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范文网 >计划书

吃西瓜的教案5篇

Lonesome 分享

多样化的教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吃西瓜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吃西瓜的教案5篇

吃西瓜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分辨大和小的不同,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

2.能用身体动作表示大和小。

3.体检参与数学游戏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朋友们知道小和大的区别。

教学难点: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时候分不出来大和小。

活动准备

1.大玩具娃娃,小玩具娃娃;大积木,小积木;大开本图上,

2.自制玩具卡:大西瓜和小西瓜。

3.(幼儿用书.科学与数学)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用实物比较大和小。

1.教师“今天,有两个小朋友到我们班上来做客了(出示

两个玩具娃娃)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2.教师;“这里有两块积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出示两

块积木)告诉老师;哪一块大,哪一块小?。

3.教师;这里有两本书(出示两本书)请小朋友仔细看??

看,告诉老师,哪一个书大,哪一个小?。

4.教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是什么?(出示西瓜玩具

卡)请幼儿仔细看一看,哪一个西瓜大,哪一个西瓜小。

(二)展开部分;游戏:“大西瓜和小西瓜”

1.用动作表示大西瓜和小西瓜。

教师:“大画卡上有一个大大的西瓜,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

样子做动作。(请幼儿张开两臂,感受大的含义,并鼓励幼

儿用汉语说出大西瓜。

2.教师发指令,幼儿做动作。

教师分别说大西瓜或瓜的指令,请幼儿用动作表示。

3.分组继续玩游戏,可以请几名幼儿分别来指令。

将幼儿分为4-5组,请每组幼儿轮流发指令?(大西瓜或小西瓜)其他幼儿做动作。

(三)结束部分

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科学与数学”中“请给大的动

物涂上你喜欢的颜色”部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大和小的认识。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请幼儿找一找,活动室里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

五.温馨提示

1.活动中用到达的玩具(大玩具娃娃和小玩具娃娃等)可以根据情况调换为其他大小区别较大的玩具。

2.玩具卡大西瓜和小西瓜,教师可以自己制作。

3.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感受大和小,并鼓励幼儿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1活动中用到达的玩具(大玩具娃娃和小玩具娃娃等)可以

根据情况调换为其他大小区别较大的玩具。

2.玩具卡大西瓜和小西瓜,教师可以自己制作。

3.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感受大和小,并鼓励幼儿表达能力。

吃西瓜的教案篇2

目的:

能便念儿歌边进行游戏。

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玩法:

指导除一幼儿当"切瓜"者外,其余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扮西瓜。大家沿顺时针方向边走边念儿歌《买西瓜》。儿歌结束时,请"切瓜"者任找一处开始切"西瓜"。"切瓜"者边切边念儿歌《切西瓜》,当儿歌结束时,将自己的手当成刀,切开手拉在一起的两名幼儿。被切开的两个幼儿立即松手,绕圆圈快跑一圈后,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最先跑回原处的幼儿就当新的"切瓜"者,与原来的"切瓜"者替换位置继续游戏。

附儿歌:

(一)《买西瓜》

买,买,买西瓜,买来一个大西瓜。

(二)《切西瓜》

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一切断。

规则及注意事项在游戏中被切到的.两名幼儿影立即松手,绕圆圈快跑一圈后,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最先跑回原处的幼儿就当新的"切瓜"者,与原来的"切瓜"者替换位置继续游戏。

提醒幼儿在跑的时候小心不要摔倒。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在户外进行的课程,小朋友们情绪高涨,能够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儿歌掌握得也比较好。但是,有个别幼儿在“切西瓜”的过程中,会切得较为用力,导致其他幼儿手很痛,老师应多提醒幼儿不要用太大力。

这个游戏让小班的孩子明白玩游戏要遵守规则,这对以后小朋友参加其它各项活动都有个前瞻意识,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规则。以后进行其它游戏活动也更顺利。

吃西瓜的教案篇3

一、课文简析

这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 ,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小的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夜空和闪闪的星星。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和向往。

二、生字。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并记住生字的笔画顺序。

三、二类字。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新笔画。要求记住名称,给出名称能正确书写出来。

“”横折钩,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折略直,到起钩处顿笔,然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乚”竖弯钩,起笔向右下顿笔,顺势向下由重到轻行笔,自然转弯,而后向右顺势行笔,向上钩出。注意底部要有弧度,一笔写成。五、新偏旁。要求记住偏旁的名称,并能根据名称写出正确的偏旁。

“门”门字框,左坚和点不要靠得太紧,横折钩的起笔对准点画的尾部。偏旁要略宽。带“门”的字有“闪、问、间”等。

六、近义词。

弯——曲

七、反义词。

弯——直 小——大 坐——立

八、词语解释。

船:水上的交通工具。只:本文中指仅仅,惟一。闪闪:形容光亮四射或闪烁。九、段落简析。

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夜空中一些事物的特点,月儿两头弯弯的、尖尖的像小船。以“弯”和“尖”两字写出了船儿和月儿的共同特点。]

十、课文提问

“我”真的坐在小小的船里吗?

