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效的完成新学期的教学工作,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没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写出的教案是无法让课堂更加活跃的,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1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
二、教学目标:
四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所以教师应该面向全
三、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四年级(2)班的学生。他们大部分已经接触了一年英语,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儿童的特性使得他们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识的欲望很强烈,并且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教师
四、教材分析:
教材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图片比较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书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letsquo;s go! 第二单元:shopping in the city.第三单元:animals on
五、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①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②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
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
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3、如何加强教室安全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4、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外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
5、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6、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
先让班主任与家人取得联系再视情况而定。
7、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 “110”----报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六、小结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3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5.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
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第8自然段
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词语:楷模──榜样,模范。
叶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
(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6.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4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流程
一、 由题质疑,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从课题的提示中,你想知道什么?
(估计学生想知道的有:“一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表达什么愿望?他为什么会发出这一呼声?)
教师:同学们,课文中有没有这些你们想知道的答案呢?请认真读课文,书读三遍,你们知道该怎么读吧?
(第一遍读,要读准字音;第二遍读,要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什么;第三遍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特别是要抓住重点语句找答案。)
二、指导读书,深入感悟
1、正确、流利地朗读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指名朗读,在朗读的检查中结合正音的指导。要读准“卓越、沉浸、蓝盔、腕上、圣坛、呼吁、充满”等词语的读音。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在学生第二遍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让学生了解到,课文先写问候和表示真诚的谢意,再写对在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父亲的回忆和怀念,最后是对世界和平的呼吁。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在交流时不要强求语句的一致,要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3、抓住重点语句感悟
(1)对失父之痛的感悟
引导学生寻找表达失父之痛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或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一定是下面所举的句子,说得有道理或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如:
句子一: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事实是多么的无情。客观的叙述中饱含巨大的悲痛。)
句子二 :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在联想中表达失父之痛。)
句子三: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在回忆中表达失父之痛。)
(2)对“世界并不太平”的感悟
学生再读课文,提出有疑难的句子。问题比较集中的句子可能是: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 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先引导学生理解字面意思:“和平之花”指的就是“和平”;“娇嫩的‘和平之花’”,意思是说,和平很容易受破坏。再引导学生举出具体事例,或教师补充有关事例,让学生具体感受“世界并不太平”。“具体事例”可以是图片的展示、文字的说明等。
举例: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世贸大厦遭到恐怖袭击,顷刻间倒坍,死亡两千多人;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长期的争端给当事国特别是当地的人民带来的灾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长期争端所带来的不断的仇杀;阿富汗的长期内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还有车臣的战争,以及南北朝鲜的长期对峙等等。
(3)对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的感悟
引导学生找出渴望世界和平的句子,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情感。不一定局限于哪一个句子,能读出情感就行。“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这句话的朗读,要达到本文情感的最高潮。
四.导向实践,深化认识
在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后,引导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可以是现在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也可以是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
五、全文朗读,升华情感
教师: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感受到和平的宝贵。我们要和平,我们不要战争。让我们向联合国呼吁——
(全班齐读:“敬爱的加利先生: 人类家园。”)
六、课外延伸,呼唤和平。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5
?麻雀》
教学目标
1.认识“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课件出示2)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课件出示3)
(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掉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4)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其中第1、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课件出示5)
“煞、奈”是上下结构;“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课件出示6)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生字、新词
1.听写。
2.认读词语。
嘶哑拯救扎煞奈何嗅到(课件出示8)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课件出示9)(多媒体出现下面三个问题)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
(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
(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课件出示10)默读第4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板书:吃)
指导朗读: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板书:救)
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11)
(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板书:斗)
(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板书:强大的爱)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课件出示12)
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课件出示13)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6
?孔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学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要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查阅资料,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难点:孔子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前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名言揭题。
1.出示孔子的名言,读一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交流自己搜集的孔子的资料。
简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者,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读了课文,你对孔子增加了哪些了解?
三、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画记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2)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
举目无亲:抬头看不到一个亲人。形容人地生疏。举目:抬起眼睛,指抬头。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羞惭:羞愧。
(3)这个自然段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
4.齐读。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生字词。
2.检查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惭”为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各部件写紧凑。“艰”字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良”。“懂”字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尊”的上面不要写成“”。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朗读课文。
2.提问:课文介绍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二、理解第二至五自然段。
1.自由读。
思考:讲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2.讨论:
(1)孔子的境况非常凄凉,他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师法: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
风凉话: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
礼法:社会上通行的法纪和礼仪。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然:对,正确。
经典: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2)如果平时听到别人说你的风凉话,心情会怎样?
3.讲故事。
(1)课文中讲述的关于孔子的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2)小组内讲故事。
(3)指名上台讲。
三、拓展延伸。
1.孔子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故事?交流孔子其他方面的故事。
3.如果我们面对孔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模拟采访孔子。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孔子名言做成书签勉励自己。
2.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论语》。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
2、技能目标: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接纳并乐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使学生感到自由。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人手。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254+687+313
(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
(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情况:
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b.生答:254+687+313=254+(687+313)
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
(1)揭示课题:
(2)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定律”)
(3)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57+62+138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a、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①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②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2、凑整训练: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作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36283
1597253。
47164
317403
3、教学例4:27+56+173+44
(1)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2)反馈——投影出示整个计算过程。
(3)请同学们当小老师,说说为什么可这样做?根据什么?
(4)小结:先凑整,再简算。
凑整中同时使用交换律、结合律,我们可以把加法式中的数任意调换位置,也可以按需要把任意两个数放在一起加。
三、自主训练
1、怎样简便怎样算。
77+255+45+23273+15+185+18
68+74+33+67125+21+33+48
(1)分组完成(每组一张玻璃片,中等生解答,投影校对)。
(2)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依据是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
2、看算式直接写出得数:“练一练”3。
口答得数,说说依据和方法。
①发展训练:老师出给高斯的题目怎样算?
1+2+3+4+5+6+7……+99+100
=(1+100)+(2+99)+…十(50+51)
=101×50
=5050
四、课堂小结:
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关键是什么?
2、综合运用计算律进行计算,你有何感觉?
注意:当能熟练运用时,简算过程可写可不写。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篇8
课题:
快乐的回忆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2、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版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回忆你生活中的有趣场面
2、新授:
(1)欣赏版画作品。
(2)师问: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3)讲授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3、作业:用纸版画的方法或者是绘画的方法表现出“快乐的回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表扬优秀作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