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敏感地捕捉到文学作品中的细微之处,这对文学品味的培养非常有帮助,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1
看了部分《幸福的种子》,虽然没有都看完,但是对于里面的有些话还是相当有感慨,回想起女儿小时候根本不爱看书,把书当作用来撕的玩具到现在喜欢看书,各种书籍都涉猎甚广,有些书可以一看再看,不禁觉得自己很是庆幸,每次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不算太远时就能及时迷途知返,虚心总结,最后做到快乐阅读,快乐学习,还培养了亲密的母子关系,并同儿子一同进步,一同成长。
“图画书对于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做到很难。曾经买来的书都是关于怎么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这方面那方面的能力的,励志的,成长教育的。这些书到现在大部分都还很新,因为大人孩子其实都不爱看,出于大人的功利性却不得不看,但由于短期不出效果的,这就需要坚定的信仰,还需要一种近乎苦行僧修行的坚韧–这样断断续续,松一阵紧一阵,发现这种看书实在是很痛苦的事情,小小的孩子有一次竟然说,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当小孩是最糟糕的,因为当爸爸妈妈,还可以训小孩。当时,这些话,如当头一棒。回想我的童年,充满着快乐的记忆,而我,又想给我女儿什么样的童年?学习,不应该是件快乐的游戏吗?“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想想那些爱看书的孩子,一定是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了。而女儿不爱看书,也是因为我让他读书的目的不单纯吧。反省之后,静下心来,换种方式,找一些他爱看的书,每天晚上睡觉前半个小时都是母子俩搂在一起,坐在床上看书讲故事的时间。那个时候,女儿有问不完的问题,有的故事要求你一讲再讲,一看再看。不知不觉中,到了五年级下学期,她的各种词汇生字量都大增,好像是由一个量变到了质变的过程,然后自然而然变得爱看书了。而这段睡前时光,也成了我最幸福的时刻:时光安静,内心充实,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都在我的身边。
想起自己小时候如何沉迷于小人书,连环画,她爸爸就去旧书摊给他收集了很多连环画。有些经典之作,如《杨家将》,《岳家将》等,果然孩子爱不释手,而我们也经常和她抢着看,重温了一把当年的乐趣。注视着孩子的脸庞,体会着这本书能带给孩子多少快乐,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获得真正的喜悦,并在与孩子看同一本书的过程中,与孩子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内心,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让一家人在同一条路上携手并进,真的是很快乐的时光。
可惜的是,大人总过于小视这种快乐,总是忙忙碌碌还认为自己是为一家人的幸福在忙碌。于是等他自己爱上看书后,我陪他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的事情要做啊,你能不能自己去看书?”逐渐变成了我经常说的话。是的,我经常要加班,是为了给家里挣钱;我还要买菜做饭,是为了让家人吃好;偶尔得闲,我还需要有自己的一小会儿时间与空间与朋友煲煲电话粥,看看自己的书,不想被打搅。还美其名曰为“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其实这一切,哪里比得上跟她一起分享他的世界的重要?给他做一顿好吃的,哪里比得上与她一起看一本好书给他带来的快乐多?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我认为,给孩子买她爱看的书,就可以了。看到孩子津津有味的在那里看书,一点儿不来打搅你,觉得真好。
