:除检查健康状况外,医生们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是否有潜伏的缺陷。他们借助于一切可能的生化的、生理的、脑电的和心理的方法和特别的功能试验进行检查。在各种非常稀薄的空气压力舱内检查我们,在离心机上旋转我们。所有这一切用了几周时间,淘汰了不少同伴。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随后的航天生理功能检查更是苛刻,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要在低压试验舱使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测试耐低氧能力;要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几个月下来,800多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顺利地过了一关又一关。他做的最后一项检查是“万米缺氧低压检查”。这要先在舱外吸氧排氮,然后坐进模仿万米低压的舱里。当从模拟的万米高度下降时,他心想:“总算都通过了”,心里不由一阵轻松,下意识地摸了摸头。结果把医生给弄紧张了,下来后忙问他:“你是不是在上面很难受啊?”

杨利伟是最幸运的,也是最优秀的。他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征服了评选委员会全体专家。1998年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分子,杨利伟带着他的梦想与追求,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

2023年中国航天事迹篇7

“宇宙那么大,我们人类应该去看看。”学会直立行走的人类,仰望星空时,宇宙成为了征途的方向。但无论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还是“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苍茫,都只停留在想象;不过有这样一群人,让灿烂的想象,变成了现实,甚至,他们走得比梦还远。

从当年看着东方红卫星升空梦想星空的少年郎,到站上三尺讲台成就一代名师的青年才俊,直至今日掌舵航天一线的“星河船长”;周建平的人生经历传奇又精彩,但他本人却谦逊而笃定,在《朗读者》的舞台上,他讲述了自己陪伴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伟大旅程,但他的梦想始终未变:征途是浩瀚宇宙的周建平,只希望在星辰大海里走得更远。

从三尺讲台,走向航天一线

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湘西望城山村的一位少年,抬头望天,夜空很亮,满天都是亮星星,他却执着地看着星空,寻找那颗泛红的卫星。周建平说,这是他和航天的结缘,当时他13岁。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举行,博士毕业仅两年的周建平作为学校代表与会。当时,俄罗斯和美国都已经发射空间站,多国合作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也在探讨中,但其中没有中国的身影。全世界都不相信中国人,能够飞天。

论证里争论很多,周建平也获益良多。“整个过程,体现了我们航天人的科学精神。”回想起论证的过程,周建平感慨自己求是的航天精神就此打下,“航天事业这么多年,我们永远都是在提问题,讨论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但当时的周建平,觉得论证只是一个短暂的工作,他还没有想到,自己未来会真正介入到载人航天事业中。

1999年,周建平调入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个多月后就随试验队专列进场,参加神舟一号发射任务。

接到邀请时,周建平心中虽有犹豫,但决定却做得很轻松:离开三尺讲台,北上,成为一名航天人。

?朗读者》舞台上,周建平说自己很少设计人生,每一件事情他都会专注努力去做,但人生选择并没太多设计;42岁的周建平,被称为是国防科大的年轻“老”教授,多年的历练让他桃李满天下,科研、生活、事业扎根长沙;但他却选择了北上。

周建平说自己并不清楚能干什么,也明白前面的挑战有多大,但儿时仰望星空的感动,却唤醒了他,“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让我来,我就来。”

重拾儿时梦想的周建平,勇敢却并不莽撞。从大学教授转型航天人,并没有花费周建平太久,神舟一号的发射,周建平边摸索边学习,任务做完,他已成为彻底的航天人。

他说,能够短时间转型,得益于自己多年的专注,在和不同领域的专家沟通学习时,周建平如饥似渴,他如同一块海绵,吸取各个专业的科学知识。很快,他便融入到航天体系中,进入到核心。

2006年,加入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7年后,周建平成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神舟七号的发射。神舟七号承载多个实验项目,其中就包括航天员出舱行走。

他所见证的中国航天蓝图背后,是航天人对标准的坚持

人类在天空中的每一小步,都是航天技术重大进步的结晶。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载人航天都是充满风险的。压力重大、如履薄冰,每一次都在挑战不可能。但这些,却都是周建平所面对的日常。

周建平说,航天体系的复杂,主要在于,在飞行过程中,没有任何的纠错时间,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导致灾难。

1996年,法国阿丽亚娜火箭因为发动机接口长了半毫米而发射失败;

2003年,哥伦比亚号因为泡沫碎片脱落空中解体爆炸,航天员全部遇难;

