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写出的教案是无法让课堂更加活跃的,通过教案的写作是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系统的知识的,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杯子的制作材质,掌握设计杯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图片,动手操作,体会杯子的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前人设计的杯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设计新颖独特的杯子。
2.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的材质来设计有特色的杯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呢?如果你可以为乌鸦换一种方式喝水,会给它换一个什么样的喝水工具?引出杯子的设计。
2.新授:(1).既然想设计一个杯子,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杯子,你知道杯子都有哪些材质么?
(2).欣赏不同材质的杯子。(陶瓷、玻璃和塑料)
(3).我们了解杯子的材质,现在我们了解下杯子的组成?哪位同学可以跟我们分析一下呢?出示杯子的组成部分,再介绍各个部位的作用。(杯底、杯身、杯盖、杯把手)
(4).到了我们的关键环节,如果你想设计被自己,我们应该如何设计杯子呢,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些独特的杯子图片。
(5).欣赏杯子,(从古至今新颖精致的杯子图片),总结出杯子的设计理念:大胆想象,造型各异,材质拼接。
(6).总结看来我们的古人很聪明,给我们带来了便捷,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杯子,下面老师来给大家做个示范。(边示范边讲解)
3.设计要求:实用,美观
4.实践展评:(评价围绕要求,既说优点,又要说不足,如何改进)
5.作业要求:把课堂上的作品拿给你的爸爸妈妈看,并讲述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让学生接触京剧,简单了解京剧的音调、唱腔及板式。感受京剧特点与魅力。
2、初步培养学生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我国戏曲音乐的爱好。
3、激起学生革命志士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对我国戏剧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我国戏曲音乐的爱好。
教具准备:四张戏剧人物脸谱及铁梅像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京剧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二、听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了解唱腔。
(一)提出问题,学生解答
初听区分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了解京剧的四个行当
a师:老师扮演的是剧种的主人公李铁梅。铁梅穿着偏襟红袄,显得那么精神。京剧的所有演员都穿这样的衣服吗?生:不是。还有古代的衣服。师:我们把穿古装衣服叫传统京剧,穿现代衣服的叫现代京剧。
b师:服饰不仅可以把京剧划分为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我们还可以根据京剧的服饰区分出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特点
师:戏曲人物按年龄、性别、身份、性格划分开的叫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类别。"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二)、复听唱段了解京剧的主要唱腔,
师:旦角在传统京剧里一般是伊伊呀呀的小姐。铁梅是这样的孩子吗?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唱段。
生:勇敢、善良。
师:铁梅生长在怎样的家庭呢?
生:革命的家庭
师:是的,李铁梅是革命者的后代,她的爸爸是一名铁路扳道工,但真实身份却是我党的地下联络员,家里经常会来一些不认识的人,爸爸和奶奶都让铁梅管他们叫表叔。他们家真有那么多表叔吗?师: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师:懂事的小铁梅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却很明白。表叔那么多,其实都是每次负责联络的地下党交通员。唱腔中唱到“铁梅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大家能正确的听出铁梅的年龄、性格来。是由其唱腔及音色所决定的。这里老师就要向同学介绍京剧的主要唱腔西皮、二黄。
(板书)西皮:曲调活泼、刚劲,适合于表现慷慨激昂的感情。二黄:曲调苍凉、深沉,善于表现忧郁、激愤的感情。让学生判断唱腔种类。
(三)、再次欣赏了解京剧主奏乐器师:不论是活泼、刚劲的曲调,还是苍凉、深沉的曲调,都要有乐器来演奏。京剧主奏乐器京胡,它的发音刚劲嘹亮。
(四)(出铁梅画像)这就是李铁梅,她虽然只比你们大几岁,却非常的聪明能干。?她为什么能干呢?表现在哪里?(学生会答出,她会担水、劈柴、拾煤渣、帮大人放哨,送情报,还会提着篮子做买卖等等)从哪里可看出她的机智和聪明?(她与邻居姐姐互换了衣服,引开日本特务,将密电码安全送到游击队)
(3)我们应该向铁梅学什么?
