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完一部电影后,可以及时写份观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感受,对于观后感的书写,我们需要做到将情节与感受很好的结合起来,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国最美医生观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国最美医生观后感篇1
“武汉是能够过关的!”影片中,钟南山院士这句话令人动容。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之际,武汉的医务工作者,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广大人民勇于担当,让全世界看到“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与此同时,每一个平凡岗位恪守职责,每一个中国人民全力配合,每一个你我微光成炬,共同汇集成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精神、中国力量。
常怀感恩英雄之心,让人民更有信仰。英雄都是一些普通人,当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不站出来就是懦夫,你站出来就是勇士,冲上去就是英雄。疫情防控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白衣天使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请缨,闻令而动,执甲逆行奔赴前线,用初心奏响了奋力拼搏的英雄凯歌,用使命谱写了拯救生命的壮丽篇章,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历史将永远铭记。各地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凯旋,就是在向全社会宣扬英雄,大兴感恩英雄之风,同时让人民意识到,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这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感恩英雄之心,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事业的信仰。
常行崇尚英雄之举,让国家更有力量。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新时代是需要英雄的时代,是呼唤英雄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其实英雄都是一些普通人,但都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都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锋陷阵、顽强拼搏,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很多的凡人英雄,都在“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别等到生命垂危了才想起医生,别等到国家贫弱时才想起教师,别等到家园破碎时才想起军人,只有崇尚英雄的社会才会产生英雄。各地的“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凯旋,唤醒和激发了全社会的英雄基因,将这种力量凝聚成了无坚不摧的国家力量。
常励争当英雄之志,让民族更有希望。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只有人人争当英雄才会英雄辈出。过去的两个月里,包括这些逆行英雄在内的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共克时艰,用举世瞩目的速度和效率,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接力,使此时的中国成了全世界最有安全感最有幸福感的国度。人民群众在无比自豪的同时深深地知道,这份安全是英雄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这份幸运是英雄用仁心厚德换来的,这份希望是英雄用无畏信念种下的。有一种感动,令人泪流满面;有一种崇高,令人奋斗不止。各地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凯旋之举,激发了英雄民族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人人争当英雄的氛围更加浓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步伐更加坚定。
小编推荐
?中国医生》是以武汉抗击新冠疫情为故事背景的一部抗疫医疗大片,这部影片真实地展现了当时惊心动魄的场景。这些白衣天使的可敬与可爱令人感慨万端,看电影后,您有哪些心得体会?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国医生爱国电影观后感600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0年,本是一个充满欢乐、幸福的年,可是,一个不速之客来临——新型冠状病毒,让中国的气氛变得冷冷清清。
几十天前,各各地区都纷纷组织封锁,口罩也成了必抢之物,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向武汉捐献出自己的爱心,这也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中国的优良传统。
很多人避而不及,远离病毒时,湖北省医院中的医生没有向困难低头,主动向困难请战,将克服万万家庭的一切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次抗击病毒中回去。
每天,武警、公安、医生,他们为了全社会的安全,不分昼夜的工作着。现在病情即将被消灭,这些功劳都离不开他们默默付出,为我们建起了一道道铜墙铁壁,为我们创建了个安全的环境。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判断谁对谁错,而是与病毒作斗争。面对疫情,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承担起了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中去,团结一心,终会战胜病魔。
除夕当天,正当中国各地各家,看着春晚,共享团圆的时候,而湖北省医院中的医生并没有,他们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顾不上与家人共享年夜饭,但他们没有丝毫的埋怨和后悔,他们说:“用我们的时间,换来全国人民的安全,也值了。”这句话惊天地泣鬼神,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是我们做人的榜样。
难道这一切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捣的乱吗?我觉得并不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医学家终南山院士推测,这次疫情的来临就是人们贪吃野味,才会降临人间。
只要齐心合力,万众一心,就没有翻过去的山。我相信,全国人们团结起来,抗击疫情,雨后便是晴天。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这场战役中,无数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上,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火墙。而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成为最美逆行者,以他们的负重前行,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这一背景下,视频网站及时上线了纪录片《中国医生》,自然受到广泛关注,稳居全网纪录片热度榜首;该纪录片也赢得极好口碑,豆瓣评分高达9.3分。
?中国医生》深入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不同科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记载了几十位高尚但不高冷、有血有肉的医护形象,也以小见大地呈现了关于中国医生的一切。
在肺炎疫情的当下,观看这部纪录片自然有别样的感触。不过我们更希望,在了解中国医生的一切后,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只在需要他们的时候,才想起珍惜他们。
镜头下,一线医护工作者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深深地引起了观众的感触,在“感动”“哭了”等一众评论声中,“为中国医生应援”登上热搜,“网红医生余昌平吐槽医院伙食”也紧随其后引发热议。同时,该纪录片也从医生、患者、家属等多维角度,对“心理干预”、“替代性创伤”等“灾后”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温度和技术 两者同等重要
从无从下手到从容不迫,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中国战疫逐渐迎来尾声,这不仅取决于我国医护工作者的拳拳之心,更与我国较为前沿的医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医生》战疫版从开篇就对大众输出了多个专业概念,该纪录片如一本医学百科,让观众快速吸收到医学知识。从院感科及院感专家等名词,到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这些病房区的划分,再到医护人员防护服的穿戴培训,《中国医生》战疫版在科普“防疫“知识上下足了功夫。
这令许多观众意识到——有很多医生、护士之外的角色,也在幕后为疫情而奋战。有在医护人员和病源之间筑起的一道安全屏障,既保护病人也保护医护人员不受到感染的院感科医生;也有划分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的院感专家;还有科学指导防护服正确穿戴流程的工作人员们。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守护着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
不仅治愈你的肺,更要治愈你的心
在《中国医生》战疫版最新曝光的第二期预告片《悲怆》中,新冠肺炎患者的身影一一闪现,他们或积极或忧愁,疾病影响下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心理干预成为治疗的关键手段。片中,已经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何杰,在医院中目睹身边的病友们相继离去,内心一度陷入崩溃。在治疗的关键期,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心理干预”的治疗方案,联系何杰的妻子来到医院进行鼓励陪伴,最终战胜了病魔。
存在心理问题的远不止是病患,同样还有许多医护者。疫情高峰时,上百人挤在走廊里,医生每日都因压力过大多次崩溃大哭;片中,因每天接触过多新冠病人,有着医学援助界“老炮儿”之称的罗凤鸣在看到驻地楼下的鱼因缺氧死去时,联想到在氧压低时入院的病人,为此感到极为沮丧、挫折。经历了重重创伤,医生是否因此产生替代性创伤成为后疫情时代需担忧的问题。
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如是评价:“每一个中国医护人员,都是我们心中不灭的灯塔,照亮每个人的健康之路”,《中国医生》战疫版用朴实的镜头,让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全国上下陷入了一种恐慌又紧张的氛围,无数白衣天使变身“逆行者”,背负人民的期望,与疫情展开了攻坚战,如今,抗疫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那些奋斗过的英雄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根据抗疫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医生》已经于7月9日上映,让我们一起回忆过往,致敬那群无畏的白衣勇士们。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国医生》聚焦疫情当下的每一个小角色,从他们的视角去阐述去演绎整个故事,更能够使观众一秒找回当时的记忆,产生共鸣。
影片中演员张涵予饰演的是张竞予院长,作为一个医院的院长,在重大的疫情困难面前,他肩负起的责任不仅仅是救助病人,还有安抚医务人员。毕竟即便是医护人员,也是有家人的,他们也是心系着亲人们,只不过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他们“舍小家,保大家”。
?中国医生》所聚焦的视角不止医护人员,还有很多普通人。比如欧豪饰演的外卖小哥,面对疫情的风险,他坚持给病人们送物资与外卖。当被检测出“发烧了”,那一声哭真的让人心疼。这也是这部电影为什么能够获得全民口碑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演的就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真真切切的经历。
从来都没有什么“英雄”,只是有着很多愿意放弃安逸、冒险默默付出的普通人,他们怀着炙热的情感,在危机时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人,值得被我们尊敬,也值得我们去牢记。
?中国医生》作为一部全景式战疫大片,全力展现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舍生忘死、举国同心、守望相助的抗疫斗争,同时也弘扬了抗疫斗争中凝聚起来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作为电影人,有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力量,让世界看到这部记录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
当一个人观看了部影片之后都会有所感悟,观看《烈火英雄》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我们的可以在影片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烈火英雄》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烈火英雄观后感之火海中的最美逆行者”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我们看电影,其实在几天前我是听说过这个电影名字的,《烈火英雄》,顾名si义,在烈火中的英雄。他指的是消防兵们,尤其是牺牲的消防兵们,值得让后人所敬仰的所有奋斗在消防战线上的伟大的消防士兵们!