那么发现了,就得纠正。但是我知道,如果我心急或者不安,只会影响孩子读书时的情绪,我强迫给她看我认为有用的书,或者通过说教灌输好好学习的思想,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不是很有用了,说不定还物极必反,激发他的逆反心理。“父母一个劲的催促孩子读书,不但毫无意义,而且有害。阅读是一种乐趣,而不是父母的面子。孩子身边应该布满有趣的书,而不是父母认为对孩子有用的书”。这个时候,我没有粗暴的剥夺她看她爱看的书的权利,《红猫蓝兔七侠传》,《舒克和贝塔》,她依旧可以看,但我会与她一起看,还进行适当的讨论,但有意识地减少这类书的阅读,而且根据他好奇心强,好问问题的特点,逐渐引导他去看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书,从而进一步促进她的思考,并且体会阅读的快乐。
有了这些体会,去买书的时候,就有了简单可行的法子,那就是她挑一些书,我挑一些书,然后我把她挑的书过滤一遍,她把我挑的书过滤一遍,最后留下的是我们都认为好看的书。当然这个最后结果,是一个和谐的商量出来的结果。回家后,买来的书,我们必然一起看,并兴致勃勃地交流。我想用这种方式,传递我们之间的爱和理解,让幸福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那么纵然他现在有点淘气,有些顽皮,有时也犯错,但终究会长成良木。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2
“前面我从各种角度说明图画书对幼儿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希望母亲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先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看图画书时的心情,以及从书中获得的乐趣。
如果小时候没有看过图画书,那么想想小学时的读书经验也可以。如果连这种印象也没有,那就回想一下所读过的最有趣的书,想想您在这本书中获得了多大的乐趣、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当时的喜悦到现在还忘不了。因为在思考图画书和孩子的关系,或如何教孩子看书等问题上,母亲的亲身体验能提供最重要的线索。”
我从小爱看书,父亲在我还没上小学时就给我订了一本图画书杂志叫做《看图说话》。在我印象中,《看图说话》类似连环画,一格又一格的图片,配着文字。当时我还认不得所有的字,就会根据上下文自己去猜测字的意思。每个星期还是每天,父亲都要求我写一篇文字,可以是自己写的日记,也可以是抄《看图说话》上的故事。那时感觉写故事是一个负担,但是还是非常开心地接到父亲带回来的那本带着车间机油味道的图画书。上小学了,小学一楼小图书室外面的玻璃窗和栏杆之间会压几本打开的图画书。我也很喜欢去看,也是很多字不认识,但是基本会猜出来什么意思。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小学几年级的时候,借同学肖静的世界名著连环画看。a4的纸,黑白的图画,一页排2张。分亚洲、欧洲、美洲等不同卷,我全部都看了,还看了好几遍。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我的心情跟着主人公跌宕起伏,泪水经常不自觉地涌出。后来都分别找了原著细细看过。现在想来,那时看过的不多的图画书,其实对我意义重大。帮我认识了世界,奠定了自己最初的价值观。
因此在孩子出生之前,我就开始关注孩子读的图画书,现在已经买了上百本了。宝宝现在15个月,能看懂的不多,但是儿时图画书给我带来的感动和充实让我记忆深刻,我也要让孩子享受到这种感动,因此对于买书从不吝惜。
幸福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该追求什么?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念书给孩子听,也就是为了传达这些观念。
孩于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人应该靠什么活下去?这一本又一本的故事书,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把答案说得一清二楚了。
这就是书。
书里清楚地记载了什么是幸福。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
幸福,就是使人幸福,带给别人快乐。只有父母,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而这样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
