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教案是教师们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认真组织的教学活动,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茶礼仪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茶礼仪教案篇1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精通电话礼仪
德育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在现代人际交往中,电话日益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运用得体它会带来成功,运用不得体它会成为人们交往中的绊脚石。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精通电话礼仪,提高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
打电话和接电话的礼仪。
教学难点:
不同环境下的电话礼仪。
教学方法;
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在授课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法,小组讨论,小组表演等方式来进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象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
一、情景表演,打电话
第一、打电话要注意的事项
1、时间和空间的选择。就是电话什么时间打,在哪里打。
2、通话的态度。你的语言,你的表情,你的动作。
3、通话的内容。就是你说什么。
活动
二、情景表演,接电话
第二、接电话要注意的事项
1、接听要及时
2、从礼仪上讲不要叫别人接听电话
3、接听电话时有三句话不能少
第三、自我介绍时的几个模式
第四、谁先挂断电话
第五、纯粹是拔错了怎么办?
三、教师小结
四、作业
茶礼仪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培养小朋友慢慢吃,细嚼慢咽的文明进餐习惯。
2.通过情景表演,培养小朋友正确的进餐姿势,饭前洗手,保持小手干净,桌面清洁、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3.在游戏情景中引导小朋友积极参与游戏,培养巩固文明进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米饭、饺子、玻璃管、塑料袋,草莓、菠萝、苹果等胸饰若干,饼干、水果、盘子若干,智慧帽。
活动过程:
1.念儿歌《吃饭时》、《小瓷碗》,激发小朋友的兴趣。
2.小实验
(1)把面包渣放进"食道"(玻璃管)里。
(2)怎样才容易把面包块放进"食道"(玻璃管)里。
(3)让小朋友比较,面包渣和面包块哪种更容易进入"食道"。
(4)小结:所以我们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慢慢的吃,通过牙齿把食物磨碎嚼细,也就是细嚼慢咽,这样才容易消化。
3.情景表演:小动物"进餐"
(1)小兔和小猫表演"进餐时",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2)小朋友们说说小兔和小猫进餐时表现一样吗?
小兔是怎么表演"进餐"的?
小结:小兔:餐前没有洗手,大口大口的'吃,跪在凳子上,还用手抓食物,米饭、饺子撒在桌子上,到处乱跑。
(3)小猫是怎么表演"进餐"的呢?
小结:所以我们进餐时应该像小猫那样,做到餐前洗手,保持小手很干净、卫生。坐在位置上,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饭粒,保持桌面清洁。
4.观看小朋友进餐画面小朋友们互相讨论、交流。
问: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为什么?
小结:我们小朋友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要养成文明,卫生进餐的好习惯。
5.玩过家家的游戏
(1)分角色(五个家庭)
(2)过家家、吃点心。
(3)比一比哪个家庭进餐习惯最好,最讲文明、讲卫生。
(4)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家庭,并颁奖。
茶礼仪教案篇3
指导思想:
冬至,在xx有吃冬至团的习俗,俗话说:“冬至大如年”,每年的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做冬至团的习惯。xx人忙着磨粉做冬至团,以豆沙、雪菜冬笋豆干、萝卜丝等为馅,供节日食用或馈赠亲友,亦有庆丰收、祝团圆的意思。做为地地道道的xx人,应该将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承下去。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了解冬至团的基本做法,知道冬至家乡有吃冬至团的习俗。
2、通过动手制作冬至团,体验做冬至团的乐趣。
3、一起品尝冬至团,知道吃了冬至团,又大一岁了。
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xx日上午。
活动主题:
快乐冬至
活动安排:
(一)参与对象:
大一班全体幼儿、老师和阿姨、何萌奶奶、陆以彦奶奶、吴若妍奶奶、蒋贻婷奶奶、金诗琪奶奶。
(二)活动准备:
1、和厨房沟通好,准备蒸米粉。
2、米粉12斤、丰富的馅料(豆沙馅、萝卜丝馅、咸菜豆干冬笋馅)。
3、粽叶若干、双喜红印两枚、纱布若干、缸盆一个,小托盘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ppt,了解冬至团的基本做法。
1、这是什么?冬至团长得什么样子的'?
2、小结:冬至团长的圆圆的,扁扁的,上面有双喜的、红印,有的冬至团上有一个小小的红印,有的没有红印,那是为了区分它的味道。
3、了解冬至团的制作过程:轧稻、轧粉、揉生粉做胚子、在大xx的土灶头上蒸米粉、起锅做面皮、将馅放入米粉中、打印。
二、通过奶奶们的示范,知道冬至团的制作方法,激发制作的乐趣。
我们一起看看奶奶是怎么做的`?(幼儿观察)
三、幼儿制作冬至团。
1、我们一起来做吧!
