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范文网 >计划书

三年级语文鹅教案模板6篇

通过教案的内容是能看出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优秀的教案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内容,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语文鹅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鹅教案模板6篇

三年级语文鹅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按照一定顺序说说图上景物。

2、在图上添上几种动物,或者画,或者贴。

3、根据自己的经验上色。

4、读懂例文,了解写一种动物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品位,明确写景物要有顺序,要抓住特点。

教学准备:

课文教学演示文稿。学生的自画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读例文,明确学习目标,完成自作初稿。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跟你们一起来作画、说话和写作,高兴吗?

二、观察插图练说

1、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自由练说)

(1)指名说。

(2)评议:我们可以按照从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顺序来说。

2、想象作画,补画小动物。

(1)你们觉得这幅图上还少了点什么?你把耳朵贴上去听一听,除了风吹树梢的沙沙声,小河里淙淙的流水声,再没有其他声音了,一切都是静谧的,安静得有点寂寞。小朋友,拿起我们的画笔,再画点什么呢?(小动物)

(2)学生自由作画。

(3)学生用几句话介绍自己所画的动物。

3、学习例文,学说话

(1)学生自由朗读例文。

有位小朋友简单地写了天空、树林、小河等景物,然后写了他画在河里的小鱼。他是怎样写小鱼的,请小朋友读一读。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读完后,让学生说说例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可爱,为什么。

①小组讨论。

②指名大组交流。

(3)教师朗读三段写小动物的精彩片段。

模仿练说,要求学着例文,可以把小动物当做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让人听了觉得很舒服,很美好,很有生气。

①说给同桌听。

②指名说。

4、我的十分钟

给画面填色,练习说话。

(1)我们已经把把自己画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了,如果我们要把这幅图的景色写下来,是不是仅写一下小动物就够了呢?

我们还要把天上的云呀、地上的草呀、树呀、花儿呀简单地写一写。不过没有颜色,太单调了,我们来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学生自由填色。

(2)展出填好色的画。

(3)学生自由练说。

5、出示好词语花篮,好句子筐。

天高云淡白云悠悠五彩缤纷点??

生机勃勃一碧如洗生机盎然涟漪

一阵微风吹来,树叶沙沙地低语,像是大树妈妈给小鸟唱的摇篮曲。

白云悠悠,不时地和小鸟说着甜蜜的话儿,多美呀!

路边的小花涨红着脸,害羞地躲在叶子中间,绿油油的小草大方地跳着摇摆舞,

有趣极了!

6、学生有选择地引用上面的词语和句子,或者模仿,再进行说话练习。

三、练习写作。

1、讨论讨论怎样写。(从顺序、主次、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2、学生写草稿。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继续习作;

2、作后指导评改;

3、工整誊抄。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

(发现共性问题,发现优秀习作,解疑释惑。无特殊情况,尽量不打断习作思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一气呵成地真实表达)。

二、作后评议,完善提高

1、大声朗读,昌其气,明不足,自主修改。

(投影)修改什么……

△有无错别字?△景物描写的顺序是否恰当?

△景物有没有色彩、声音?△小动物们在快乐地活动吗?

我的十分钟

2、同桌互读、互改,推荐佳作。

3、“小荷尖尖”——佳作欣赏,评议。

4、“现场直播”——选择一两篇中等习作,生读师训,师生现场共改。

5、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为自己的习作起个名字,汇报、评议。

(投影)“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代作家 赵树理。

三、工整誊抄,及时鼓励。

板书设计:

发现

1、发现了什么?

2、是什么样子的?

3、想到了什么?

三年级语文鹅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但是需要你们帮我填完整,填好了就送给大家,好吗?出示:秋天的颜色。谷子说:“秋天是()的。”高粱说:“秋天是()的。”棉花说:“秋天是()的。”松树说:“秋天是()的。”土地说:“秋天是()的。”小朋友说:“秋天是()的。”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师:秋天的色彩真多呀!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出来吗?(学生用所学习的词语来表达,教师肯定他们的回答。)有位朋友告诉我:“秋天是五彩缤纷的。”想不想去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板书课题)在填诗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秋天的景物,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同时也为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好了铺垫。

二.

