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强化我们对书上所写的领悟,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通过读后感可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国学导读后感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国学导读后感篇1
国学,就是指中国的知识;国学,也是知识的源泉。
自打我学了国学以后,知识就增进了不少,说话时也常常运用一些成语,如:画蛇添足、一毛不拔、鞠躬尽瘁等,“背鼓上门—找打”、“飞机上挂水瓶—高水平(瓶)”等歇后语。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则是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看似写景,其实并不是的。这首诗是在告诉人们:学习是无止境的,只要你愿意学总还是有的。
我也有对这首诗的看法:知识是学不完的,但还是有的。诗中的“清如许”,就是在问:你学来的知识是有益的,还是对你有伤害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指书本是知识之源,但不能全部依靠,就像陆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样。所以读书前想要思考一下才行。
国学,这两个含有重大意义的字,让国学经典陪伴我们走过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天吧!
国学导读后感篇2
这两天我读了《国学经典与中华文化》里面讲了许多中国古代著名故事和文化,还有许多古诗文……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有大部分的古诗文我还是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之处,也无法理解古人的智慧、古诗中的道理。读了这本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我真佩服古人,因为他们知书达理、知识渊博、想象丰富、胸有大志,我相信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中国,是亚洲文化的象征,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是我们超越其他国家的上方宝剑也是我们华夏儿女的骄傲。
读了这本书后,我要更正骄傲自大的恶习,以前我认为读了几年书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可是当我看这本书时,就像让我看天书一样,妈妈知道后就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不应该骄傲自大”。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要好好学习,才能了解古人的智慧并把它们传承下去!
国学导读后感篇3
其他回答关于“孝”,自古很多理解和认识。《论语》为政篇中有很多章节,我就其中俩节与大家分享: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
关于“孝”,自古很多理解和认识。《论语》为政篇中有很多章节,我就其中俩节与大家分享: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就老夫子上面的俩段话,提到了敬、和颜悦色等,加上我自己对生活的一些小结,我简单的把对父母长辈的“孝”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赡养。满足其生活需要,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第二层,我敬我爱。要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正做到尊敬和大爱。第三层,人敬人爱。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使其在社会上受尊敬,有句话叫做“父凭子贵”。
第一层次,赡养。在现今这个时代,只要我们做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容易做到,这也是最基本的事情。现状是,我们很多人把这作为一个道德衡量的标准,是严重不够的。
第二层次,我敬我爱。有句话“久病床前无孝子”,现实生活中的“久病床前有孝子”也大有人在。这是一个社会人、中国人都要做到的事!没有什么好商榷的!只要我们能认识到,一定就可以做到。坚持对内心的绝对真诚,我们就会有大智大勇。有句话说的好,“家是讲情感的地方,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层次,人敬人爱。说难也容易,只要我们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做出成绩,我们一定会脱颖而出。认真做事,做有价值的事,必定会得到同事、朋友、周围人和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国学导读后感篇4
国学的天空是一部国人都应该看并且能看懂的书。
提到国学就不得不提到儒家和道家,他们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历史。
对于入世者,孔孟之道可谓必修;出世者则与老庄相伴。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人道确立则万物亦得以安顿。孟子认为“思诚者,人之道”,只要真诚,就可以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严与伟大。
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以道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化解于无形。庄子相信人的最高智慧在于明白“未始有物”,既然哪些,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何必执着?何不逍遥自得,与道同游。
儒道两家亦颇有渊源,孔子多次问礼于老聃。而在百家争鸣后,唯有儒道两家存在至今。究其因缘,大有说头。
两者既有对立,也有互补。在不同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中国历史起过很大的作用。在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之实施正是对道家之学的借鉴。而武帝时期,重用儒生也是国家要强盛的一种思想需要,正所谓不立不破。
对于中国的士人来说,儒家之学可立伟业,道家之学养天年。两家之学为中国读书之人提供了两条可以选择的路,此路不通还有一条,众人又何乐不为呢?
当然了,一般都是先想平天下的嘛,人最初的理想总是很宏伟的。在现实的打击下,理想破灭了,心灵需要慰藉。这就找到道家之学。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道家仍可存在发展。当然也和起清静无为,与世无争有关。
国学导读后感篇5
今昔的弟子规还都一样,崇拜于弟子规的人还是那么的多啊,因为它的内容极为精简,让人易懂,读起来确实有味道!
穿越时空回到古代
古人们熟读弟子规,要小孩从小养成读弟子规的好习惯,长大后方能做一个诚、谨、善的人。让孩子熟读弟子规,虽一时不知其含义,熟了便懂其义。证实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于弟子规者,必知如何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诚实守信,善待他人……
古代一小孩不喜欢读书,他父母用尽办法逼孩子读书,可小孩却更厌倦读书。后来父母请先生来教孩子,先生什么也没做,每天只要求他背弟子规,起初他还不想读,不过是囫囵吞枣地读。但背的滚瓜烂熟了,自然而然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知道了怎么做人是最重要的,懂得人生在世间决不是碌碌无为的……
弟子规善于给儿童开启心灵,即在幼时,即当教以诵读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善于分辨好坏,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看今朝
当今社会乃知识社会,凡可以启发人的道理,决会凭空消失,却被人视为财富。知识胜于财富,装满满腹的知识胜于装满满屋的钞票!当然了,这只是个人的看法而已,也有反驳这话者,萝卜青菜个有所爱,是好是坏自己去挑。
“弟子规,圣人训,首教悌……”这声音怎么那么的熟啊,是弟子规啊!原来隔壁家婶婶的孩子也在读弟子规,怪不得我觉得很耳熟。现在小dd小mm都在读了,看来现在很提倡。说起这弟子规来,我原先还不知道是什么呢!由于我小妹的影响,我也读,不错!读起来很有味道,教了很多道理,有收获有收获!