2、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3、打印完工。
四、品尝冬至团,知道吃了冬至团,我们又大一岁了!
茶礼仪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每位学生对文明礼仪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讲文明守公德的好学生。
教学准备:
1、课前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学生准备《孔融让梨》的故事。
3、老师准备《程门立雪》的故事。
教学过程:
1、指名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2、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是优良传统,像《孔融让梨》等许多历史小故事至今深深教育着我们。我们作为小学生,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良好的行为规范伴我们每一天。
师讲《程门立雪》的故事。
3、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对于我们小学生,《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谁来说一说。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4、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树立一个人的美好形象,首先要做到说话文明,那么,现代文明礼貌用语又有什么讲究呢
5、日常用语介绍:请、谢谢、对不起、不客气、早上好……(指名学生说一说)。
6、友情提示:班级里的小朋友有哪些不文明点举止
7、作为一名小学生,发现自身或他人存在着上面说的问题,应该做些什么要怎么做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8、师总结: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以文明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养成道德好习惯。现在,老师给大家提出十个道德好习惯的要求,分别是:
一、文明用语,微笑待人。
二、文明休息,文明坐行。
三、不懂就问,勤于思考。
四、勤俭节约,计划用钱。
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六、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七、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八、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九、集体的事情一起干。
十、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希望全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的明天。
茶礼仪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初步的交往技能及与同伴友好和睦相处的方法。
2、体验与教师、同伴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忙带来的欢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儿课前收集有关“我和好朋友友好相处”的故事,以图画或图示等方法记录下来。
材料准备:纸、笔、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健康∕社会·小黑猪噜噜》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小黑猪噜噜》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引导幼儿欣赏操作材料《健康∕社会·小黑猪噜噜》,鼓励幼儿说说小黑猪没有朋友的原因。提问:小动物们喜欢和小黑猪玩吗?为什么?
讨论:如果你是小黑猪,要怎样做才能让小朋友喜欢你?
2、交流“我和朋友友好相处”的故事,学习友好相处的方法。
谈话:引导幼儿说出已有的友好相处经验。
师:平时是怎样和好友友好相处的?
师幼共同梳理友好相处的方法:一齐分享玩具、懂得谦让、关心帮忙同伴、待人有文明等。
3、分组情景表演,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欢乐。
(1)幼儿分组进行表演,教师指导。
(2)团体分享,为幼儿颁奖。
4、活动结束,进一步感受同伴之间友好和睦相处带来的欢乐。
师:朋友在一齐互相关心、互相帮忙多开心呀,我们大家一齐比一比谁的朋友多把!
(四)活动延伸:在班级进行"谁的朋友多"的评选活动。
茶礼仪教案篇6
设计思路:
电话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通讯工具,在平时的游戏中孩子们都非常愿意玩打电话的游戏,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通过活动教孩子们一些打电话的常识,教育孩子们平时打电话时要有礼貌,不乱打电话。
活动目标
1、和幼儿共同探讨打电话的常识,教给幼儿打电话时的一些礼貌用语。
2、教幼儿认识一些常用的电话号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话。
3、引导幼儿为小动物们设计电话号码,互相交流电话号码,通过电话增进与伙伴间的友谊。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6、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7、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杯制作的电话,卡纸,动物头像、数字卡片、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欣赏多媒体课件,导入课题:
演示多媒体课件《宝宝打电话》,幼儿看完后提问:
1、宝宝怎么了?他为什么把电话扔了?(因为他把电话打到大老虎家了,被大老虎吓到了)
2、宝宝想把电话打给谁?(他的好朋友)为什么打给大老虎了?(因为他把号码记错了,打错电话了)
小结:宝宝因为把号码记错了,结果被大老虎吓到了,那么我们平时在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不能打错电话。
二、与幼儿谈话,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对电话的认识:
1、你给谁打过电话?你都知道谁的电话号码?(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充分回答)你有打错电话的时候吗?
2、还有一些电话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想起它们,比如说失火了,要打……(119),引导幼儿说出常用的一些急救电话。像这样的电话我们把它叫做“应急电话”。
小结:看来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
3、请幼儿利用老师提供的工具为小动物们设计电话号码:
教师的电话响,教师接电话,假装听不清,请一位幼儿帮忙听,出现话外音“我是森林动物之家,我们小动物要搬新家了,需要按装电话,你们能帮我们设计一下电话号码吗?”
4、幼儿设计电话号码,教师指导:
请幼儿重复刚才的电话内容,问幼儿愿不愿意帮助小动物?