其实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比母亲还要伟大的!母亲爱我们,可以为我们付出生命,是因为血缘,可消防员,他们和我们非亲非故,凭什么为我们付出生命?凭什么在真正面临危险的时候,往往是他们站在最前线?因为什么,责任!当他们穿上消防服的那刻起,他们不再是自己!他们是这座城池的守卫者!他们深知,自己这一去,有可能便是永别。可他们却往往从未犹豫的踏出这一步,又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深知这道人墙隔开的,是灾难和百姓!不能退步,只能前进!为了这个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不怕死吗?不怕,因为他们是消防员!可是消防员也是人啊!他们也有自己的妻儿老小啊!当他们在原油桶面前围成一个圈时,我就知道,这场与火焰的战斗是他们赢了。
有一个镜头,讲的是消防队长唯一戴在身上的老婆孩子的照片,掉了,他的眼神,仿佛那张照片,是他的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不怕死呢?
消防队员,你们怕吗?
不怕!
为什么?
因为我们是消防员啊。
也只有我们是消防队员啊。
缓缓合上眼,没了灼烧的痛苦,在脑海里出现得是人生的走马灯,与老婆和孩子欢笑的瞬间,她们的笑颜。一个英雄,一张照片,一滴泪水,在熊熊大火中焚为灰烬……
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烈火英雄》,这部电影让我很感动,电影讲得是一群消防员灭火的故事,他们都很勇敢,救火的时候有的人受了重伤,还有的人失去了生命,他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电影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重大火灾,消防队伍上下团结一致,誓死抵抗,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它不仅表现了消防员面对灾难出生入死,拯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惊险场面,也展现了消防员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热爱生活,敬畏生死,背后也有爱他的家人,可是他们依然为了保护大家,舍弃小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应该被更多的人铭记。
里面有许多情节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油罐马上就要爆炸了,消防员江利伟让大家赶快撤退,但是所有的消防员都义无反顾地向前冲;郑志倒在熊熊大火中,他把头盔扔给队长,说交给我妈;江利伟用烧伤的手去手动关闭阀门,火焰蔓延了他的全身。电影院里不断传来低声抽泣声,我也早已经泪流满面。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可歌可泣的超级英雄,他们用血肉之躯保卫着人民的安危,向消防员叔叔们致敬,我也要学习他们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电影《烈火英雄》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重大火灾,整个罐区的原油都顺着a01油罐往外流,化成火海和阵阵爆炸,威胁了全市、全省甚至邻国的安全。慌乱的市民四处奔逃,而一辆辆消防车却逆向冲进火海....
这就是电影开头的一幕,它是根据文学作品《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故事源于20xx年大连“7.16大火”真实事件,他在赞扬消防员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为了保护大家,不惜牺牲生命,舍弃小家的高贵品质。消防员是个伟大的职业之一,他保证了我们的生命财产问题;消防员也是个危险的职业,火焰随时都可以终结他们的生命;消防员更是个重要的职业,他们时时刻刻都准备着“上阵杀敌”。总体来说,消防员是个高贵与危险并存的职业。消防员都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但正是他们不平凡的付出,造就了不平凡的英雄。在灾难面前,他们开辟出了一条生命的道路。
观完这部电影,我想起了20xx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的森林火灾,那场火灾因为风力风向的变化,牺牲了31条宝贵的生命。但就算这样,还是有许多人自愿参加消防员,因为消防员是一个一直值得尊敬的职业。
他们是这个时代中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电影,叫烈火英雄。
这部电影刚开始计了一家火锅店着火了,他们灭完火,救完人后,让一人人进去看看清空有没有人了。结果有一个新消防员进去看了看地上,所有空气和烟都被吸进一个房间里了。最后打开门一看,里边全是煤气罐,结果“彭”的一声巨响,火锅店炸没了,只有被烧毁的黑色。死了一个人。
他们回去了几天,又有一家化工场着火了,这次因为是在化工场,火很大,里边有很多化学物在里边,所以不好灭,要用远程供水,就是把供水气入海里,用海水灭火。在着火的地方叫a01油罐,因为阀门没有关,所以周围的管道里的油一直流到罐里,所以洒水没有用,虽然没用,但最起码可以控制住火,不让火烧到化学区,要是烧到化学区,会有一个大爆炸,相当于20个原子弹的威力。足以让中国炸为平地。
火没有烧到化学区,可是阀门不关,火就灭不了,所以最后两个消防员主动去关阀门,一共四个阀门。他们一直关,关了四十五分钟后问:为什么我们关了四十五分钟了还没关上。总技工说:“转八千下才能关一个阀门。”最后有一个消防员太缺氧了,队长让他走了,他自己关。最后关完之后一个爆炸要了他的命。阀门都关上后,火灭的也快。但是ao1里还有很多油。宁化学工厂的消防队员。因为突然没有了水所以火一下子烧到工厂了,马上化工厂的墙都倒了,负责供水的消防员修好供水器,又恢复了供水,又把火给攻回去了,慢慢的把所有的火都浇灭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拍的很感人,很多人都是为了灭火死的,那些人都是英雄,是为国家死的,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消防员很伟大。
从影院中出来,看到外面这个安全的世界真好,两个小时的观影,我整个人都在泪眼婆娑中。
?烈火英雄》这部片子很值得观看。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震撼这我们每一个人,它让我们知道在这和平幸福的生活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畏生死,负重前行,在熊熊烈火下,在生死面前他们说“消防战斗总会有牺牲”.我更加震撼于灾难面前消防战士的英勇无畏和誓死完成自己使命的精神,火灾面前,没有怂包,每个人都是英雄!!!他们中有誓死完成切断火灾根源,关闭原油阀门的班长江立伟,有马上要退伍回家的士兵郑志,还有刚登记结婚却因清理深水中海洋垃圾不幸溺水身亡的徐晓斌……这一幕幕不禁让我想到了前段四川凉山森林大火那些英勇牺牲的消防队员。世界上有一种职业,他们随时准备着用自己生命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就是军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炎炎夏日里,他们顶着高温酷暑,身着厚重的防护服,第一时间在抢险救援事故现场冲锋陷阵,每一次出动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天寒地冻里,他们紧握冰冷水枪,双手龟裂,手掌开裂的血与水融为一体,在我们阖家欢乐,尽享天伦之乐时,他们却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保护我们的安全。
大火无情人有情,影片中不仅有消防战士的视死如归,而且还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缕温情,暖人心窝。比如混乱中花三倍价钱买了逃生船票的老夫妇看到小男孩哮喘发作时,毅然决定放弃逃生,送他去医院……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英雄,但这里的“英雄”,我觉得并不是具有神话色彩的英雄,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的“英雄”——也就是忠于职守,肩负起自己所在职业的使命,各行各位都是如此,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被称为“英雄”!作为学生我应该努力学习,在学习中脱颖而出,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也是学习中的“英雄”