以文斗,不以武斗
妹妹还和我比赛读,看谁读的好。我则与她比个高下咯,米想到我输了,这丫头,说实在我还很庆幸呢!有时老妈叫妹,她没有回应一句,我瞧见了,嘿嘿~~不放过她,我溜出两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妹妹瞪了我一下,二话不说,跑去问老妈什么事了。哈,这丫头。老妈哪知道我们底下还在斗,不过可是以文开斗,决不动手动脚的!淑女动口、不动手,斗得还蛮有趣!
有时妹妹惹我生气了,我真的气死了,那丫头居然搬出一句来:“言语忍,愤自泯”。(意思我也不用说了吧,搬弟子规里的道理来,抛砖引玉嘛!)谁叫她说的有道理啊,我投降了……
后记:
古代流行弟子规,今天仍然流行,它不怕人认为那是老传统的,现在什么世纪了还读。总之弟子规是好的经典。
国学导读后感篇6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觉得《千字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据史书记载,这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公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以供儿童学习识字,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周兴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将《千字文》编成,不过,第二天,他竟已是两鬓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传到今天,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心得体会故事:如夜明珠,盘古开天,让我大开眼界。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多读、多背中享受这部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学导读后感篇7
暑假了,妈妈帮我办了张昆山图书馆的卡,带我去看书。
来到图书馆,我才明白什么是书的海洋,也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需要书的引领。一个假期的阅读,真让我明白了不少道理。就拿我读的所有故事的一个小故事——《铁杵磨成针》来说说我的感受。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学什么做什么都要有恒心才能成功。就像宇航员叔叔也是凭着毅力经过重重锻炼和考验才能飞上宇宙、征服宇宙的。还有奥运健儿们也是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怕苦,不放弃,才能夺得金牌,为我们祖国在奥运会上实现金牌数的突破。我们的祖国也是经过不断努力才能有了现代化的今天。所以我也要从小不怕困难,我的字写得不太好,今后我要每天认真练字,横要横得平,竖要竖得直,撇要有笔锋,捺要有捺脚,不怕手酸,坚持不懈地练,相信我也能把字练好。还有我也要坚持把二胡拉好,要让我的辛勤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当然,作为小学生,我还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好本领,长大了为祖国作一份贡献。
国学导读后感篇8
小时候经常听爸爸讲三国的故事,什么桃园三结义忠肝义胆,关云长过五关崭六将,赵云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等等。所以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我国的经典名著。我读过《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岳飞传》……其中《三国演义》是我的最爱。中国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三国演义》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我喜欢书中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像曹操的老谋神算,刘备的仁慈爱民,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孙权的雄才大略,关羽的忠肝义胆,许褚的忠君爱主,马超的英勇善战,张飞的粗犷豪放,同样还有张松的卖主求荣,吕布的匹夫之勇,袁绍的外宽内忌,袁术的横征暴敛……。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演义着传奇,又在传奇的故事中诉说着历史。
在《三国演义》之中我喜欢很多的人物是吕布。最开始认识吕布是在游戏卡片上,他头戴束发金冠,身披百花战袍,手持方天画戟,骑着赤兔宝马,英姿飒爽,威武神气,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后来在电脑游戏《三国志》中我更是目睹了他的神勇无比,天下无敌,真不愧为“飞将军”的美誉。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对吕布有了重新的认识。吕布除了英勇善战外,还有他的另一面就是背信弃义。一匹赤兔马,千两黄金,他就动摇投奔了董卓,并忘恩负义地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他的背信弃义致使他中了王允的连环计,为了美女貂蝉,又杀死了义父董卓。吕布纵有千般能耐,武功盖世,但他的品性却让世人及他的部下鄙视。最后在沛城战斗中,失去民心的吕布被部下所绑,缴降于曹操。死亡在即,吕布却又大喊饶命,并说愿意跟随曹操,帮助他夺取天下。最后曹操听取刘备的意见,鉴于丁原、董卓的前车之鉴把吕布处死在白门楼上。
其次我喜欢的就是曹操了。曹操也可谓是一代枭雄,他胸襟博大,乐观宏达,且多在危难之中见精神。征战拼杀中无论胜败如何,曹操始终不为表象所动。胜不骄,败不馁是他勇武气质的又一大特色。征乌桓迷走沙漠生死攸关,唯曹操能想出使将士“望梅止渴”而战胜自我脱离险境的妙策。赤壁大战,曹氏惨败,狼奔豕突之中仍能不失帅风范,笑指江山,畅言地利,可见曹操的鸿鹄之志。至于濮阳之战即死在前,曹操仍能不怯不乱想出办法脱险而去,这其中也不仅仅只是乐观宏达,更可见其足智多谋。
可曹操致命的弱点就是生性多疑。当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出京城。曹操和救他脱险的陈宫逃到曹操父亲的老友吕伯奢家。只因多疑而错杀了真诚待客全家为后人唾泣。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成功还是因为曹操的多疑,十万支箭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满载而归,让后来的赤壁之战有了成功的基础。后来曹操多疑到连身边的仆人和参谋杨修都不能受到信任遭其杀害,故有了“宁可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之谈。
谈经典让我回味无穷,了解了许多的历史故事,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更让我从故事中学会了辨别事非,对待历史人物一分为二地去评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与缺点,历史人物尚可如此,何况我们这些还未成年的小学生呢。因此我们同学间应该多发现他人的的优点、多包容他人的缺点,让自已生活的开心点,让他人也生活的开心点,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关爱与欢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