用好的图画书,通过父母给孩子读书,从小让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图画书对孩子而言,不只是“有用”或“有益”的东西。就像大人享受读书的乐趣一般,孩子读书也应该是一种享受。因此,在想通过图画书教育孩子之前,让他们获得乐趣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大人先亲身体验图画书的乐趣,会更清楚地知道它能带给孩子多大的快乐,这是了解幼儿与图画书的关系的最好方法。"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这个要不断地提醒自己。现在的我急功近利比较多,做一件事都会考虑投入产出。这样就会陷入很多误区。比如逼迫孩子读书,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干扰他读书的过程等等。要记住念书时要给他带来快乐和享受,而不是带有学东西等目的。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3
最近小宝的幼儿园家长读书会正在共读松居直的这本《幸福的种子》,松居直久仰大名,但正儿八经的读他的著作还是第一次,读完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本书的内容轻松温暖有趣中透着智慧,相信每个关心孩子,喜欢亲子共读的家长都能获益匪浅。本篇文章笔者想结合亲子共读的经验和大家分享第一章中《传递亲情的桥梁》这个部分。
根据松居直先生的叙述和个人经验,笔者将图画书传递亲情的方式总结为两种:
(1)通过身体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
(2)通过图画书的内容构建共同的情感基因。
身体的接触与语言的交流:
还记得小宝1岁多到3岁多的时候,妈妈盘着腿,让他坐在妈妈的腿上,胳膊环抱着他给他读图画书,那种感觉对妈妈来说终身难忘,小小的人肉肉的暖暖的香香的,我们都很享受那种状态,现在有时候我也想那样,说:“儿子,坐到妈妈的腿上来!”孩子仍然欣然接受,但是还没一分钟,我就开始呲牙咧嘴了,“儿子儿子你快下来,妈妈的腿受不了了”,所以现在我们只能并排而坐,有时候也用胳膊将他拥住,但时间长了我们可能都感觉不太舒服,这时更需要距离和自由,但是家长的陪伴仍然很重要,孩子已经将每天晚上父母给他读图画书听当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通过每天的这段时光,孩子感受到了亲情,感受到了爱和快乐。
亲子共读过程中或读完之后,孩子会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或者发表意见,这是大人们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大好机会,也是我们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孩子的好机会。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4
?幸福的种子》这本书,映入眼帘,让我非常好奇。打开书本,首先是序言-爱的语言。一口气读完,非常震撼,就像炎热的夏天,喝完了一杯冰冰的果汁,还想再来一杯。
幸福,这个词语,是那么地熟悉而让人感动。成为二胎妈妈的4年时间里,让我开始重生,也重新认识和解读了幸福一词以及活着的意义。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该追求什么呢?
读书吧,书里就有答案。
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是一个很自然很舒服的过程。孩子,听着父母的声音,感受和体会着父母的情感,和父母拥抱,亲吻,轻松的游戏互动,一步一步地建立着即将伴随他们一生的爱的链接和力量。这是一件多么幸福而美好的事情。
随着阅读的深入,绘本中的语言,促成了父母和孩子丰富的交流。比如,我跟4岁的图图,一起读了《请给青蛙一个吻》,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是体会做“王子”的感受。于是,我们一边读绘本,一边互相扮演公主和青蛙,公主吻了一次又一次,青蛙还是没有变成王子,但是“青蛙”已经在妈妈的怀里笑开了花,这种感受一定是毕生难忘的吧。
第二天早上,天气转凉,小图图有点不想起床啦,于是公主又开始吻青蛙了。青蛙王子在一次又一次公主的亲吻中,笑个不停,翻来滚去地哈哈大笑中,跟妈妈拥抱,接着存了左边脸蛋100个加右边脸蛋30个的吻,放入外衣口袋里,开心地去刷牙洗脸了。
在序言的开头,松居直先生提到了很多家庭里常见的口头禅,比如快去做作业!也提到了大多数家庭里循环着几辈人走过的路,读书,工作,结婚,生孩子,养孩子,继续读书......