没有。这是作者的想象。意思是:“我”看着月儿,把它想象成小船,并想象“我”坐在了“小船”里。

十一、多音字。

只:[ zhǐ ]只有、[ zhī ] 一只

十二、仿写。

按课文填空。___________的月儿 ___________的船 ___________的星星 __________的天

2.你还能想到什么?仿写一下

闪闪___________ 蓝蓝的___________ 弯弯的___________ 小小的___________

十三、练习。

1.给下列的字注音。

在、两、星、有、船、闪

2.照样子,加一笔,变新字。

大——天、日——()、口——()、了——()、木——()、人——()

3填一填,做一做。

弯弯的___________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___________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__________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小小的船是么样的?( )

①两头圆 ②两头寒

3.“我”在船里看到了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十四、一年级的考卷中已经有简单的阅读理解了,希望小朋友们多读课外书,增加识字量,考试时现场拼读浪费做题时间。阅读理解要求掌握“数自然段和句子”,希望小朋友们在做预习时就多加练习。

西瓜船完整的绘本图片

活动目标:看图编讲之前和中间的情节。

喜欢帮助别人。

发展幼儿想象力与社会行为能力。

活动准备:图片、挂图、西瓜皮

重点:看图编讲之前和中间情节。

难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能用连贯语言讲述。

解决策略:通过让幼儿观察图片与教师相应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幼儿看图编讲之前与中间的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吃西瓜的教案篇4

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阅读的乐趣。

2.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故事内容和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性、会唱《蚂蚁搬豆》的歌。

2.物质准备:蚂蚁图片、多媒体课件、大图书、故事图片人手1张。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蚂蚁搬豆》的歌,激发幼儿的兴趣。

2.提问:小蚂蚁是怎样把豆子搬回去的?请幼儿简单说一说,教师及时鼓励。

3.小结:小蚂蚁一起把豆子搬回了家。有一天它们又出去找食物,它们会发现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欣赏故事课件,理解画面内容

1.师幼共同欣赏故事课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操作ppt,逐页为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重点提问:它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样做的?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重点引导。

2.集体阅读绘本图书,再次理解画面内容。

教师和幼儿利用大的绘本图书再次阅读,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重点提问:小蚂蚁自己搬不动西瓜的时候是怎样做的?有哪些好办法?

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结合图片讲述,体验交流乐趣

1.幼儿自选故事图片和同伴进行交流,讲述故事情节。

2.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表达和讲述,用动作或语言支持幼儿的表达。

活动延伸

将绘本放在图书区,幼儿可以自己阅读,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体会蚂蚁的情绪变化。

2.感受小蚂蚁听从指挥、团结向上、不怕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与态度。

重点:理解蚂蚁情绪的变化。

难点:感受小蚂蚁听指挥、团结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

2.物质准备:绘本《蚂蚁和西瓜》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集体回顾故事,引导幼儿体会蚂蚁的情绪变化

1.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故事中的感叹词。

2.引导幼儿跟随故事发展共同讨论、感受蚂蚁的情绪变化。

结合相关画面分别提问:刚发现西瓜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搬不动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它们发出了什么声音?叫来了伙伴后它们都想了什么办法?它们搬动了吗?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师生共同讨论,帮助幼儿了解蚂蚁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蚂蚁不怕困难的精神

1.请幼儿观察、寻找绘本上蚂蚁不高兴的画面。

提问:小蚂蚁什么时候不高兴了?一共遇到了几次困难?每次遇到困难后,是什么表情?之后它们为什么又高兴了?它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2.小结:小蚂蚁遇到困难后,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所以很高兴。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画中一只与众不同的蚂蚁——蚂蚁队长,感受到蚂蚁队长的领导和其他蚂蚁的听从指挥,体会整个蚂蚁群体团结向上的精神。

结合相关画面分别提问:蚂蚁遇到第一次困难时,是谁先搬的西瓜?是谁跑回蚂蚁穴叫同伴来搬西瓜的?大家一起搬西瓜时,是谁站在最前面?用杠杆搬西瓜时是谁指挥大家?怎么搬也搬不动时,是谁想出来用铲子铲西瓜瓤这个办法的?

4.小结:戴黑帽子的蚂蚁队长,它不怕苦不怕累,事事冲在最前面,而其他蚂蚁也能够听从它的指挥,大家很团结,所以,才能够解决很多的困难。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讲述自己熟悉的内容。

活动延伸

将绘本放在图书区,鼓励幼儿继续阅读。

吃西瓜的教案篇5

活动意图:

让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现象,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通过观察探究原因猜想验证新的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达过程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科学探究中获得快乐与成长。

活动目标:

1.感知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已初步感知摩擦起电。

2、每人一把塑料尺子,碎纸屑,大块厚卡纸,泡沫渣,毛线头,细羽绒,小石子,水彩笔,铅笔等。

活动过程:

一、搬运小纸屑

小纸片怎么被吸起来的

二、尝试与讨论

1.塑料尺在毛衣上反复摩擦几次,然后接近小纸屑。

2.有什么新发现

3.幼儿操作。用吹鼓的气球表面、塑料袋表面、塑料笔或塑料梳子等。

活动结束:

生活中什么时候感到有静电

活动延伸:

1.观察静电,如睡觉前,脱毛衣,看看能否听见噼啪的声音,能否看见火星。

2.了解如何消除静电,如用水或钥匙。

活动反思:

活动让孩子识别摩擦产生静电的材料,体验猜想和验证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采用幼儿身边常见的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注重幼儿发现交流和分享,活动符合科学启智研究理念和精神。基本完成预定目标。

延伸阅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游戏切西瓜教案6篇

挑西瓜游戏教案8篇

西瓜虫教案推荐7篇

切西瓜健康教案7篇

切西瓜游戏教案7篇

送西瓜教案7篇

切西瓜健康教案8篇

种西瓜教案7篇

挑西瓜体育游戏教案6篇

送西瓜教案模板6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975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