在2020年新年将至,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国,全国人民上上下下正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医护人员就是战士,医院就是战场。以下就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篇为大家整理的观看《中国医生》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这个片子最大的困难就是认人,好多演员都是因为戴着口罩,我都认不出来了。如果单纯评价电影要素,无论是故事、镜头语言、剪辑,《中国医生》都要比也是在不久前上映的《革命者》要弱了不少。
不过从观看后的感觉上上,我们会发现,看完《中国医生》后,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因为整部影片都在燃烧你的情绪。是的,这部电影,就是靠共情,靠渲染情绪,不用考虑啥电影剧情,啥镜头。观众是非理想的,很少有人去观察镜头、剧本、表演到不到位,他们想要的是一种情绪的扩大化,无论是喜感的,还是悲情的。在这一点上,本片和《革命者》的初衷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想通过情绪的渲染来吸引观众。
这个片就是能让你哭,从片头哭到片尾,从一开始的伤心和无奈,到最后的激动和自豪。前半部分的泪水来自于悲伤。影片并没有为疫情的到来做铺垫,而是直接就看到一个个患者被送进icu,尤其是在影片前半部分,我们看到的是恐慌的市民,能看到垂死任病毒宰割的患者,我们能看到竭尽全力想让病人活下去,但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的医护工作者。
影片中的抢救治疗镜头都较为专业,会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影片并没有渲染病毒多么恐怖,而是突出一种人面对未知疾病的无力感。竭尽全力,但是病人仍旧一个又一个的离去,这种无力感恰恰是医生最能够感受到的,这也是最打击他们内心和意志的东西,所以我们能看到,有退缩,有放弃,有抱怨。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亲人也被感染,自己却无可奈何,帮不上忙。我们看到因为工作而忽略的留言已经从他们留下的求助变成了最后的遗书。我们看到拿到父母遗物后无所适从的女孩子。影片里的新冠病毒就像飘荡在城市上空的坠天使一样,肆意的嘲弄众生。本片的表演很有难度,大家都带着口罩,更多的还是需要肢体语言。
人因为无力,人因为事与愿违,人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人面对病毒,从无可奈何,转变到了一种恐惧感,这种对无可奈何的恐惧,与我们之前接受的人定胜天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会让观众更震撼!
人唯有之时方能勇敢。
是的,当我们在最绝望的时刻,当病人和银幕前的我们在最绝望的时刻,那些医护工作者所爆发出的勇气就显得如此耀眼,以至于我们的眼泪会不自觉地流出来。
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婆娑起皱的手,看惯了布满勒痕和汗渍的脸,要知道,这些护士们还是二十几岁的年华。
电影中的脸,要比海报上的触目惊心得多。
他们同时承受着身为一名医生、一名护士,身为一名母亲、一名丈夫的双重压力,他们救人,但是却对亲人的境遇爱莫能助。
影片中没有从天而降的救星、没有绝世武功的顿悟、没有干掉总boss后的逆转,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再次站起来,然后再失败再起来的过程中,实现的胜利。
没有超级英雄,只是一群哭过、退缩过、迷茫过的普通人。
他们只是一直站在那里罢了,他们的眼前是病毒和绝望的患者们。
也许是因为工期短的原因吧,本片的遗憾还是挺多的。
我曾经畅想,能够在影片中看到那最美的日落,一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和一名穿着防护服的医生就在那里,一躺一站、一老一少,我相信通过电影的镜头,我们能看到比那张照片更美的一幕。
这张照片其实是最适合放到大银幕上的。
我也曾想,在影片中看到武汉夜晚的大合唱,歌声从一个阳台到一幢楼,再到一个小区,然后是整个夜幕下城市的合唱。
可惜这些都成为了影片的遗珠。
当然,我们不否认影片存在的缺陷,故事主线的缺乏,以及缺少一个作为灾难性电影需要贯穿始终的核心戏剧冲突,同时人物支线上也是过于繁复,因为人物视角过多造成了每个人物多给予的笔墨有些少,如果没有演员功底的支撑,很难体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站立在这个历史时刻的普通人。
影片中的人物,我个人认为表演和塑造人物的亮点,就只有朱亚文了,这个张狂、鲁莽、毒舌的专家,同时也具备着顽强、干练、高度的责任感等特点,是影片中唯一个具有矛盾性的角色。
张子枫的角色,短短几分钟,但是说出了最催人泪下的一句话:“没有爸妈的孩子怎么活?”
张子枫客串的那几分钟,很精彩,请注意她的手,握着拳头,并不想去接父母的遗物。
很遗憾,其他几个重要人物,包括张涵予的张院长和袁泉扮演的文主任,以及易烊千玺扮演的杨小羊等,虽然戏份很多,但是并没有给到我们特别多的亮眼之处。
瑕不掩瑜,这部影片的卖点本就不是演员,本就不是一个多么精彩的故事,本就不是角度、灯光、声效、特效,真正感染观众的,让观众流泪的是那隐藏在死亡、绝望、未知后面的勇气和医者仁心。
当医院的院长无法为自己的妻子找到床位的时候,当护士把自己的长发剪掉的时候,当一个城市能够用十天时间建起一座医院的时候,当一座城市迎来了两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者时……
吾国!吾民!
我们在过年,而每个省市的“白衣天使”却在过关。他们不顾家人反对,逆向而行,冲在抗病毒路上的最前锋!
这个本该普天同庆,锣鼓喧天的春节,却因为冠状病毒的到来发生了意外。人们不能出去游玩,不能赏花灯,猜灯谜,欣赏民俗表演。还有许多人不能阖家团圆,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守阵地,他们这些人就是在这个春节中最美的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们坚守阵地,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用行动守护着万灯火。当情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弃了体假,放弃了安逸,放弃了团圆,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病魔对抗。因为,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挑战、不畏艰险的,最可爱的战士。
全国各地数不清的医护人员纷纷挺身而出!
钟南山爷爷已经84岁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xx",但他却在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往xx防疫第一线。
xx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托起信心与希望,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战斗在xx医院的医护人员,被口罩磨破了脸颊,汗水温透了他们的衣服,每天只睡2个小时,为了节省防护服,连水也不敢喝,怕水滴到衣服上,在接受采访时嗓子都哑了,这让亿万人感动,也让亿万人心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所有为防控病情而努力的人都是负重前行的人。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礼!
春节,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一场疫情,像一个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巨浪翻涌。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使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各自带着合作伙伴赶往施工现场。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工地的战士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与陌生的伙伴们只能在堆满方便面、矿泉水、杂物的“小盒房”中各司其职。看着那潮湿且沾满泥土的泡沫纸盒中已稍微冷硬的“年夜饭”,脸上有说不尽的疲倦,头盔都还没来得及脱,脚上染着土黄色的是泥,但为了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他们只能匆匆忙忙,狼吞虎咽,以最快的速度填饱饥肠咕噜的肚子,这应该是世界上最迅速的年夜饭了。
为了和疫情赛跑,自火神山医院开工以来,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建筑工人,她们是建设者、组织者、协调者、指挥者……7天建成一座医院,速度奇迹里有她们的功劳。向你致敬,逆行者!