初读课文,指导识记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1、秋天的雨可神奇了。听老师范读课文,看看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配乐朗诵)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小朋友们也想读读吗?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课后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指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集体反馈。①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菠萝甜甜的、衔来树枝、油亮亮的衣裳”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指导两个轻声(钥匙、衣裳)、区分“衔”和“街”、学生齐读。②出示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是两个什么句子?(比喻)谁会读?(指导扇的读音)指名读、齐读。指导“枚、爽”的笔画,学生书空。③出示句子:“橘子、柿子倾斜角挤我碰。”“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这两句又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拟人)谁来读读、齐读。指导“柿”字的笔画,区分“喇”和“刺”。(4)再读②③中的句子,像这样的好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很多,你快去找找看,读一读。(5)学生展示读,教师适时鼓励。

3、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和伙伴们交流交流:课文是从哪能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教师适时板书:是钥匙、是颜料、藏气味、吹喇叭。

4、

再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要求:老师读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学生读后面的内容,最后一自然段齐读。(配乐)从教师的示范读,学生自读,读词语,读句子,再到读课文,不仅读的形式多样,而且读有层次。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本,体会感悟文本。

三.课后练习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选择你喜欢的词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它还会吹金色的小喇叭呢!同学们是想看看秋雨的颜色、想闻闻秋雨的气味,还是想听听秋雨的声音呢?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秋天的美好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2、个别汇报,相机点拨,朗读体会:(1)喜爱秋雨颜色的同学们,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吗?给大家讲讲。(2)课件展示(说一说,填一填描写颜色的词语)()的银杏树()的枫树()的田野()的果树()的菊花......你知道秋雨还有哪些颜色吗?想一想,仿照上面短语的形式说一说。(3)小结: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秋雨“五彩缤纷”了吗?(4)你喜欢哪种颜色?把有关句子读给大家欣赏。(5)听说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我们班哪位小朋友们被那诱人的香味勾住了?想象一下,说说看,秋天的雨里还有哪些香味?(说中扩展)(6)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令人陶醉!(引导朗读)(7)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不喇叭,同学们听到了什么?谁也听到了?(喜鹊、松鼠、青蛙......)引读课文。(8)小结: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你看──(媒体展示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图)同学们快快选择一种可爱的动物或植物,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过冬的。(9)同学们喜欢秋天的雨吗?(说说喜欢的原因)(10)激朗读: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11)媒体播放“秋天美景”,感受秋天的美。(12)配乐朗读全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探究发现。

三、小结

师:小朋友,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四、自主选择,感情朗读,积累背诵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赛读,评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

(配乐)

五、拓展延伸,鼓励展示

1、让我们一起再回到“秋天的颜色”这首小诗,现在你能按这个格式自己写一首吗?

2、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你最想做的又是会么?

1、自选作业:(1)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2)画一幅秋天的图画。(3)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三年级语文鹅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天体的热情。

2、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兴趣。

3、理解觉得其实看起来实际上如果就虽然但是等关联词的作用。

【课前准备】

适逢有日环食,先带领学生观察,或放太阳的幻灯。

【课时安排】

1、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自学课文、分段、读讲第一段。

2、第二课时:

读讲第二、三段,创设情境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结合儿童的生活,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

昨天下午整整三个小时,同学们密切注视着太阳的变化,同样在这样的这个时间,有上亿万眼睛注视着太阳,观看、研究日环食这奇异的天象。从同学们的热情来看,大家对探索天体的奥秘怀有相当大的兴趣。

这一课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板书:太阳)

二、创设研究太阳的情境,促使儿童对新课主动地思考(出示太阳幻灯)

(运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光彩眩目,投影幻灯的电光源使画面富有真实感。此时,距离地球三万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这鲜明的形象加上儿童的强烈的求知欲,进入问题情境。)

1、启发:

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老老少少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

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会提出问题。(板书:?)现在你们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它的什么?