……

未知的风险,周建平和中国航天人们,用百倍的细心来对待。周建平说,中国航天至今都坚守着“绝不带问题上天”的原则,用尽一切办法提高可靠性。

神舟三号的经历,让周建平至今记忆犹新。他回忆说,当时的进场测试,整个系统没有问题,但只有一个外三五插头的点不导通,和冗余设计导通。尽管这在理论上,依然可以顺利飞行,但实验后,航天人们还是撤场,重新研发插头。因此神舟三号发射推迟了三个月,上面的插头和插通全部更换。

周建平说,当时还是有些人不太理解这份坚持;但周建平却觉得,质量标准的坚持远比空洞的口号有意义得多。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标准、坚持理念。

这份坚持,也被带入到神舟七号的发射中。周建平介绍说,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里很重要的技术,也是保证空间站水平的支撑。但在当时,航天员的舱外服,却让周建平犯了难。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始终走着自主创新、独立自主的道路;航天事业从无到有步入世界领先地位,也见证了中国科技进步和精工行业的发展。但出舱航天服,中国缺乏相关经验。时间紧任务重,当时的神舟七号,已经预定了俄罗斯的舱外服出舱。

但周建平却带着队伍进行了反复论证,最终下定决心,让中国人穿着中国人的舱外服,完成中国的首次出舱。

三年的时间,周建平召集了各行各业的专家来进行设计。舱外服很复杂,硬邦邦的密封铝合金结构里是充气的服装,有限的空间里还要保证生命、通信以及有效工作等多个机能,周建平说,设计的难度很大,但最终顺利完成。

按照工期,工艺成熟的俄罗斯需要花费两年来制造舱外服,但中国从零开始,花费三年就达成。周建平说,这份决心,完成了空间站出舱技术的重大突破。当翟志刚出舱时,穿着写有“飞天”二字的中国制造舱外服出舱时,在北京总控制室的周建平,平静的外表下早已是心潮澎湃。

迈向星辰大海,他用献给太空的朗读,拉开新的征途

“飞天”这个名字,是航天人们共同的希望。周建平介绍说,名字征集了很久,但这个名字出现后,大家都一致拥护。“飞天,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个梦想。我们的航天员穿着飞天出舱,不正是飞天梦圆吗?”

翟志刚的历史瞬间,并不是句点。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中国已经进入空间站时代。

其中,少不了总设计师周建平的身影。

但对周建平而言,探索太空不只是科技的探索和好奇心的满足,更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体现。空间站本身体系复杂,空间建设、运载能力、飞行器设计能力等诸多领域都极具挑战。而在国际空间站即将退休之际,中国有望成为世界唯一一个有现役空间站的国家。

在中国航天事业腾飞的背后,却是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史: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空间站计划开启时,申请加入的中国,就被主导的美国所拒绝;

2011年,因为莫须有的“间谍事件”,美国甚至出台沃尔夫法案,限制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

……

在不被看好、困难重重下,中国航天人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短短28年时间里,就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

作为28年亲历者的周建平,也是感慨颇多。

在《朗读者》现场,周建平就特别分享了参加国际宇航年会时,欧洲记者和他之间的故事。在赞扬了中国取得的成绩后,欧洲记者很直白地表达了对中国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羡慕。“这条道路,使得我们得到了更多的尊重。”

迈向星辰大海的中国航天人,却并不会停下脚步。

周建平介绍,接下来空间站规模还将不断扩大,两年后将有望建成国家级的太空实验室,巡天望远镜也将有望发射,与空间站保持共轨飞行。

截止到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的实验项目入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项目,秉持着开放合作态度的中国,还将会和更多的国家不断探索宇宙。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行走,从单体飞行到组合稳定运行。28年里,中国航天的成绩,世界有目共睹。

三季里,《朗读者》也一直在关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杨利伟、邓清明、王亚平……航天人在《朗读者》上分享飞天梦背后的苦辣酸甜,《朗读者》也在关注着航天事业发展的展翅高飞。

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朗读者》栏目组发起的“献给太空的朗读”活动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神州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考古学家、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等各界嘉宾倾情献声,以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朗读,献给“神十三”航天员乘组,希望可以陪伴他们度过183天的太空时光,这既是《朗读者》的初心所在,也蕴含着一份对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美好祝福。

正如周建平,在朗读卡尔·萨根《宇宙》时所说,“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这是我们的愿景,也是我们的期盼。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兵事迹演讲稿优秀7篇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7篇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观后感优质8篇

演讲稿事迹模板7篇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观后感6篇

先进教师事迹7篇

张桂梅事迹的读后感7篇

兵事迹演讲稿7篇

中国2023读后感参考8篇

演讲事迹演讲稿优秀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690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