为了为祖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出一份力,感谢一线的“战斗者”。河南退伍老兵王国辉,将自己种的九千多斤新鲜蔬菜带领村里人连夜拔起,年三十自驾300多公里,载着5吨多的新鲜蔬菜,不管道路的泥泞,路途的艰辛,只身从河南沈丘赶到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全部免费捐给项目部,到时已是凌晨,疲倦的他说:“自己曾在xx服役17年,xx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看到武汉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王国辉驾车回到河南,并将自己隔离了起来。致敬,逆行者!
在危难中,总是有这样善良的人来温暖我们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一线战士们奋力前行,一方受难,八方支援,让大家看到疫情之下的希望与阳光,让所有人都相信,这样的中国,一定能赢,致敬,逆行者!
遇到危险,人类的本能就是逃跑,但总有人愿意与人性逆行,守住了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群逆行的医务人员就是中国最可爱的人。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的一些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7月9日,电影《中国医生》正式上映,电影把所有人带回到那些焦灼的夜晚,带回到那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伴着夜幕从电影院走出来,衣襟、袖口早已被泪沾湿,坐在大树下久久无法从情绪中抽离出来,《中国医生》犹如一颗“催泪弹”,饱含着动人的深情,让我们重忆战斗的岁月。
“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灵温暖心灵。”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全国医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义无反顾地冲上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生命吹响冲锋号角、用奉献点燃希望之灯,用实际行动去兑现对党和人民的铿锵誓言。每每想起这些挺身而出的“凡人”、这些从天而降的“英雄”,心中都百感交集,暗自告诉自己“永志不忘,切莫辜负”。
从舍生忘死、慷慨前行的决然里悟“奉献精神”。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他们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地蜕变成了“英雄”,面对未知挑战喊响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号角,面对艰巨任务扛起了“我是党员我带头,承诺践诺勇担当”的责任。厚厚的防护服下汗水早已浸湿了衣衫鞋袜,口罩和护目镜在脸颊压满了带血的伤痕,双手在消毒水的反复清洗下掉皮红肿,这一路上,有人倾尽了心血甚至付出了生命。透过《中国医生》看百年大党的使命担当,就读懂了心怀大家、心怀祖国的“奉献精神”,就感受到了大爱无疆、奋战到底的强大动力。
从万众同心、命运与共的并肩里悟“团结精神”。抗疫斗争取得重大的战略成果,再次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我们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更增强了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结力。从“一方有难,八方驰援”的坚实支撑,到“一呼百应,应者云集”的磅礴合力,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心手相依的命运与共,我们感受到了百年大党深入民心的号召力量。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迈向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当从一次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感悟“团结精神”,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在群策群力和携手并肩中共同奔赴民族复兴光明灿烂的前景。
昨晚在看《中国医生》时,总是能听见抽泣声,是啊,实在是太震撼了,去年那一幕幕场景,再次萦绕在脑海里,无法让人不动容。
此时此刻,我坐在咖啡店里写这篇文章,大家自由地出入,完全没有任何担心。当然了,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却也没有2020年那样的触目惊心。
?中国医生》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新冠肺炎大爆发时期,全国医护们聚集武汉全力抗击疫情的那段真实经历。
现在信息爆炸,每天被各种头条、热搜瓜分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过去一年的事情,有些记忆已经模糊。
雁过留痕,当我们在看《中国医生》时,那些刻在心里的记忆又重现在脑海里。这就是电影、电视的魅力,也是好演员的魅力。
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医护的扮演者一定要尽量专业真实,不能浮夸。过不过关,需要专业医生的检验。
张文宏教授说,他在观看过程中,全程都在找bug,发现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是啊,真实才让人更容易走进电影,走进人物背后的悲与喜,进而思考生命的抉择和意义(看电影纯为了娱乐也没问题)。
遇到危险,人类的本能就是逃跑。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付出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
抗疫期间,最美的人,不再是身材、颜值的代名词,而是穿着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防护服,看不清脸,防水黑色笔写在外套的名字就是一个个守护生命的光。
一个医院的坚守,是一群群人的坚守,困难时期,院长动员,所有人都参加。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张涵予饰)一直战斗在最前线,传呼机从不离手,氧气罐、电力保障、防护服到位……一切后期保障他始终都在,救助病人很重要,保护医护安全同样重要。
死亡率在上升的初期,医生、护士们做到他们能做的一切,超负荷的工作量,留给他们是满脸的伤痕,透支的身体、死亡的危险,不能回家,大年三十不能回家团圆,有人想家了,哭了,有人担心家人,哭了,有人感染了,连哭的力量都没有了。
但是,他们没有选择退怯,默默地擦干眼泪,吃完泡面,赶紧去换班。
每个医生接收的病人,用尽毕生所学,尝试一切办法,可是依旧无法抵挡住死亡的步伐。
医生崩溃了,会愧疚,会痛苦。但是,传呼机一响,仿佛穿着铠甲的战士,又重回战场与病毒厮杀。
几个回合下来,有人指标下来了,以为可以成功了。没想到,希望又再一次地破灭。
崩溃从来不是一次,是无数次。
一句“没有爸妈的孩子该怎么办”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一句“你就是那个不救我的医生”又让多少医生扎心。
一句“我孩子刚出生,我不能有事”让多少父母泪崩。
……
一批批医护工作者的努力,一批批志愿者的帮忙,全国人民的自愿居家隔离,终于迎来了现在的平静。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大家还是要注意防护,珍惜现在的一切。
看完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世间温暖的传递,是来自一个个人的付出,就是蝴蝶效应一样。
金仔(欧豪饰)小文(周也饰)夫妇,第一次来医院,被告知要排队回家隔离,小文挺着大肚子,金仔朝着医生发火,被逼无奈的两人回家隔离,心里对医生有怨气。
小两口在十几平方米的一居室里,用塑料袋拼凑起一面隔离墙,妻子宝宝在里面,金仔在外面做饭,说着宝宝的情况,憧憬着未来孩子的样子。
后来,小文被接近医院里,给她治疗的是最初让她回家隔离的医生文静(袁泉饰)。小文认出了文静,表示想换医生,可是人手不足哪能随便更换呢。
小文情况越来越不好,为了保住孩子,减轻肺部呼吸压力,文静提出要对小文剖宫产,手术风险很高,一句“以后日子还得过”说服了院长,终于保住了孩子。
医院可能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一边是死亡,一边是新生,崩溃与希望共生。
看着孩子的照片,金仔泪流满面,对着文静深深地鞠躬,内心充满了感激。
隔离在家,不能出门,孩子奶粉不足,老人药品缺少。这时候,只能依靠快递员。不想接单的金仔,听到电话那头孩子的哭声,他重新走上岗位,挨家挨户地送快递,挣钱买奶粉、买尿不湿。
在城市里,金仔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更没有钱,可是他对生活的乐观,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真是让我自叹不如。
对比金仔和小文,我仿佛是生活的胆小鬼。总是会害怕,不敢去面对。
意外总是不经意出现,金仔在一次送货途中,遇到无症状感染者摔倒在地,本能地搀扶了一下,就这样,金仔感染了。
刚得知自己发烧,他又一次崩溃了,孩子老婆都在医院,他要是死了,怎么办啊?