三、学习歌曲《我是中国人》
a、歌曲表现了什么?
b、体会歌曲精神
四、课堂拓展,鼓励表现。
(1)欣赏儿童演唱京剧的精彩片段。
(2)教师用豫剧、眉户演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3)让学生自由表演自己熟悉的戏曲唱段。
四、总结升华,激发兴趣
地方戏曲虽然唱腔优美,各有千秋,但京剧以其独特的唱、念、坐、打赢得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流传至今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最初有四大名旦,(出课件让学生认识四大名旦),他们为我国的京剧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上至七八十岁老人,下至三四岁小孩,就连一些外国朋友好竞相模仿和学唱京剧。京剧巳走出国门,作为友谊的桥梁和纽带遍布各国,京剧是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老师希望你们能热爱它,学习它,并且将它发扬光大。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测量活动”这一内容,教材呈现的是在教室里进行测量活动的一个情境。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等物体来进一步感受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学生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通过活动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这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以后学习有关小数的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学生通过近四年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的测量方法,因此,本节课知识的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新知。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板书课题)。你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我们的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学生测量后汇报:
小组1:长6分米,宽45厘米。
小组2:长60厘米,宽45厘米。
小组3:长6分米,宽4分米5厘米 。
……
(师板书记录)
(二)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结果,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生1:三个小组的结果各不相同。
生2:不是结果不同,而是单位不同。
生3:我同意他的意见,因为三个小组使用的单位不同,所以我们一眼看不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只有将他们的结果化成同一个单位才能看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
师:这个同学的意见很好,同学们想一想长度单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还有哪些?
生:米和千米
师:请同学们用“米”为单位表示出课桌的长和宽。
(小组内讨论活动)
交流汇报:
生1:我们小组用“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米,那么6分米=米,也就是0.6米。宽是45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米,45厘米就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2::我们用厘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60厘米=米,也就是0 .60米,宽是4分米5厘米,4分米=40厘米,4分米5厘米=45厘米,45厘米是米,也就是0.45米。
生3:(提出质疑)课桌的长怎么一个是0.6米,一个是0.60米?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0.60米等于60厘米,也就是6分米;0.6米等于6分米0.60米和0.6米是相等的。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所以小数末尾的0一般可以省略不写,就像我们过去学习的0.50元和0.5元是相等的。
(三)巩固应用
师: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然后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师每组发一张表格)
名称
测量结果
用米作单位
长
宽
长
宽
长
宽
(学生立刻投入到活动中去,气氛活跃)
活动完毕,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纠正错误,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练习
1.称质量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同学们掌握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现在同学们在小组内用天平称一下数学课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来。
(生自由活动,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小组1:数学课本260克=0.26千克。
文具盒180克=0.18千克
师: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1:我们认为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数学课本是260克=千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千克=0.18千克。
(其他小组表示认同)
2.猜体重。
师:大家来猜一猜我的体重是多少?
(生争先恐后的猜测)
生1:50千克
生2:55千克
……
师:告诉你们吧,老师的体重是58千克300克,谁能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出来?
生:300克=0.3千克,58千克+0.3千克=58.3千克。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生1:我觉得在课堂上自己动手操作,很有意思,我学得很快乐。
生2:我不但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还知道了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生3:我知道了无论是长度单位还是质量单位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颇有感想:
1.数学教学要充分联系实际。比如:“称质量、猜体重”等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在活动中巩固知识、拓展运用。
2.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充分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了知识的自主构建。
3.教学环节设计比较紧凑,教师角色定位较为合理,我注意在很多中同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如0 .6和0.60是什么关系,由学生思考做出回答。
六、案例点评
在这节课中,教师注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
1.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过程,实现自主体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自我发展。比如:在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过程,在教学中不必告诉学生单名数。复名数等词语。。
2.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经历知识发展和探索的全过程。
3.在本节课中,教师始终注重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4
总课时数:11.12
课型: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认识年历的艺术特点,年历的作用及组成部分。学习设计、绘制年历。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培养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年历的组成要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及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难点:
月份版面的内容及排列,色彩的搭配。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仪器、各种各样年历、1-12月份日期表、四开纸、展板。
学生:各种绘画工具、手工制作材料:腊光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结果,师同时出示相应的资料,请生说出这些年历的特点。
明确年历组成的要素。
二、发展阶段
1、请生思考:你要用什么方法来制作年历,从而引出几种方法讲解,示范。
(形式上、要素上、排列上、色彩上)
2、欣赏书本范图,小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本组月历。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设计草图。尝试运用多种手法表现。
三、生分小组练习,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1、每小组合做一个月份的年历卡。
2、手法不拘、构图合理、新颖,色彩鲜艳。
综合练习,培养协作学习能力。
四、作业评价
把作业贴于展板,选出较好的作业并和生一起说说这些作品的优点及你们最想学习的地方。
五、教学小结与延伸
1、点拨本课教学活动要点。
2、欣赏更多样式的年历,如台历、专题年历,以开拓视野,拓展创作能力。
教学后记:
第二节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什么节吗?元旦也叫新年,再过几天就是20xx年的元旦了,在这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人们心里都有一个美好的祝福,祝福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更多的收获,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每到这个时候,家里就会换一本新的年历。你们见过年历吗吗?想看看吗?
