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范文网 >计划书

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8篇

教案还可以用于教师之间的共享和合作,以促进教育领域的专业发展,教案的时间安排应该合理,不过于拥挤,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8篇

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4.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⑦供: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胚、祸”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我”发现的过程。

3.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谈感受,并体会作者童年时善于提问、乐于探索的精神。

4.说说自己有过的“发明与发现”,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烂漫的时节,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今天,让我们走进童年,去回忆童年的发现吧!(板书:童年的发现)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课文,去寻求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文中的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生字词?你们都会了吗?让我们开火车来读好不好?看来大家预习得非常好,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2.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他又是怎样发现的呢?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句段,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三、理解发现。

1.大家读完课文了吗?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找到的句子?指名答。

课件出示句子: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正好是九个月。

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这几句话,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2.再次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指名说。

课件出示句子: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请大家把这两句话分别朗读一下,看看这两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我们在平时写作时,就应该注意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四、了解过程。

1.“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呢?老师拟定了学习计划,请大家按要求分小组合作学习。

2.课件出示:(1)找出有关的句段。(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个四字短语。(3)在白纸上画出四字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师:刚才大家的合作学习真是热火朝天呀。现在请每一组用一个词来概括发现的过程。

一组,梦见会飞。(板书:梦见会飞)

二组,请教原因。(板书:请教原因)

三组,痴迷研究。(板书:痴迷研究)

四组,发现原理。(板书:发现原理)

师:大家真会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家的合作探究进行得非常棒!

4.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根据板书回答: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

5.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有没有什么想对作者说的呢?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给自己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你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说不定,你还会成为未来的发明家、科学家呢!

2.课后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并把它写出来。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见会飞 请教原因 痴迷研究 发现原理

敢于提问 不断探究 大胆想象

教学反思

?童年的发现》一文,语言和故事情节都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我课前预设学生在课堂上自学时一定有话可说,才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学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思想感情,并充分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3

教材分析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

学情分析

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在阅读中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并宣传破除迷信活动,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磕头、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荒芜、官绅、收成提心吊胆等词语。

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xx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点评:课堂学习伊始,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轻松的交际空间,通过课题引出课文的主人公,并做一简单介绍。设置悬念,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师: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点评:学生与教材初步对话后,教给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概述的能力,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三、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一)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

1、小声读1-9自然段

(1)画一画: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

(2)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

2、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

[点评:读、写、思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做到动眼、动手、动耳、动口。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潜能释放的自主性学习。]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师: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看一看西门豹是如何设计破除迷信的?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四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a、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救出了新娘,同时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板书:救出新娘、惩治巫婆)

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板书:惩治官绅)

c、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板书:破除迷信)

d、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

巧妙之四:用事实来惩治首恶,教育百姓(板书:教育百姓)

[点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以上文本能体现人物巧妙的句子很多,但学生最能感悟到的,感悟最深又最具文本特点的就是西门豹的语言,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的四次语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淋漓尽致地展现西门豹计谋的巧妙,把握这一条主线,大胆地删枝去叶,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充足的空间展开对话。]

总结:西门豹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

(这个故事发生在20xx多年前,当时的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们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劝说、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5、指名分角色读这部分。

6、表演送新娘这段故事。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

引读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补充题目:()的西门豹

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点评:将课堂教学内容加以延伸而又不脱离文本,将课外学习的知识运用于课堂学习之中,使学生充分地学以致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平等、民主对话,使学生直抒胸襟,真诚对话。]

五、作业布置

知识性作业: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趣味性作业: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

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点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兴趣,将作业分为知识性作业和趣味性作业,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巩固教学成果。]

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场景,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并能尽量将心理的变化融入其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探险短视频)同学们都看过有关探险的书籍或者电影吧?(看过)

里面有哪些有趣的情节?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没错,里面的情节能抓住读者的心,有一定的险情,而在最关键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聪明的人带着大家脱险,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我们觉得惊险又有趣。

2.你想不想去探险呢?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探险。(板书:神奇的探险之旅)

二、启发思路。

1.各位探险爱好者们,探险需要组队一起的哦,那么,你们想跟什么样的人成为队友呢?