他拒绝去医院,最后瘫坐在地上,崩溃大哭。
我们是普通人,有自己生命中的必须要渡的劫,也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更有帮助他人的慈悲心。
金仔的孩子被保住是这样,金仔好心扶了老人一把是这样。
还有,面对父母双亡的孩子,医生把自己写给女儿的遗书“骗”给了病人的女儿。
还有,年轻前途无量的住院医生小羊,外出的路上只为了送一个陌生阿姨一程,他感染了,生命垂危。
当主任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她已经等了很久了,她长得很像自己的妈妈……
听到最后那句话,我泪崩了。
人世间的温暖,不能只是接受,也需要付出。
不禁让人想起歌曲《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很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今天和同事们约着一起去看了电影《中国医生》。电影是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议斗争。
看完以后的第一感觉是,作为医护人员真的太了不起了。看着演员脸上因为戴口罩而留下的那些痕迹,还有因为带医护手套而干裂的手,真的是太让人心疼了。他们真的在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贡献了最大的力量,为他们点赞。
如果打算要去看的朋友,请备好纸巾,像我这种泪点低的人,是真的很好哭。本身这个题材的选择就是会让人落泪的,看看纪录片和新闻也会让人哭的稀里哗啦的。
就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哈,电影前面半段描述疫情发生,越来越多的人感染,金银潭医院的院长说有病人就都收,到后来病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床位不够,大家不按秩序来医院抢床位。前期剧情设计还是比较有序的在推进。但是随着电影慢慢接近尾声,个人觉得是有些拖沓,有些煽情,再拖剧情了。
电影里的演员都是很赞的,我最喜欢袁泉,演技真的是一流了。感觉她不管演什么就成什么。从她那双深邃的眼睛透出来眼神真的太让人感触了。我真的是她的粉。当然这次张亚文演的也很好。在我的印象里,医生应该都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但是张亚文演的医生让我对医生有了新的看法。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医生也是人所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就是我以前没想到过罢了。张亚文这次演的前后的差演的也是很出色的。
作为新一代的小生,易烊千玺和张子枫,演技也是越来越好了。现在也是越来越喜欢千玺了,感觉只要是他的电影,我都有看哈。他的眼神,动作,在电影里都能看到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出神。张子枫在这部电影里面的那场哭戏真的是绝了,还有那句:叔叔,一个人如果了没有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应该咋哭了影院里大多数的人吧。
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演员,都演的非常的棒。但是对我而言,以上几位印象是比较深刻的。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题材还是非常赞的,可以去看看的我们的医护人员那时候的经历,去电影院目睹感受一下。温馨提醒请带好纸巾。
这个片子最大的困难就是认人,好多演员都是因为戴着口罩,我都认不出来了。如果单纯评价电影要素,无论是故事、镜头语言、剪辑,《中国医生》都要比也是在不久前上映的《革命者》要弱了不少。
不过从观看后的感觉上上,我们会发现,看完《中国医生》后,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
因为整部影片都在燃烧你的情绪。
是的,这部电影,就是靠共情,靠渲染情绪,不用考虑啥电影剧情,啥镜头。
观众是非理想的,很少有人去观察镜头、剧本、表演到不到位,他们想要的是一种情绪的扩大化,无论是喜感的,还是悲情的。在这一点上,本片和《革命者》的初衷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想通过情绪的渲染来吸引观众。
这个片就是能让你哭,从片头哭到片尾,从一开始的伤心和无奈,到最后的激动和自豪。
前半部分的泪水来自于悲伤。
影片并没有为疫情的到来做铺垫,而是直接就看到一个个患者被送进icu,尤其是在影片前半部分,我们看到的是恐慌的市民,能看到垂死任病毒宰割的患者,我们能看到竭尽全力想让病人活下去,但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的医护工作者。
影片中的抢救治疗镜头都较为专业,会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影片并没有渲染病毒多么恐怖,而是突出一种人面对未知疾病的无力感。
竭尽全力,但是病人仍旧一个又一个的离去,这种无力感恰恰是医生最能够感受到的,这也是最打击他们内心和意志的东西,所以我们能看到,有退缩,有放弃,有抱怨。
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亲人也被感染,自己却无可奈何,帮不上忙。
我们看到因为工作而忽略的留言已经从他们留下的求助变成了最后的遗书。
我们看到拿到父母遗物后无所适从的女孩子。
影片里的新冠病毒就像飘荡在城市上空的坠天使一样,肆意的嘲弄众生。
本片的表演很有难度,大家都带着口罩,更多的还是需要肢体语言。
人因为无力,人因为事与愿违,人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人面对病毒,从无可奈何,转变到了一种恐惧感,这种对无可奈何的恐惧,与我们之前接受的人定胜天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会让观众更震撼!
人唯有之时方能勇敢。
是的,当我们在最绝望的时刻,当病人和银幕前的我们在最绝望的时刻,那些医护工作者所爆发出的勇气就显得如此耀眼,以至于我们的眼泪会不自觉地流出来。
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婆娑起皱的手,看惯了布满勒痕和汗渍的脸,要知道,这些护士们还是二十几岁的年华。
电影中的脸,要比海报上的触目惊心得多。
他们同时承受着身为一名医生、一名护士,身为一名母亲、一名丈夫的双重压力,他们救人,但是却对亲人的境遇爱莫能助。
影片中没有从天而降的救星、没有绝世武功的顿悟、没有干掉总boss后的逆转,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再次站起来,然后再失败再起来的过程中,实现的胜利。
没有超级英雄,只是一群哭过、退缩过、迷茫过的普通人。
他们只是一直站在那里罢了,他们的眼前是病毒和绝望的患者们。
也许是因为工期短的原因吧,本片的遗憾还是挺多的。
我曾经畅想,能够在影片中看到那最美的日落,一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和一名穿着防护服的医生就在那里,一躺一站、一老一少,我相信通过电影的镜头,我们能看到比那张照片更美的一幕。
这张照片其实是最适合放到大银幕上的。
我也曾想,在影片中看到武汉夜晚的大合唱,歌声从一个阳台到一幢楼,再到一个小区,然后是整个夜幕下城市的合唱。
可惜这些都成为了影片的遗珠。
当然,我们不否认影片存在的缺陷,故事主线的缺乏,以及缺少一个作为灾难性电影需要贯穿始终的核心戏剧冲突,同时人物支线上也是过于繁复,因为人物视角过多造成了每个人物多给予的笔墨有些少,如果没有演员功底的支撑,很难体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站立在这个历史时刻的普通人。
影片中的人物,我个人认为表演和塑造人物的亮点,就只有朱亚文了,这个张狂、鲁莽、毒舌的专家,同时也具备着顽强、干练、高度的责任感等特点,是影片中唯一个具有矛盾性的角色。
张子枫的角色,短短几分钟,但是说出了最催人泪下的一句话:“没有爸妈的孩子怎么活?”
张子枫客串的那几分钟,很精彩,请注意她的手,握着拳头,并不想去接父母的遗物。
很遗憾,其他几个重要人物,包括张涵予的张院长和袁泉扮演的文主任,以及易烊千玺扮演的杨小羊等,虽然戏份很多,但是并没有给到我们特别多的亮眼之处。
瑕不掩瑜,这部影片的卖点本就不是演员,本就不是一个多么精彩的故事,本就不是角度、灯光、声效、特效,真正感染观众的,让观众流泪的是那隐藏在死亡、绝望、未知后面的勇气和医者仁心。
当医院的院长无法为自己的妻子找到床位的时候,当护士把自己的长发剪掉的时候,当一个城市能够用十天时间建起一座医院的时候,当一座城市迎来了两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者时……
吾国!吾民!
