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撰写教案时,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教案要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8页准备题、例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答简单的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事物是变化的、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关键:
使学生弄清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教具准备:
计算机及辅助软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设疑:
⑴复习铺垫
同学们,过去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有关行程问题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在过去的知识基础上把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现在我们把一些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1、口答: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电脑辅助)
为什么这样列式,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来回答?
2、在27届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勇夺28枚金牌,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现在我提议,以热烈的掌声祝贺我国体育健儿为我们取得的荣誉。
但是,鼓掌也很有学问,你们鼓掌时两只手是怎样运动的?从开始运动的地方,时间,方向及运动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思考。
(边问、边答、边板书)
两手运动:
地点:两地结果:相遇
时间:同时
方向:相对(相向)
今天,我们就要从以前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转变为研究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
二、引导思疑
1、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钟走60米,李诚每分钟70米。(电脑辅助)
请同学们看屏幕,张华和李诚是怎样走的,结果怎样?
(电脑辅助)
2、⑴先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中走的时间是1分钟这一行。完成后利用电脑演示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的`过程并集体校对答案。
问:走1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是怎样求出来?两人之间的距离呢?
⑵让学生把表格填完,利用电脑演示来校对
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随着两人走的时间一分一分地增加,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怎样变化?两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发生什么变化?
当两人的距离是0时,我们就说这时两人怎样了(相遇了)两人运动的结果就是相遇
⑷同桌讨论: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距离有什么关系?(电脑辅助)
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比例各部分名称,组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什么是比?一辆汽车4小时行160千米,说出路程和时间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4.5:2.710:6
二、新授
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在过去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一个的知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例的意义
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25
路程(千米)80200
从上不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
(1)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结果后,师指出: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是相等的,可以用等号将两个比连起来写成下面的等式。
板书:80:2=200:5或=
师:这样的式子,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做比例。
(2)口答
a、把复习第2题中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用等号连起来。
b、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什么?
c、根据刚才的回答,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3)小结。
a、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这两个比相等。
b、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的两个比就不能组成比例。
(4)练习,课本第10页做一做。
2、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例题:80:2=200:5
并自学课本
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叫前项?什么叫后项?什么叫内项?什么叫外项?这四项分别在等号的什么位置?
(2)说出下面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6:10=9:158:3=3.2:1.21/3:1/6=16:8
(3)计算:上面比例中的外项积与内项积。
(4)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比例中的计算结果,发现这两个乘积有怎样的关系?
师:想一想,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
(5)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第1题。
四、总结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
2、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五、作业
1、完成练习四的第1-3题。
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点:
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德育点: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
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对口令。
三七()()十二五七()
2、抢答。
4×55×63×24×37×4
5×77×63×74×67×7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
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是怎样跳的?
0816
它是怎样跳的?
自己填一填,说出填法。
二、自主探究:
1、根据小狗连跳的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编出口诀吗?想一想,把你编的口诀写到练习本上。
汇报所编口诀,自由提问。
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2、快速记8的乘法口诀。
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开火车背,正着背,倒着背。
完成书上80页的填空。
三、拓展应用:
1、一只螃蟹八条腿,两只螃蟹()条腿,三只螃蟹()条腿,四只螃蟹()条腿,五只螃蟹()条腿,六只螃蟹()条腿,七只螃蟹()条腿,八只螃蟹()条腿。
2、口算比赛。
1×82×86×87×83×8
4×85×88×8
3、每盒8个茶杯,有4盒,一共有多少个茶杯?
4、()×4=328×()=56
()×()=24
5、开放题:出示183页第十五题情景图.
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4
教学重点:
总结、归纳8的乘法口诀和运用。
教学难点:
总结、归纳8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小黑板,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螃蟹吗?谁能说一说螃蟹的样子?(重点让学生明确一只螃蟹有8条腿。)
师:我们通过一只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点,总结出了7的乘法口诀,你们能根据一只螃蟹有8条腿,自己列出8的乘法算式并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吗?