也许有人思考幸福是什么?也许有人思考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但是走过的路,依然在走。看起来有些难以接受,是的,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也许到了未来某一天,像我一样,到了成年,突然想要探寻幸福的含义之时,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一起读书吧,书里就有答案!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5
自从投身教育,经常被优秀教育家的理念所洗礼,也时常受到身边那些优秀教育者的耳濡目染,向来喜欢钻研教育,生了垚宝,便愈加一发不可收拾,买了好多育儿的书籍,虽然说很多时候难免会因为照抄照搬而犯下错误,孩子也很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有时很让我抓狂,但是却也懂得了如何坚持阅读,如何给孩子读绘本(图画书),其中也收获了许多幸福。《幸福的种子》这本书是在给垚宝办理绘本借阅证时书屋赠送的一本书,向来不喜欢国外人的文章,但是一拿到这本书便被那温馨素雅的书皮和精致而细腻的装帧所吸引,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却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因为它在我曾经漆黑的阅读路上为我点亮了一盏明灯。当时是正处于阅读盲目期,这本书很快让我找到了亲子阅读的意义以及如何选书、如何陪伴孩子读书。
第一,我懂得了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读书以及亲子阅读的意义。虽然垚宝在妈妈腹中时我们便开启了亲子阅读之旅,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将阅读功利化。有时朋友会不屑地问我:“你家孩子读了好多书,哪天让我看看你的孩子有什么特异功能?”也有朋友看到孩子读了好多书,却有时也让人觉得他并不“通情达理”时,不禁会嘲笑我:“你还当老师呢?怎么教育的孩子?这读书怎么一点也不管用?”呵呵……那时我只是还给他们浅浅的一笑,因为我知道孩子很多时候的无理取闹是儿童敏感期的正常行为,因为我也从来没有将阅读看得如此功利,也从没有期待阅读能培养一个多么通情达理,多么优秀的孩子!只是希望在孩子心里种下阅读的种子,共享亲子阅读的快乐和幸福。正向松居直先生所说得那样“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是啊,时常会感受到垚宝的心境随着故事的起伏而发生跌宕的变化,也时常会听到垚宝念叨着那些深深印在记忆里的故事,我想这便是快乐之所在吧!同时松居直还提到“父母亲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婴儿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了无法切断的亲密联系。真正让父母与子女亲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本或出生证明,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刚满三周的垚宝的语言表达虽然不是很流利,但是生长在家庭成员各种方言的环境中还能说出一口相对标准的普通话,大概这是阅读带来的快乐吧!如今图画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须品,早起、中午、晚上随时都有可能读书,书中无限的乐趣也是伴随着每天的生活。正如松居直所言:它可以带来各种丰富的语言体验,它也是传递亲情的桥梁。总之,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
第二,如何选择图画书。松居直告诉我们:好的图画书用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现孩子喜欢的事物让孩子可以清晰地看见,并且深深地被感动。好的图画书主要表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因为图画书主要是让实物与图画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这些事物。我们帮助孩子选的书一定是那种真实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吸引孩子歪曲画面色彩的书籍。同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放着那些实用性的图画书不放,而是恰恰要选择有趣的图画书念给孩子听,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感受童年的快乐,感受阅读的快乐。