中国最美医生观后感篇2
在这个全民抗击疫情的紧张时刻,医院成为了战场,医护人员成了战士,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感动了中国,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冲在第一线让人动容。而此时《中国医生》系列纪录片更是触到了我心底的柔软,让我看到了中国医生的伟大,同时也坚定了我走在医学道路上的脚步。
纪录片记录了多家省级医院里不同科室的故事,记录了多个医生平常但却不平凡的每一天,让我们看到了原来医生们也不是冷漠的对待生死离别,他们也不是无所不能。医生也是普通人,也很脆弱,也有难处。
“医生是最希望患者能够活下去的人”。他们待病人如自己的亲人,将心比心为他们考虑。例如影片中的徐晔作为一名烧伤外科的医生,所面对的病人病情有很多较为严重的,同时花费也很巨大,他说:“患者的痛苦你是不能完全体会的,你能感受到的痛苦放大一百倍才是他体会到的。我们做不到感同身受,所以我们要将心比心。”语言朴素,却道出了亿万医护工作者的真心。
我们知道,从本科五年,到硕士三年,再到博士三年,再到规培,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主任医师,培养一个技术精湛的医生,要近四十年,而培养一个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更是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而一个医生在这条道路上要经历无数苦难,他披上白大褂学着前辈的样子与死神抢人,为的就是能够在医院这个充满绝望的地方给予人更多的希望。或许他们不能让每一位患者都重获新生,甚至面对疾病时会显得束手无策,但他们会尽己所能,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这部纪录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将医生大爱无疆的仁心展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出病痛给普通家庭带来的冲击,也展现出了医生与患者面对共同敌人凝结出的诚挚情谊。纪录片中的前辈们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医生应有的模样,他们是我们医学生的榜样,更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李思源)
中国最美医生观后感篇3
记忆里是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穿上白色防护服战袍,戴上一层层的口罩和手套。奔赴战场,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感动着我们,全国各地的医疗团队驰援湖北、全部冲在第一线让人为之动容。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电影里的剧情让我为之动容,在疫情居家期间,我们能从互联网上知道的他们的艰辛,可能仅仅不到一半。现实生活中,那些少女少男用青春去拼命奋斗,救死扶伤;一层层口罩的勒痕毁去了他们美丽的脸庞,在一层层防护服掩护下被汗水湿透的身体;在过年期间不能回家对亲人的思念、担忧与懊悔;一次又一次送走医治无效的病人,他们一次又一次面对去世病人的尸体,尊重却又不甘的鞠躬;面对生离死别却又无能为力的泪水,面对去世病人家属脆弱无力的眼泪与包含愤怒的责问……这种心理与生理上的挑战甚至是摧残,又岂能是寥寥“艰辛”可以概括的?
正如同观看前辈们的革命英雄事迹一样,我们以后人的角度俯瞰历史,已经知道了结局而感叹他们的伟大,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白衣天使们与革命前辈一样,是不能预知结局的,他们明知不一定能迎来胜利,却固执的忠于职守,才是真正可歌可泣的伟大。
电影里最让我震撼的人物就是张竞予医生,明明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却依旧精神饱满,面对其他护士嘲笑他的腿走路姿势,他丝毫不气馁。身患渐冻症,身体将一天不如一天,慢慢走向终点,可是他却依旧报有乐观的心态,冷静沉着的指挥大家抢救病人,那一句不怕担责任的壮语:“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有多么振奋人心、那一句询问别的医院“还有空床位吗?”以便收治自己病重的爱人,就有多么的无助心痛。正是有无数这样在疫情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社会才从最初的慌乱、互相埋怨到现在的互相帮助、共度难关。正是因为这种信念我们才取得了今天的胜利。
那些“90后”、“00后”的少年,披上战袍,奔赴战场。在疫情肆虐的时代,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与青春谱写了又一代属于中国的奇迹与辉煌!
中国最美医生观后感篇4
谁曾想,我们口中那个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是这样开始的:肺炎在一夕之间席卷整个武汉,再至整个中国,也是因此,若干“战士”奋战一线。去年12月1日,中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出现,在疏于防范的情况下,该病毒迅速扩散至整个武汉,进而是整个中国。庆幸的是,国家立即采取行动:迅速封城、十二天建成小汤山、各党员严格执行任务,使得疫情得到控制。前几天看见了这样一句话:当天空渐暗,星星就会发亮。据统计,全国总人口中国共产党员占比6.4%,而战“疫”牺牲人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占比却超过了67%。他们中,有的疲惫到倒在病床前、有的染病而英年早逝。面对恶疾,他们未曾有丝毫怯意,相反,他们远离亲人,义无反顾的踏上战“疫”一线,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呼百应,不管前路如何。
当然,各界爱心人士也蜜蜂般蜂拥而至。大至倾其所有,小至几箱口罩、牛奶。常年四处行好事的韩红捐出了她所有身家、各机构自行组织钱财及物品的捐赠,就连身处险境的日本也捐了不少口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描述的该是这样吧,面对困难,我们更该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对当下有耐心,对未来有信心。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持手术刀,身披白大褂,为了更好的抗击疾病,女性舍了青丝,他们全天24小时轮流值班,一天坚持20多个小时戴口罩,已经持续了3个多月了,即使满脸血印,他们也无怨无悔,这就是白衣天使,中国的医护人员。他们也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但国家有难,他们义无反顾的奋战一线。这就是中国医者。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说得便是这般吧。
“停课不停学”也扎实进行,为人师者,早已为学子做好榜样:网课进行的井井有条,更有甚者,老师亲自走上七尺讲台。他们蜡烛般的奉献,只为照亮学子前行。这就是中国教师。
一鲸落,万物生。一头鲸将死时,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死去,同时,它的尸体将供养这片海域的生命长达百年,科学家将这一过程称作鲸落。而今无数鲸一般的人涌出“水面”,他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深地致敬,同时,我们更该像他们那般,拥有无私奉献,勇于奉献的精神。
这就是中国的样子,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让14亿人都成为你的样子,我们就能在春暖花开之时,看到你脱下防护服、揭开口罩露出灿烂的笑容。
“愿春早来, 花枝春满,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的严寒,每一次,也都迎来了春天。我相信这次也一定会。
中国最美医生观后感篇5
2021年7月16日下午,有幸参加一次集体观看电影活动,观看的电影片名叫《中国医生》。这部由刘伟强导演,张涵予、袁泉、朱亚文等主演,片长129分钟的电影,是根据新冠疲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也兼顾了其它只弟单位,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中国医生》,以“张涵予”为主轴,以抗疫斗争的“起始不知”到“医治冲突”,再到“相互通融”,到结尾的“生命之树常青”,真实地展现抗疫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斗争性,把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人”、“情“、“味”搬至荧屏内外,让观者感受到,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过生活。
一个人,未必每天光芒万丈,但要始终温暖有光。这是《中国医生》主演张涵予给我的第一观感。他不是天生的英雄,而在情感面前是一个凡人。面对居高不下的死亡率,他忧心忡忡;面对疫情的恐惧,他用湖北伢子的话向那些想隐身而退的人掷地有声地说:“有本事离开,那就再也别回来”;面对自己后半生的“拐杖”,同为医护工作者的妻子不幸感染“新冠”病毒,既有鼓励,也有担扰,特别是那一句“老婆,我今后反正要赖着你咯”,特别令人动容。这哪是演员张涵宇,其实就是工作着、生活着的张定宇。无论是“张涵宇“还是“张定宇”,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有个性、有脾气、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真实而性情中人。他与我们一样的真实,要求一个每天“光芒万丈“真的很难,但做到“温暖如光“却是应该的。
追根求源显深度,标新立异有看头。这是《中国医生》给我的另一个感知。几个月的武汉抗疫,故事情景一抓一大把,从哪里去抓感人至深的情节呢!刘伟强一伙人,以“张涵予”为“点“,以国家全民抗疫的推进为时间“线”,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抗疫为“面”,从而在“点、线、面”上下功,以《中国医生》为片名,向中国乃至世界,传递出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抗疫“故事。正如有人说:2020年上半年,世界以最坏的方式给中国,而中国却是坚定的方式给予也界一个自信而发展的中国。
一个人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上的姿态。《中国医生》开始之初,人们对“新冠”肺炎的来势汹汹是史料不忘而导致准备不充分,包括“张涵予”在内的医生,所以,市民恐慌、医生暂时无法,也真是暂时难免的。面对困境,“金银潭“医院,虽无“高大上”,却始终保持“向上”的姿态,无困难要收,有困难要收,再大的困难仍然要收,这就是一个“定点“医院的挺身而出的责任担当。世上本无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真是如此,人间亦应如此!