学生提问。

(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及现象均会提出有关问题。)

2、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

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很有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这样处理问题,不仅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学习课文──这是最主要的;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

三、自学课文,寻找答案(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并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关于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与人的关系,课文上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阅读。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会查阅资料,有的还要搞实验。现在就请你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资料。看谁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答案。

(无形之中,就把学生带入了研究科学,查找、阅读资料的情境中。他们似乎是一个小小科学家。这时,他们读起课文来分外专注。)

2、学生自学:

指导①。

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小节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首先要概括出每节的内容。

(板书:一节一意)

要求学生读时把每个节概括的内容写在每一小节前,像加注一样。

指导②。

每小节内容概括出来了,就要进一步弄清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引导学生交流,充许多种分段起讫:

指点:阅读说明文,一节一意首先分清层次,概括段意。(板书符号〢〢)

(实际上,这是教给学生学习说明文、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弄清每节每层说明的主要意思。)

四、再读课文,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报告答案

(让学生继续担当小小科学家的角色,这就把学生进一步带入研究太阳,深入了解学习资料的情境中)

第一段:

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你们这些小小科学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吗?(学生回答,教师将数字填入表中。表格见下)

2、指点:

从这表上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上说太阳的远、大、热是通过什么来说明的?

(板书:列举数字)

对资料中数字比较多,可以列表,将数字一填,就一目了然了。

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数字来说明的?还用了什么办法?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后回答:

⑴ 引用传说(板书:引用传说)

谁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个关于太阳传说的故事?(《后羿射日》)谁能说说。

如果这里不用传说,光用数字,这三节课文就变为:

太阳离我们很远,有3万万公里,

太阳很大,有130万个地球大,

太阳很热,表面温度有6千度,中心温度有1800万度。

文章这样写,你们的阅读兴趣怎么样?

(这样教学丰富了课文内容又紧扣课文,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 指点:

传说是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上的故事。研究科学非常讲究科学性,必须说明它的实质。这儿

在传说以后,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揭示实质?(其实)文章中引用传说,引人入胜,接着用其实一词揭示实质。

(板书:说明实质传说其实)

下面一节说明实质的又用了什么词?(板书:觉得实际上)

⑶ 说太阳,怎么又说了地球,说了沸水和钢铁呢?(突出抵得上比等词语。)(板书:进行比较)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所说明的事物。

⑷ 引导学生从事物相互关系上思考问题。太阳的大、热、离我们远这三大特点,与我们的地球关

系是相互联系的,你们要做科学家,阅读资料时,就得认真思考,自己先思考一些问题。

例句:(出示句式:因为所以)

太阳虽然大,但因为远,所以看起来小。

太阳虽然热,但因为远,所以烧不死地球上的生物。

因为太阳大,所以整个地球太阳都照得到。

因为太阳热,又离我们远,所以太阳光使我们感到温暖。

第二课时

一、第二段

1、提出:

在家都分析得很好,具体说来,太阳与人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这个问题我们要好好研究。现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2、你们自己读第二部分,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

提供句式:

⑴ 有了太阳

⑵ 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出示两种句式,由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以体现因材施教。)

3、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

4、指点:

这一节先正面说,有了太阳再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太阳就说明了关系密切。用看起来其实从现象说到实质。

5、提问:

这一节内容可以用哪一句话来概括?书上把这一段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太阳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写在这一段的开头,这叫段首概括。(板书:段首概括)

阅读这类文章要注意小节开头的话,那样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全小节的内容。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照理关系不大,这里意思转折,所以用上虽然但是。

6、朗读全段:

齐读第一句,以下几句轮读。

二、第三段

第二段说了太阳与我们人的关系,那么太阳与自然关系怎样呢?我们学习时可以用箭头标明,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别出示两组卡片:

1、太阳水雨雪水蒸气小水滴云。

2、太阳热量多热量少热冷风。

三、第四段

指名读。齐读。(突出没有就没有)

四、创设《太阳》的小型展览的情境,进行巩固练习

1、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978年9月23日,在我国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太阳,我们这些小小科学家,举办一个关于太阳的小小展览会。展览会用多种形式,用图画,用幻灯,还用动画演示、介绍,说明太阳与人的关系,这是展览会主要的部分。现在请一个扮演动画中的太阳公公,一个扮小朋友,两人对话。小朋友提问,太阳公公回答,帮助小朋友认识太阳。

2、同座对话。(全班进行分角色普遍训练)