第三,我们要如何引领孩子读图画书。首先我们应该亲自教导并带着更轻松的心情,把书看成有趣的东西,把读书看成快乐的事情。因为孩子的成长是每天不断努力累积的过程,这种努力是无形的,所以教孩子读书最好的方法便是父母亲自教导。其次我们要满怀爱心带着快乐的心情给孩子读书,一定也要从心里喜欢这本书,只有这样,读书的人才能够把这种心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从书中体会到乐趣,这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曾经有很多次,我因为工作生活中的烦心事在给垚宝读书时显得心不在焉,原本以为小孩子糊弄过去就算了,然而每一次垚宝都会“批判”我:“妈妈,好好读。”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共读,是一种心灵按摩。你的言行你的心境孩子都能够“读”出来。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另外,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要尽量的去读“图”,而不仅仅只是念文字,因为孩子不识字,他们看书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书都是最先注意到书中的插图,他们会从插图中去理解书的意思以及细节,而成人却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图画,这样很难和孩子达成共识。反思我们的生活,作为父母有的时候耐心不够,例如赶快去做作业、不要看电视了······在平凡的生活中,父母忘记了“柔软”二字,只有父母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而这样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把心灵比作一个花园的话,那么父母就是这个花园的园丁。与孩子共读的过程中,其实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种下了爱的种子。
总之,正如松居直所说的“如果读书成为孩子生活中最大的享受,那么他们的阅读量一定连大人都会自叹弗如”。这正是阅读的魅力。
基于以上对阅读的认识,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同样心中怀着大语文观,鼓励班里的孩子们坚持阅读并指导学生如何去阅读。
1、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可以是饭后也可以是睡前。
2、阅读的书目孩子自由选择,阅读初期完全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长篇小说。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多孩子可能比较感兴趣。就选择那种有故事情节的书目,具体书目通过家校沟通群里给大家发送链接。
3、购书:学校图书馆借阅、迁安图书馆办理借阅证或者通过网购
4、边读便做好批注和摘抄
5、开展主题阅读节活动。
同时为了养成好习惯,我同样呼吁学生家长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因为任何一种好的习惯,它的养成开始都带有强制性。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强制性地布置任务,规定孩子一天读多少书、读什么样的书、读多少页。我们要每天检查孩子们的读书进展,让他们把书签放在昨天读过的.地方。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1、要有量的规定。一般要求学生一天读30页书。个别有困难的后进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2、要督促。一定要检查落实,不能光说不做。生字生词是否查过字典、词典了,优美的句子是否标出来记下来了,都需要检查。
阅读,是一颗幸福的种子,阅读,是传递心灵的桥梁,阅读,是一种享受。如果爱孩子,就让他爱上阅读吧,让幸福的种子植根他幼小的心田,与他相伴一生!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6
在上绘本讲师课之前,我曾听过某位讲师在线上的绘本讲读课,当时虽然反复听读老师在线上讲绘本是多么的重要,也是亲子沟通中的重要工具。可实际上我依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绘本存在的深刻含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时选择了陪伴孩子,并将绘本作为最最重要的陪伴方式保留在我们日常的沟通片段里。
在讲师课程之后拿到了《幸福的种子》这本书,我一方面懊恼自己没有早点深入接触图画书的书籍,以至于浪费了很多曾经宝贵的读图画书时光,一方面又深深的感到了自己的幸运,为了一直以来的坚持。
母亲存在的意义:
作为一名单亲妈妈,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一直是我最大的难题,曾经有过放弃每日陪伴孩子的念头,但依然会珍惜每日哪怕只有短短五分钟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时间。直读到松居直老先生的书后我深深的庆幸自己做过的决定。
“在孩子看图画书之前,先对他每年说话,对他们唱歌吧!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母亲在他的身边。母亲才是婴儿生存的最大力量和依靠,所以母亲应该用温暖、轻柔的爱抚和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养育宝宝,而图画书则负责把词汇的种子一粒粒地播入母亲犁好的心灵土壤中。“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安全感注定会比其它的孩子更加缺失。但是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坚定的陪伴,和孩子共读一本本温暖的图画书,无疑是我们每日生活中最重要的仪式,它虽然比不上强心剂,却温润地缓缓地滋润着孩子日益成长的内心,让孩子坚定无论何时何地妈妈都是他最大的依靠。