中国医生,真是中国“医”生。你们用医术与爱心,忍辱负重而默默坚守,以生命为抵,用坚韧为犁,铧出生命的通道,为你们值得“托负生命”的职业再次增添了厚度。中国医生,真是中国“一”身。你们用挺身而出,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生命,从白衣天使到白衣战士,用自己的行动对得起、对得住自己身上的“圣洁”的服装;中国医生,真是中国“一生”。从入行学医那一刻起,你们就把“执业医师”作为自己毕身的追求,正如吴孟超先生所言:医生医的是“病”,治的却是“人“啊。勇者无畏,你们守护众生,交出满意的人生答卷。
别将自己活成一座孤岛。《中国医生》告诉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是白衣战士与全国人民一道的无比坚定,才让如今的中国自信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鲁迅先生在《热风》中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也正如《中国医生》中方舱医院里那个叫不出名字的小姑娘那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没将自己活成孤岛,而是用她天使般的声音和行动,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方舱医院里飞来飞去,给予他人信心与力量。当数以亿计的萤火照亮黑暗,光明的路口,将不再有悲伤与痛苦。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而我想说:我们这个时代,总是被最勇敢的人守护着。谢谢你,《中国医生》,给我医治一生!
中国最美医生观后感篇6
昨天晚饭时,我们全家临时决定去影院观看影片《中国医生》。正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让我对医务工作者产生了更加深切的敬意;而这部电影细致地展现了新冠疫情期间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的艰难历程,以点带面反映出当时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艰辛,所以,我对这部宣传已久的电影早有一股先睹为快的冲动。
电影刚开始,画面是宽阔空旷的马路以及寂静的武汉大桥,使原本喧嚣的武汉变得异常安静;一系列画面的快速切换,再次将我的思绪再次带回到那段疫情肆疟的时光。
随即镜头快速转入武汉金银潭医院,病人急促的呼吸声与医生、护士的呼喊声连成一片,病患一个接一个地接踵而至,医护人员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抢救、安置、整理病历、分析病因、找寻救治方法,从普通病房到icu,从院长、医生到病人,从未见过的病情令医院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疫情爆发几天时间,已经有病人在医院内陆续去世,从广州和上海等地前来支援的医疗队似乎也无能为力,所有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死亡率还在上升,院长张定宇紧急召开会议!会议上大家因为接连上升的死亡率而情绪崩溃,所有人都很失落,但讨论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有效的诊疗方案,医护人员们更加着急,抑制不住地将怨气也一股脑倒了出来,最后还是张院长率先冷静下来。
经过一番分析与调整,他们再一次踏入病区。接收病人、抢救、插管、输氧,甚至上了ecmo——一种体外肺循环的先进治疗方式!在总结前几日的经验基础上,广东的援鄂医生陶骏成功为各项指标趋于好转的病人老张拔管,正当大家以为救助成功而全员庆祝时,老张却死于脑梗!这让这位意气风发的广东援鄂医生大受打击,但是他们没有气馁!此后他们更加细致地观察病情,总结经验,在成功为一位新冠孕妇进行了剖宫产的同时,成功为她拔管,使患者走上康复的道路!
万众一心抗击新冠疫情,展现了中国式集体主义精神的伟大,团结协作,就能无艰不摧;影片体现了中国医生时刻将病人放在第一位、不遗余力抢救每一个生命的无畏与高尚,也体现了中国医护人员们“白衣执甲逆风行、不辱使命写忠诚”的家国情怀!
向已患有渐冻症却忘我工作的张定宇院长致敬!
向中国所有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感谢为人民拼过命的您们!
中国最美医生观后感篇7
我们在过年,而每个省市的“白衣天使”却在过关。他们不顾家人反对,逆向而行,冲在抗病毒路上的最前锋!
这个本该普天同庆,锣鼓喧天的春节,却因为冠状病毒的到来发生了意外。人们不能出去游玩,不能赏花灯,猜灯谜,欣赏民俗表演。还有许多人不能阖家团圆,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守阵地,他们这些人就是在这个春节中最美的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们坚守阵地,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用行动守护着万灯火。当情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弃了体假,放弃了安逸,放弃了团圆,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病魔对抗。因为,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挑战、不畏艰险的,最可爱的战士。
全国各地数不清的医护人员纷纷挺身而出!
钟南山爷爷已经84岁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但他却在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往防疫第一线。
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托起信心与希望,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战斗在医院的医护人员,被口罩磨破了脸颊,汗水温透了他们的衣服,每天只睡2个小时,为了节省防护服,连水也不敢喝,怕水滴到衣服上,在接受采访时嗓子都哑了,这让亿万人感动,也让亿万人心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所有为防控病情而努力的人都是负重前行的人。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礼!