幼儿同意后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卡纸,数字卡片和动物头像,让幼儿自主设计电话号码。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可以按数的规律进行排列,例如: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偶数、奇数排列等。
5、展示幼儿作品:
幼儿制作完成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幼儿作品,重点介绍有规律排列的`作品。
三、游戏:打电话
1、拿出用纸杯制作的电话,请幼儿玩打电话的游戏探讨怎样通话效果更好,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2、小结:简单小结刚才幼儿打电话的情请幼儿将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问题放进问题口袋,留到下节课解决。
教学反思:
打电话是孩子十分喜爱的一种假想游戏,如何让孩子学会打电话,首先,我让孩子观看各种电话的图片,知道生活中有各种电话。接着播放打电话动画,之后,老师示范打电话的过程,然后创设情境让孩子表演。在学习打电话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敢说敢讲,引导孩子把话说明白,说清楚,培养孩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在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有些小朋友不敢参与到活动中来,还有的不敢用语言应答。我耐心地引导孩子拨打自己喜欢的亲人或好朋友的电话,鼓励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慢慢说出来,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结束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单纯地看教案和将它变成一节活动是真的不一样的,想象和事实的差距很大。还是那句古话:“教学相长也”,对于孩子而言我是他们的老师,但是对于我而言他们才是我的老师,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最直观的显现出了这个活动的效果是如何,目标是否达成,价值是否可取,对于我们而言,课程的选择权虽在我们的手上,但是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权利是我值得深思的地方,目前,我只有更深入的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在进行选材、教学时,多想、多问、多看,这才是重中之重!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句话用于我们的教学也是适用的,加油吧!
茶礼仪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会穿衣的方法
2、进一步认识衣服的各个部分,领子、袖子、拉链。
活动准备:
一件用袋子装好的衣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大公鸡喔喔叫,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兔子揉揉眼睛起床了,咦!我的衣服怎么不见了,小兔子着急的哭起来了,小朋友快来帮帮忙,帮小兔子找一找衣服,提示幼儿到椅子下面去找一找。
2、衣服找到了小兔子可高兴了,一边穿一边念起儿歌。
"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了""吱吱扭扭上房子"
3、小朋友小兔子棒不棒,你们想不想学习一下穿衣服呢?
二、介绍衣服,解释儿歌
1、"抓领子,盖房子"是什么意思?衣服的领子在哪里?
2、"小老鼠"指的是什么? "洞子"指的.是衣服的哪个部位?
3、"吱吱扭扭上房子"是在干什么?
三、小兔子穿衣服真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儿歌。
1、幼儿学念儿歌,教师示范动作。
2、幼儿边念儿歌边穿衣
3、衣服穿好了,让我们去活动活动吧
茶礼仪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能把话听清楚、明白。
2、学会打电话,说话要简洁、明了。
3、培养孩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1、学习打电话。
2、指导孩子在打电话时语言简洁明了,有礼貌。
活动准备
电话2部,打电话动画片,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游戏。
1、出示课件,让孩子认识各种电话。
2、让孩子观看打电话动画片。
二、学习打电话
1、老师示范打电话,总结打电话儿歌:打电话,先拨号;问声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说再见,有礼貌。
2、出示生日情景图,打电话祝贺乐乐生日快乐。号码:xxxxxxxx,请孩子表演,奖励。
3、创设游戏情境,进行打电话。
a:爸爸出差,打电话给爸爸。
b;奶奶身体不好,打电话问候奶奶。
c;感冒发烧,打电话给老师请假。
(表演并奖励)
4、认识特殊的电话:110、119、112、120、在生活中。这些电话是不能随便打的。
三、拓展延伸
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我们用热情的语言,给亲人,朋友,同学打个电话,送去一句问候。
教学反思
打电话是孩子十分喜爱的一种假想游戏,如何让孩子学会打电话,首先,我让孩子观看各种电话的图片,知道生活中有各种电话。接着播放打电话动画,之后,老师示范打电话的过程,然后创设情境让孩子表演。在学习打电话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敢说敢讲,引导孩子把话说明白,说清楚,培养孩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在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有些小朋友不敢参与到活动中来,还有的不敢用语言应答。我耐心地引导孩子拨打自己喜欢的亲人或好朋友的电话,鼓励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慢慢说出来,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结束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单纯地看教案和将它变成一节活动是真的不一样的,想象和事实的差距很大。还是那句古话:“教学相长也”,对于孩子而言我是他们的老师,但是对于我而言他们才是我的老师,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最直观的`显现出了这个活动的效果是如何,目标是否达成,价值是否可取,对于我们而言,课程的选择权虽在我们的手上,但是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权利是我值得深思的地方,目前,我只有更深入的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在进行选材、教学时,多想、多问、多看,这才是重中之重!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句话用于我们的教学也是适用的,加油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