读图表及要求,理解题意,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参考:探险无小事,如果几个人都是不专业的,都是没有相关经验的小孩子,在发生危险之时,很可能难以脱身;如果其他人都是探险专业户,只有一个小孩子,怕没有人可以交谈,大人们甚至可能会帮忙挡掉所有的危险,那就达不到探险的目的。)

2.探险的团队十分重要,从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位,和你组成一个探险小队。你选择的是哪两位?为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想要结伴而行的伙伴是谁,原因又是什么。)

3.确定探险小队的成员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去哪儿探险。

是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还是南极冰川……(引导学生讨论探险的相关地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选择你想要去的探险地点,思考可能遇到的险情有什么?(遭遇猛兽、暴雨来袭、断水断粮、落石雪崩、突发疾病……)

5.了解这些之后,你还有决心继续探险吗?(有)那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交流)

三、习作指导。

(一)在整个想象的过程中,可播放背景音乐,营造气氛。

1.经过漫长的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探险之地。(板书:入险地)

2.想要遇到更有趣的事物,探寻没有人知道的秘密,需要走到险地的深处,小队走进了……突然……(板书:遇险情)

3.探险小队的某个人说出了某个点子,全队齐心协力、互帮互助,脱离了险境。(板书:脱险境)

多媒体呈现:

怎样写探险内容的作文?

(1)把探险过程写完整。

到哪里去探险?和谁去探险?探险的过程是怎样的?结果如何?这些内容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要完整。

(2)要写出具体内容。

把探险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变化等,都要写出来,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

(3)写出感受。

探险的过程往往是神秘而紧张的,要把这种特点表现出来,就需要时时关注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及心理变化。这样,人物心理的变化,也印证了探险过程的紧张气氛。

(二)开始写作。

听起来咱们的探险之旅非常有意思啊!下面我们就拿起笔,一起记录探险过程中难忘的时光吧。

写的时候要把过程写具体,结合人物的心理描写。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探险的过程,能使读者身临其境,语言通顺恰当等。

五、小结。

学生由自己感兴趣的探险活动开始想象,到达探险之处,接着发生险情,最后脱险。文章由此三部分组成,把事写具体,也注意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六、延伸。

提议全班同学相互交换作文,哪些写得不具体的,把它补充具体,哪些可以写得更有吸引力的,可以运用修辞手法的,再改一改。把全班同学的作文集成一本书叫《神奇的探险之旅》或《探险日记》等。

板书设计

神奇的探险之旅

入险地

遇险情

脱险境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写作文是十分有趣的事情,把自己喜欢的、想象的事情具体地写下来,再进行修改,修改成能吸引人的文章,就算完成了。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2.我也发现学生们对探险很感兴趣,也看过相关电影、漫画,但读文学作品的较少,应注重对学生读文学作品的培养,进而使其积累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

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言简意赅地从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三方面说明激光是奇异的光。并且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激光的特点和用途,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激光确实是奇异的光。

学情分析:

激光这种高新技术,对于学生来说也许很陌生,但是它却在军事、医学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并且有着特殊的贡献,因此,应该让学生对激光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学生在第九册教材中已经初步体会了说明文文字精炼,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也初步学习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应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目标:

1、通过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9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研制、灼伤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用途,理解激光是奇异的光。

3、了解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找出本课介绍激光特点的说明方法。

4、激发学生对激光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用途,理解激光是奇异的光。

教学难点:

了解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找出本课介绍激光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激光的音像资料。

学生:搜集生活中运用激光的例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激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了。谁想介绍一下自己对激光的了解?(学生交流)

你们知道得还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与激光紧密相关(板书课题《奇异的激光》),理解奇异。为什么说激光是奇异的光呢?

今天我们这堂课要举行科技博览会。在博览会上激光研究所的讲解员要向参观的人们介绍这种奇异的激光,让更多的人了解激光。同学们,你们愿意当激光研究所的讲解员吗?

[点评:语文课上要开博览会,学生们会觉得很新鲜,学习兴趣一下子就会被调动起来了。]

二、确定方法,自主探究。

过渡:要想当好讲解员,就必须先学习课文。

(一)学习最亮的光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先读这两段话,弄懂不理解的字、词。

2、想一想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最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再分别用横线和曲线划出文中有关的句子。特别是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3、再读课文,加深对这种玻璃的认识。深入思考,变成自己的理解,准备在博览会上讲解。

(二)自学最快的刀、最准的尺

1、请同学们总结刚才的学法,自学最快的刀、最准的尺两部分。

2、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学习课文。提醒学生通过抓重点词,理解最快的刀、最准的尺。

[点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举行科技博览会

好了,现在马上举行科技博览会。请激光研究所的讲解员为我们介绍这种奇异的激光。(教师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帮助学生进行讲解)

1、请学生扮演讲解员进行讲解。

2、其他的同学认真听,评价一下他是否是一名合格的讲解员。

评价依据:1)他的讲解是否精练、准确?是否有很强的说服力?