二、学生试着总结
8的乘法口诀。
三、小组交流
在小黑板上板演。
四、全班交流
1. 小组讲解员结合板演讲解。(教师可 以把口诀分为4部分,每组讲解其中一部分。)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出积的。
2. 把算式和8的乘法口诀书写在书上。
3. 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到:●8的乘法口诀共有八句。●口诀的顺序是:一八;二八;三八…… ●分别表示:1个8;2个8;3个8;……8个8是多少。●口诀的后一句的得数比前一句多8。)
4. 讨论:蓝灵鼠忘记六八是多少了,你能帮助它算出来吗?
5. 自己记忆8的乘法口诀。
五、专项练习
1. 同桌对口令(15页练一练1题)
2. 指名试背8的乘法口诀。
3. 出示口诀卡片学生说得数。(可以随机出示6、7的口诀卡片)
六、课堂小结
汇报学习收获,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七、综合练习
1. 练一练2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核对,教师抽查。
2. 问题讨论:除了用数的方法外,你还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有多少棵树?(要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并会用口诀进行2-7的乘法和相应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自己总结并牢记口诀,在教学方法方面教材中没有过多的提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发展创造空间。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已具有用加法算式来总结乘法口诀的经验,本课重点是让学生自己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8的乘法口诀,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经历探究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又是怎样解决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过程与方法: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能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要求记忆的口诀随着所学知识逐步增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7×67×22×57×7
4×75×66×34×5
2、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教师提问:24是几个8相加的结果?40是几个8相加的结果?64是几个8相加的结果?
让学生从1个8是8读到8个8是64。
3、揭题:“求几个8相加有更简便的方法吗?”(编出8的乘法口诀)(板书:8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摆1个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2个呢?……摆8个呢?
1、课件演示,学生列式。
(1)演示:cai课件立体展现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
(2)提问:摆一个大立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就是求几个8?怎样列算式?(8×1=8)
(3)再演示:cai课件逐步增加大正方体的个数,并让学生独立列出2个8、3个8……8个8的乘法算式。
(4)汇报:指名汇报乘法算式及结果,全班核对。
2、分组讨论,试编口诀。
(1)指导:8×1=8表示几个8?乘法口诀如何编写?(一八得八)2个8呢?
(2)讨论:另外几句口诀,请同学们根据乘法的意义试一试自己编出来,并填写在教科书上。
(3)反馈:指名汇报小组讨论编写出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再说一说每句口诀的含义。(配合学生回答,演示cai,闪烁相应的大正方体,算式与口诀。)
3、寻找规律,学记口诀。
4、形式多样,掌握口诀。
5、新课小结,学生质疑。
三、巩固应用
1、“做一做”的第1、2、3题。
2、第78页的第2题。
3、卡片游戏:同桌两名同学为一组,其中一人出示如“二八()”的卡片,另一人则出示标有结果的卡片。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了什么收获?
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5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口诀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口诀卡片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乘法的意义: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操?(2次)那一个星期做几次眼操呢?(指明说)
生:加法计算2+2+2+2+2+2+2=14(次)
生:乘法计算2×7=14(次)
师:为什么算得一共是2×7=14次?(7个2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2×7”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答)
二、新授:
师:鼓掌表扬一下双修日也能坚持做眼操的同学(学生鼓掌)
师:小朋友的掌声真响亮,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勤劳的小手,这双小手可能干了,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呢。一只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2只小手加起来又有几个手指头呢?(10个手指头)你是怎么算的?
生:5+5=10(个)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5=10(个)或5×2=10(个)
板书:5+510
2×5=105×2=10
那三只小手呢?(指名列式)
板书:5+510+515
3×5=155×3=15
通过推理得出:4×5=205×4=205×5=25
小组讨论: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和上面的三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交流结果,指名回答)
生:算式的得数是连续加5的。
生:算式里都有一个因数是5。
生:它们的得数(积)有规律:是5、10、15、20、25来排列的。
师:那你们能按照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吗?(生讨论编口诀,并把它们写下来)
(指名来说说乘法口诀,带领大家读一读)
教师边板书: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三、巩固练习:
1、开火车对5的乘法口??
2、以4人小组合作玩读口诀游戏
“一五得五”,伸一只手
“二五一十”,伸两只手
“三五十五”,2个同学合作伸出三只手
………………
3、做一做课本练习3、4、7、8题,并指名对答案
四、: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能把5的乘法口诀背下来的一起站起来背一背。
教学反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