丰富的语言体验:
曾经的我一直以为图画书就是需要有一定的字,向幼儿传达各种知识。但松居直先生认为,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它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所以父母们在读图画书之前应该静下心来,注视孩子的脸,想想这本书能给孩子带来多少快乐,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获得真正的喜悦。
不知道有多少位妈妈曾经像我一样,因为有时候工作太忙,将当日睡前的阅读视为一种任务,迅速或者干巴巴的将书读过一遍,就匆匆的催促孩子赶紧睡觉,甚至于为了抓紧时间,我不愿意继续和孩子讨论书中的情节。就这样,我硬生生的折断了孩子/我/书之间的沟通,孩子无法真正从这个活动中获得喜悦,也得不到温暖的回应,更无法沟通。现在回想起,当我们时间充裕时,缓缓地沉浸于书中的图画和情节里,主动向我表达他的想法时,孩子的表情才是真正的满足。他甚至会常常的拉着我的手说,“妈妈这本书是买的还是借的啊?我好喜欢呢!”像读到类似14只老鼠系列书,他会主动的跟着我的语言扮演起小老鼠;看到《生气汤》、《菲菲生气了》他也会模仿爆发的火山,大吼大叫的样子来表达他的理解。这是只有父母自己用心的念读图画书,才能带来的效果,也只有这样就能使孩子拥有丰富的词汇,成为内心充实的人。
传递亲情的桥梁:
幼儿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和语言。如果有人经常紧紧地拥抱他,用温柔的声音对他说话,孩子就能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
在崔老师的有道vi群曾看到一道育儿题。儿童的成长环境会影响儿童心理,哪些情况对儿童的心理影响会更大?其中孩子发起的话题少于20%会使儿童偏内向。因为儿童成长的心理环境更多的来自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父母与儿童在家庭中话语的沟通占比最重要,而妈妈对孩子有80%以上的时间是语言交流。如果父母对儿童的回复陷入更多命令和要求中,那么会让儿童屏蔽掉父母的话语,因而更有倾向成为一个内向的人,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果有一本有趣的图画书,那么孩子和大人之间的话题将源源不断,孩子也可能会发起更多感兴趣的话题。
到现在,一直然让我骄傲的是孩子非常体贴我,我想这和从小就温柔的抱着孩子和他一起看书,一起玩要有关。这么多年碴磕碰碰的慢慢走来,我经常感恩,虽然有着那么糟糕的经历,虽然仿佛全世界都抛弃我了,可是依然有一个温暖的孩子。我们可以在空荡荡的家里一起读着喜欢的图画书,哪怕下一刻迎来家中的狂风暴雨,但在那一刻我们知道旁边还有爱的人,那一刻我们就是温暖的。拥抱成为我们每天最重要的仪式,彼此会说着今天也要开心哦!这就是语言的和拥抱的魔力。
图画书的价值因人而异:
讲图画书的人能决定图画书的最终价值。无论多好的图画书,如果讲的人态度数衍,那么就无法传达图画书的精神。所以一个讲画书的人如果能做到:
与好的图画书产生共鸣、充分理解书的内容、自得其乐。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这样才能将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孩子,同时察觉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我相信我也将努力铭记这几点,愿我们亲子之间的丰富语言交流,成为家庭最大的财富。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7
关于迪斯尼图画书的看法我得承认在看到目录时,忍不住去跳过前面去翻看先生谈论关于图画书的看法。一直以来以为迪斯尼图书相当于儿童书籍的典范,先生却认为迪斯尼改动了原著中细腻温情部分,重点关注色彩浓重而失去了原著应该有的灵动感,迪斯尼为了故事高潮而浓缩整个故事,失去原著应有的血肉,“将原本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故事的艺术创作,搞成了追逐市场的廉价商品”。
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先生的勇于直言而感动,先生是真正从儿童发展需求来考虑的图画书的,而不会追逐于大流。我想如果先生奖迪斯尼,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物质上的支持,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将孩子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同时也在用真诚的语言去劝诚孩子们的父母,孩子的艺术想象是需要好的艺术品潜移默化去影响的。
“生命最质朴的感受,就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如果孩子真的能在好的图画书作品中体会到这点,这不正是我们为孩子念图画书的最终目的吗?