2)听了他的讲解,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最好能结合重点词句来谈。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以下重点词句评价:

从以下语句及带点的词语可以知道激光是最亮的光|

1)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

2)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至永久地失明。

从以下语句及带点的词语可以知道激光是最快的??

1)然而用激光刀来钻眼就方便多了,只见闪光灯一闪一闪,在啪啪声中,一颗颗比钢还硬的钻石上的小孔就打成了。

2)用激光刀切开皮肤,可以减少流血,减轻痛苦。

从以下语句及带点的词语可以知道激光是最准的尺

1)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准的尺。

2)你会发现它的精确度是很高的,过去任何一种计量方法都赶不上。

(教师随机穿插提问学生遗漏疏忽之处,随机理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从特点和用途两方面讲解。)

[点评: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能够找出文中介绍激光特点时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同时训练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四、拓展延伸。

今天难得见到激光研究所的人员,我们想知道激光除了刚才介绍的用途以外,现在还有哪些用途?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哪些用途呢?

[点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总结

今天,我们的博览会开的很成功,通过讲解员的耐心讲解,我们终于知道了激光确实是奇异的光。并且从大家的精彩点评中,我们也了解了说明文文字精炼,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又进一步学习了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从中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

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6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2、能力训练点

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3、德育渗透点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4、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导读法。

2、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活动设计

⑴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⑵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⑶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2、学生活动设计

⑴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⑶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

(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

(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机灵、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机灵、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片段,在这部电视剧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板书:猴王出世)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课件出示:

芝遂迸涧獐猕猿耶

挈暝窍碣楷镌挠劣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三、自主学习,理清思路。

1.本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勇敢机灵、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2.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石猴出世。

第二部分(2-3):石猴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4):拜石猴为王。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出世。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2.交流。

课件出示: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1)理解“盖自”(自从)、“既久”(已久)、遂(于是)

(2)提示:这一句交代顽石生成的环境。

课件出示: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朗读并感受作者运用了排比句,语言简练,初步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2)提示: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勇敢。写出了石猴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为后文石猴敢于进洞埋下了伏笔。

五、学习2-4自然段,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

1.自由读读2-4自然段,画出并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相关句子。

2.交流。

课件出示:

(1)“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为下文拜为猴王埋下了伏笔。)

(2)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

3.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因为石猴勇敢机灵、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品质赢得了众猴的爱戴,所以拜为“美猴王”。)

六、师生总结。

这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首先他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其次他更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

七、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全文主要讲述了猴王出世及其成为猴王的经过。

通过这篇课文体会猴王的形象,品悟语言的精彩,感受名著的魅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已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猴王从哪儿来和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基础上,抓住“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和猴子的语言“大造化!大造化”“我进去!我进去!”“没水!没水!”等语句作为突破口。

教学前一部分时首先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语言文字上,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秘密。然后提出“这样的句子用什么节奏读呢?”这一提问就将学生的理解通过读得以外化,而在反复品读中猴子顽皮可爱的形象亦呈现在眼前了。此时此刻学生对什么是经典,什么是语言与内容的高度融合已深有感触。

第二部分,猴子的几处语言看似平常,却同样显示着名著的魅力。教学中通过“我进去!”与“我进去吧!”的对比,感受到“一流作品和二流作品往往只差几个字”的含义,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会到猴子敢作敢为的美猴王的形象。可以说正是在这节课中对这两处的重点学习,避免了面面俱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课文不仅要注意写什么,还要注意是怎么写的,将名家的手法铭记心中。

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 欲流。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1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段。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 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二)讲读第2段。

1.指名读第2段。

(教师提示:学习课文第2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按照地点的转换,抓住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变化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又形象又生动。)

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3.讲读第1层课文。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洒脱”是什么意思?(不受拘束。课文指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2)“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十分静寂。)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辽阔、静寂。后来呢?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草原的环境有了变化,从见到一条河开始变化。)

(4)看到了河,环境有什么变化?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人了。)

(5)为什么有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变化?(有了河流、水草长得茂盛,蒙族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赶到这儿来放牧。)

4.讲读第2层。

(1)指名学生读第2层。

(2)“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这样既恰切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4)当主人见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辽阔、静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热情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自然引起一种兴旺、热闹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1段。

2.练习课后作业第1、3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7篇

冀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7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园地七教案7篇

2023年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冀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园地六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467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