二、作品展示,激发情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自己制作的年历,请仔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随展示贴在黑板上)
1、树叶贴画,干花贴画
这是什么?(小金鱼)用什么做的?(树叶)
这又是什么?(美丽的小花)
这些是把树叶采集回来后,先压平,阴干,再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贴在卡纸上制成的。
2、 吹塑纸贴画
这是什么呀?(两只美丽的小孔雀)
哪这一张上又是什么呢?(三只仙鹤)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吹塑纸)
这些年历是把吹塑纸剪成各种造型,再拼贴在卡纸上制成的。
3、线织相框
这个漂亮的相框是这样成的,先把圆形的吹塑纸或卡纸剪出齿轮来,把你喜欢的照片贴在中间,再用细毛线沿斜角绕在齿轮上。毛线的色彩可以丰富一些,相框的背面还可以贴上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是小英雄的照片
4、卡纸画:(梅花鹿和小松鼠0
看,这两个好朋友在说什么呢?大家来猜一猜。(学生发言0
这张贺卡是用彩色笔直接在卡片纸上作画制成。
5、布贴画:(蝴蝶、柳树)
仔细看看,这是什么?用手摸一摸,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这些年历漂亮吗?喜欢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张漂亮的年历呢?其实啊,更漂亮的年历还在你们自己的手中呢。
我们刚刚看的这些年历,它们都是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其实都很容易收集,以后大家要注意积累,这样做起来才会比较方便。
三、制作贺卡今天我们先学习在卡纸上直接画画做成的年历,其它的我们以后再慢慢学习。
1、拿出卡纸,开动脑筋,画上你最喜欢的图画,再写上日期,给老师、亲人和自己的好朋友送去你的祝福,他们能收到你亲手做的年历,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2、学生活动:画画、贴画
3、写上日期和祝福的话语。
4、小组交流: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年历最漂亮。
5、展示做得好的年历。
四、说想法说一说你的年历想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学生讨论:因为我爱他,他关心我,所以我要送给他。向学生渗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最宝贵的,我们要珍惜这份纯朴的爱。
五、小结
老师、同学和父母关心我们,我们更应该爱他们,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新年好》献给他们,表达我们最美好的祝福。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5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
出示课题:草原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
(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读中评价,体味美感。
6、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
7、齐读感悟、练习背诵。
四、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交流展示。
五、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6
?my classroom》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2.掌握句子we have a new classroom .where is it?it's near the window.并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3.能在语境中理解新词:classroom 、really 、picture 、near 、window的意思,并能正确发音。
4.能用单词near表达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key points :
1.掌握句子 we have a new classroom.where is it?it's near the window.并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2.通过let’s play部分游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表示教室设施的英文单词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difficult points:
1. 理解句子let’s go and see!表示建议的用法。
2. 能准确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英语简单地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 句子really?表达的含义及使用情境。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 日常口语练习。sing a song .
2.复习 on in under 方位词.
3.复习已学句型:i have a ruler . me too . i have a pen . me too .
i have a pencilcase . me too . i have book. me too. 让学生跟教师学:教师举起钢笔、尺子、文具盒…..,说:we have pens/rulers/pencilcase….板书:we have…
引出:教师手拿一个毛绒玩具熊,说:i have a bear. 学生没有玩具熊,会说:really?(板书really)教学生读2-3遍,注意语音语调。look !where is the bear ?it’s on /under /near the …..并引出:near.(板书)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 教师出示表示ppt7:一幅带有window 和picture 的图片,并问:what’s this ?生试着回答:it’s a.(板书 picture。生若不会,教师可自问自答))师:where is it? 指明一个学生回答:it’s near the window.(在near旁边板书the window)教学生读单词window and picture.句子it’s near the window.(板书)
2.在师生进行几次回答练习以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入near,用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单词near的意思。
3.let’s chant.师生对歌形式。引入 i have…..我有…..we have…(板书).我们有…..
1.let’s chant again.引出really ? 练习really.
2.教师出示sarah和zhang peng的人物图片,依次问,who is she? who is he?学生回答后,教师说:sarah andzhang peng are my good friends。they have a newclassroom.let’s go and see what are in the classroom.
3.出示本部分两幅图片,一间新教室和一间旧教室,体会new的意思(板书new classroom)。再次出示新教室图片,问:what are in the classroom?让学生说说挂图中有什么物品和设施。
播放本部分教学录音,让学生听完录音回答下列问题
(1)sarahand zhang peng have a( ) classroom .
(2)is the classroom big or small?