3、指名扮演讲解员。

4、动画表演。

此时创设情境需具有综合性,不仅要巩固本课学得的知识,加深印象,而且能灵活运用,培养能力。创设展览会情境,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尤其是动画片角色的扮演,这种形式使儿童兴趣浓厚。

【总结】

1、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知道了太阳与人的关系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动物、植物、人类,没有风云雪霜,没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学习这篇文章也使我们懂得了怎样阅读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在写作方法上是一节一意、段意概括,常用引用传说、列举数据、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因果关系。所以在阅读时,针对这些特点,一节一意学概括,引用传说增兴趣,列举数据可画表,抓住实质明因果。

同学们能注意观察天象,又能认真学习有关书籍、资料,并进行研究,就有点像小小科学家。

三年级语文鹅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读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4、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质疑、解疑。

“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课文前面写了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背诵是“连连点头”,而后面孙中山自己却认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读书没有什么用。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3、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吓呆了、害怕、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

接着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

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

4、学生质疑: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或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三、深入画面,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

2、请两组同学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就讲讲吧!”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

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①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毫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②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三年级语文鹅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认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积攒、千变万化、憨厚、照顾、训练、惭愧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学习石匠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

4、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5、引导学生抓这重点语句来理解课文。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学会如何做人。

2、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朋友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称呼啊!可是朋友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小事,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一些启发。(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听教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圈出生字。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地方。

三、识字写字。

1、教师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重点指导读音。

3、教师范读生字。

4、全班认读生字。

5、记忆生字。

6、重点分析的字:邻、封、替。

五、再读课文分清条理。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2、学生汇报。

课文共8个自然段,讲了一对好朋友对待钱的不同态度的故事。

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赵、李两人是邻居,又是好朋友。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石匠要求商人保管自己的钱,回来后发现钱不翼而飞,而商人却说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石匠只好作罢。

第三部分(47自然段):商人外出,托石匠照顾孩子,石匠乘机教育商人。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石匠和商人消除隔阂,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积累新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词语释义,积累新词。

积攒:一点一点地聚集。

不翼而飞:本文指东西突然不见了

憨厚:朴实厚道。

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深意长。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二、分段探究。

第一部分

1、全班齐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说了什么?

3、学生汇报

4、教师指导。

他们俩是邻居,也是好朋友。是也是表示并列关系。学生练习说句。

提问:他们是好朋友,为什么会产生隔阂呢?

引导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本部分课文。

2、先同桌讨论,后全班讨论:他们产生隔阂的原因是什么?发现银圆不翼而飞时双方的表现各是怎样?你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4、指名学生汇报。

探究学习第三部分。

1、请学生读这部分课文。

2、自己默读,看看石匠是如何感化商人的。

3、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从商人看见自己的孩子一个个都长胖了可以看出石匠对商人的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

4、对比阅读感悟。

a、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嘛!你出去这么久,银圆就变成了瓦片,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b、世界上的东西总是千变万化的。你出去这么久,你的孩子变成猴子,这有什么奇怪的。

教师总结:世界上的东西的确是千变万化的,但是绝不会一种东西变成不同性质的另一种东西。也就是说,银子不会变成瓦片,孩子也不会变成猴子。石匠之所以这么说,就是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对商人进行感化教育。

5、自由感悟。

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永远不能变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自学最后一部分。

1、全班齐读。

2、自由朗读感悟。

3、指名汇报。(经过这件事后,商人和石匠消除了隔阂,成了真正的朋友。)

三、回顾全文,感悟升华。

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年级语文鹅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1、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5、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认读,后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读课文,听者给予评价。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闻到什么?……体会他们欢快愉悦的心情。抓住“追着……追着……追着……”进行品位,体会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急迫而热切心情。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引导学生抓住“扣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与追求。

进行感情朗读。

(3)、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

4、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达到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优质5篇

三年级语文下个人工作计划5篇

德三年级下册语文工作计划8篇

三年级语文工作计划通用7篇

三年级语文工作计划推荐7篇

语文三年级下册工作计划5篇

一年级语文教案优秀6篇

一年级语文教案6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雪孩子教案6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推荐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896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