想起王林先生在谈及松居直先生在推动日本图画书发展时所说的一句话“我的前面没有路,找的后面留下了路。”看到这句话,眼中一热,仿佛看到先生一颗真的推广儿童图画书的内心,他勇于开拓并不断地进取,只为给日本的孩子们留下一条未来之路。这才是他最值得学习也最为敬佩之处。
反观自己,我走的是自己没有走过的路,身后是限着一串小脚印的路,走向何方,身为父母都需要谨思慎行。我想只要向先生一样,抱有一颗纯真的心,以图画书为桥梁,将爱的语言融于和孩子的讲读之中,才能将这条未走过的路走的更加坦然,成为通向幸福之路。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篇8
刚刚终于把班里老师推荐的《幸福的种子》看完了。仔细的看完了这本书,只能说受益匪浅,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一直以来我都很羡慕那些小小年纪就识字很多,懂很多知识的孩子,也很佩服他们的家长。更主要的是我希望姚雨涵也能那样。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就曾经设想过怎样教育,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我一直忽视对孩子的教育,于是我们下班回家之后,我尽可能的陪他,也更加注重对他的教育,甚至有时候严厉到了苛刻的地步。但这也使我一点点的走进了一个误区。
其实一直以来都知道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而我,从自己的成长学习经历得来的经验就是“多读书是件好事,至少不是一件坏事情”,于是我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孩子应该看什么样的书,或者说我自己以为我是从孩子的心理去考虑他想看什么样的书。但是说实话,每一次给孩子买书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因为很多次我觉得姚雨涵会喜欢的书,他却没什么兴趣。看了很多关于“读书”的文章,也听到很多家长谈到亲子阅读的体会,很多孩子都是从读书中认字、学到各种知识,但姚雨涵有些不同。一开始我也抱着这种想法,希望他能通过看书认字、学知识。给孩子买的书也是图文并茂,其中一部分是各种各样的启蒙教育书籍,比如:思维起步训练、右脑开发等等这些以各种习题出现的书籍。除了其中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很喜欢外,其他训练类的图书他不是很有兴趣,而我买的书籍中很多是根据朋友或者其他家长的推荐买的,现在想想可能有些盲目,因为孩子不一样,正如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不同的孩子可能喜欢不同的书,不同年龄的孩子也会喜欢不同的书。而我选择图书的初衷和阅读的方式现在看来也不是很正确。
好在我看了《幸福的种子》————“图画书对于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我想,不仅是图画书,其他的书籍也是一样的道理吧。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想一想留在我记忆深处的语言体验,不是自己上学时所学到的,反倒是小时候妈妈抱着我给我讲的故事,还有那些淘来的“小人书”,以现在的眼光,可能有人认为那些小人书实在不能算是好的读物,但是我清楚的记得自己看着小人书时的快乐和满足。“请父母先静下心来,注视孩子的脸庞,想一想这本书能带给孩子多少快乐,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获得真正的喜悦”——这就是我最大的体会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想想也是,到目前为止,姚雨涵喜欢的书是一套噼里啪啦系列的书籍和《我爱洗澡》、《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字很少,图画简单又丰富。尽管跟同龄的孩子相比,孩子认字不多,懂得也不多,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他“天真烂漫”的表现吧。而我也会尽力地把一颗幸福的种子播种在他的心里,慢慢的发芽、开花、结果。
下面是我看了《幸福的种子》后,颇有感触地句子:
1、“真正能够让孩子喜爱的书,大人也会乐在其中。如果不了解孩子们喜爱的图画书中究竟哪里有趣,就当然无法进入孩子的世界。”
2、“母亲喜欢看图画书,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对图画书产生兴趣。因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一定想知道书里到底写了什么,让母亲这么爱不释手,所以会反复询问书里的内容,要求大人讲给她们听。这可以说是引导孩子读书最有效的方法。”
3、“读书不等于认字。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才算是读书。”“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想想那些爱看书的孩子,一定是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了。姚雨涵不是很愿意看书,我曾经努力过好几次,试图激起她读书的兴趣,但是现在想想可能我要他读书的目的不是很单纯吧。开始的时候是为了丰富育儿生活,陪他一起讲故事,后来因为他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就想通过读书来培养他的注意力;再后来就想通过读书增加他的识字量和知识量,也许因为我的失误,让他错失了体验阅读的快乐的机会。
4、“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自得其乐的阅读,有的孩子还需要大人从旁协助。读书不是赛跑,不能以快慢来决胜负,如果母亲心急或者不安,只会影响孩子读书时的情绪。”“父母一个劲的催促孩子读书,不但毫无意义,而且有害。阅读是一种乐趣,而不是父母的面子。孩子身边应该布满有趣的书,而不是父母认为对孩子有用的书。这样,孩子才能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尽可能去制造大人和小孩一起读书的快乐气氛,因为这是最好的阅读指导。总之,对孩子而言,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