(3)where is the picture?
answers:
(1)new.
(2)it is big.
(3)it's near the window.
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完录音读对话,提醒学生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4.listen and read. 分句听,跟读句子。
5.read the sentences by yourselves.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role play .
全体男女生对读。
选几组学生上台戴头饰role play .
2.let’s practice.做巩固练习。
( )1.we_____a new classroom.
a. has b. have c.having
( ) 2._____in the classroom?
a. where’s b.how’s c.what’s
( ) 3.it is ____ big.
a. many b.much c.so
( )4.it’s ______the window.
a. in b.under c. near
(1)教师给学生2分钟读题。
(2)教师点名回答。
(四)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_tension)
做“i spy ”游戏。
1.学生以两人一组为单位,师示范,先圈一个望远镜纸筒,然后做动作并说:i spy, i spy i see a …….
2.找几组学生上台表演。教师适当给予评价。
(五)homework:
1.熟读对话。
2.和同学玩一玩“i spy”游戏。
板书
unit 1 my classroom
we have a new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let’s go and see!
it's near the window.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感受学校的绿,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体会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西湖的资料,如风光图片,文字说明。
1、导入——走近绿
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看一张照片,知道这是哪么? 去年冬天,老师有幸去了称为“人间天堂”的美丽城市---杭州。这是老师在西湖岸边拍的一张照片,想不想听听我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置身西湖,你不由得就融入了一种梦幻的境界。虽然是冬季,但那如镜的湖面依然薄雾氤氲,绿意盈眼。两岸更是万枝婀娜,暗香浮动。站在西子湖畔,一股或浓或淡的诗意便在你周身弥漫开来,即便是再豪放再洒脱的人,此刻也会变得妩媚多情起来。”
其实,西湖的美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为西湖题诗作文,例如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表现了西湖的妩媚多姿,欧阳修的《画船载酒西湖好》突出了西湖光影迷离恍如仙境。而现代女作家宗璞在四次游西湖之后更是留下了独特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西湖,来领略她动人的风姿。(板书:西湖的 “绿”)
2、初读——感知绿
请把书翻到14页,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完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师:大家很会读书,一遍就抓住了文章的精髓,那么作者主要描写了哪几处绿呢?
生答师板书(灵隐——苏堤——花港)
过渡:正如作者所说,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灵隐、苏堤、花港的“绿”也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韵味。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5自然段,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语句来表现西湖的绿的?
3、画句——体会绿。
师:不到2000字的文章中,竟用了20多个绿字,而且毫不重复,多么了不起的文字功夫啊!你喜欢作者哪些描写?为什么?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描写绿的语句,体会一下。
4、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谈体会。说的时候可以按这样的方法:先说出你选的是哪里的绿,再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如果能抓住句中的描写绿的重点词语来感悟那更精彩。(学生的交流可能不是按课文顺序,教师要根据学路随机调控教学策略)
学情估计及教学策略:
(1) 灵隐
重点句子
a.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b.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板书,树木,苍翠欲滴)
c.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d.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e.亭旁溪水琤瑽,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灵隐寺之游,烟雨迷蒙,绿意悠悠,令人心动,令人回味,那么其他景点的绿又有什么特点呢?谁来接着汇报?
(2) 苏堤
重点句子
a.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
b.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相机板书青苔,让学生找出一个表现绿的词语)
c.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d.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有关语句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
(3)花港
重点句子
a.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板书荷叶,有学生提供一个表现绿的词语)
b.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c.我最爱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引导:作者写花港的绿,为什么写杨柳嫩枝呢?------对比,既表现荷叶成熟茁壮的生命力,也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绿喜爱的程度)
d.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作者写花港的绿主要抓住什么景物观察?(板书,荷叶)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对荷叶的“绿”的感受中,悉心体会在花港观鱼看到的“绿”,绿得那么富有生命力,生机勃勃。表现了西湖之绿的意趣美。
西湖之绿,深沉逼人;西湖之绿,意趣盎然;西湖之绿,充满生命的激情!作者为什么仅仅用一个绿字就能把西湖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呢?
(生总结写法: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师补充:更重要的,是作者用词十分准确。我们所见到的每一处绿,都来自于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可以说,作家用生动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西湖山水画,用墨不多,却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西湖那生机盎然的绿。这,就是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夫!
4、总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以它的诗情画意痴迷了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啊!让我们再一次欣赏这人间天堂的美丽吧。(播放西湖风景欣赏片)
拓展阅读:
?半篇西湖游记》(近代丰子恺)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近代俞平伯)
?西湖萍踪》(现代许敏)
?西湖梦》(现代余秋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