中国最美医生观后感篇8
电影《中国医生》深刻的诠释了什么是“中国精神”。国有难,操戈披甲;民有困,八方支援。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疫情防控战役中,4万余名医护人员在武汉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身影,也把“英雄”二字牢牢地刻在了国人心上。一份份请战书仍然历历在目,一声声“让我来”依然深深地感动着所有中华儿女。他们的面孔,我们或许无法知晓,但他们悉心救治病人的每一个瞬间,他们为国为民的伟大精神,却是那么闪耀动人、那么感人肺腑,值得我们永远感怀、永远铭记。
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有一种传递叫中国精神。据统计,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卫组织、非盟提供对外援助,并且在援助物资上都印有“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等美好寄语,堪称“世界诗词大会”。文字的背后,饱含了中国人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深情厚谊、彰显了中国和世界各国共同战“疫”的坚定决心。历经五千年栉风沐雨,中华民族始终传承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这是华夏儿女割不断的共同的文化传承,它诠释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中国精神,凝聚起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义力量,推动世界文明的巨轮劈波斩浪,奋力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这精神,始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认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沧桑岁月凝聚的精神力量,在这片神奇的黄土地上,洋洋洒洒写下了辉煌壮丽的华章。风雨疾来,唇亡齿寒;唇齿相依,同舟共济。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普遍认同,让“志和者,不以山河为远”,纵然时空相隔,也要跨越山海逆行相助。在古代,文化认同藏在辛弃疾的水龙吟里,也藏在范仲淹的生死忧患里,更藏在屈原的国殇里。在今天,它又呈现在84岁高龄仍奋战防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脸庞留下深深勒痕的“最美医生”刘丽、身患渐冻症却没有休息过一天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等人的身上。若问家国情怀为何物,我想它大抵存在于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壮怀激烈里,正是这些“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群像,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汇聚了直抵人心的时代力量。
这精神,合于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团结奋进。危难时刻彰显初心本色,也才能看到一个民族浮现出来的真正的强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动员能力,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人民听从国家的安排、响应国家的号召,或实施自我隔离、或积极走上前线,以高度的自律意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浩然正气展现得勇毅恢弘。多难兴邦。困难打不倒压不垮英雄的中国人民,反而让每一位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站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扛起一份份匹夫有责的担当、完成一次次偏向虎山行的逆行,以众志成城屹立天地间的民族自信、伟大中华坚定永向前的团结奋进,共同为抗击疫情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精神,终于世界同期盼命运相连的美好愿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战“疫”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战斗者,即使不能以“最美逆行者”的血肉之躯在抗疫一线抵挡黑暗,也在用平凡工作默默书写属于自己的爱国篇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这场战“疫”让我们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民族精神,它凝聚的华夏“力量”,为中华儿女披荆斩棘注入了必胜自信;这场战“疫”让我们见证了“山川异域、与子同袍”的逆境无私付出,它增添的华夏“色彩”,为中华民族战胜疫情绘就了时代图谱。追梦人的初心与使命,奋斗者的诗与远方,是中华民族重整行装开启新征程的动力与源泉,中华儿女必会同与世界人民一道,在攻坚克难中抖落一路“征尘”、在同舟共济中传承华夏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大爱”文化,传播“大爱”智慧,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世界共识,成为世界发展的历史必然。
编辑推荐
当一个人观看了部影片之后都会有所感悟,观看《烈火英雄》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我们的可以在影片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烈火英雄》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烈火英雄观后感之火海中的最美逆行者”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我们看电影,其实在几天前我是听说过这个电影名字的,《烈火英雄》,顾名si义,在烈火中的英雄。他指的是消防兵们,尤其是牺牲的消防兵们,值得让后人所敬仰的所有奋斗在消防战线上的伟大的消防士兵们!
其实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比母亲还要伟大的!母亲爱我们,可以为我们付出生命,是因为血缘,可消防员,他们和我们非亲非故,凭什么为我们付出生命?凭什么在真正面临危险的时候,往往是他们站在最前线?因为什么,责任!当他们穿上消防服的那刻起,他们不再是自己!他们是这座城池的守卫者!他们深知,自己这一去,有可能便是永别。可他们却往往从未犹豫的踏出这一步,又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深知这道人墙隔开的,是灾难和百姓!不能退步,只能前进!为了这个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不怕死吗?不怕,因为他们是消防员!可是消防员也是人啊!他们也有自己的妻儿老小啊!当他们在原油桶面前围成一个圈时,我就知道,这场与火焰的战斗是他们赢了。
有一个镜头,讲的是消防队长唯一戴在身上的老婆孩子的照片,掉了,他的眼神,仿佛那张照片,是他的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不怕死呢?
消防队员,你们怕吗?
不怕!
为什么?
因为我们是消防员啊。
也只有我们是消防队员啊。
缓缓合上眼,没了灼烧的痛苦,在脑海里出现得是人生的走马灯,与老婆和孩子欢笑的瞬间,她们的笑颜。一个英雄,一张照片,一滴泪水,在熊熊大火中焚为灰烬……
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烈火英雄》,这部电影让我很感动,电影讲得是一群消防员灭火的故事,他们都很勇敢,救火的时候有的人受了重伤,还有的人失去了生命,他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电影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重大火灾,消防队伍上下团结一致,誓死抵抗,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它不仅表现了消防员面对灾难出生入死,拯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惊险场面,也展现了消防员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热爱生活,敬畏生死,背后也有爱他的家人,可是他们依然为了保护大家,舍弃小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应该被更多的人铭记。
里面有许多情节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油罐马上就要爆炸了,消防员江利伟让大家赶快撤退,但是所有的消防员都义无反顾地向前冲;郑志倒在熊熊大火中,他把头盔扔给队长,说交给我妈;江利伟用烧伤的手去手动关闭阀门,火焰蔓延了他的全身。电影院里不断传来低声抽泣声,我也早已经泪流满面。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可歌可泣的超级英雄,他们用血肉之躯保卫着人民的安危,向消防员叔叔们致敬,我也要学习他们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电影《烈火英雄》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重大火灾,整个罐区的原油都顺着a01油罐往外流,化成火海和阵阵爆炸,威胁了全市、全省甚至邻国的安全。慌乱的市民四处奔逃,而一辆辆消防车却逆向冲进火海....
这就是电影开头的一幕,它是根据文学作品《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故事源于20xx年大连“7.16大火”真实事件,他在赞扬消防员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为了保护大家,不惜牺牲生命,舍弃小家的高贵品质。消防员是个伟大的职业之一,他保证了我们的生命财产问题;消防员也是个危险的职业,火焰随时都可以终结他们的生命;消防员更是个重要的职业,他们时时刻刻都准备着“上阵杀敌”。总体来说,消防员是个高贵与危险并存的职业。消防员都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但正是他们不平凡的付出,造就了不平凡的英雄。在灾难面前,他们开辟出了一条生命的道路。
观完这部电影,我想起了20xx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的森林火灾,那场火灾因为风力风向的变化,牺牲了31条宝贵的生命。但就算这样,还是有许多人自愿参加消防员,因为消防员是一个一直值得尊敬的职业。
他们是这个时代中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电影,叫烈火英雄。
这部电影刚开始计了一家火锅店着火了,他们灭完火,救完人后,让一人人进去看看清空有没有人了。结果有一个新消防员进去看了看地上,所有空气和烟都被吸进一个房间里了。最后打开门一看,里边全是煤气罐,结果“彭”的一声巨响,火锅店炸没了,只有被烧毁的黑色。死了一个人。
他们回去了几天,又有一家化工场着火了,这次因为是在化工场,火很大,里边有很多化学物在里边,所以不好灭,要用远程供水,就是把供水气入海里,用海水灭火。在着火的地方叫a01油罐,因为阀门没有关,所以周围的管道里的油一直流到罐里,所以洒水没有用,虽然没用,但最起码可以控制住火,不让火烧到化学区,要是烧到化学区,会有一个大爆炸,相当于20个原子弹的威力。足以让中国炸为平地。
火没有烧到化学区,可是阀门不关,火就灭不了,所以最后两个消防员主动去关阀门,一共四个阀门。他们一直关,关了四十五分钟后问:为什么我们关了四十五分钟了还没关上。总技工说:“转八千下才能关一个阀门。”最后有一个消防员太缺氧了,队长让他走了,他自己关。最后关完之后一个爆炸要了他的命。阀门都关上后,火灭的也快。但是ao1里还有很多油。宁化学工厂的消防队员。因为突然没有了水所以火一下子烧到工厂了,马上化工厂的墙都倒了,负责供水的消防员修好供水器,又恢复了供水,又把火给攻回去了,慢慢的把所有的火都浇灭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拍的很感人,很多人都是为了灭火死的,那些人都是英雄,是为国家死的,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消防员很伟大。
从影院中出来,看到外面这个安全的世界真好,两个小时的观影,我整个人都在泪眼婆娑中。
?烈火英雄》这部片子很值得观看。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震撼这我们每一个人,它让我们知道在这和平幸福的生活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畏生死,负重前行,在熊熊烈火下,在生死面前他们说“消防战斗总会有牺牲”.我更加震撼于灾难面前消防战士的英勇无畏和誓死完成自己使命的精神,火灾面前,没有怂包,每个人都是英雄!!!他们中有誓死完成切断火灾根源,关闭原油阀门的班长江立伟,有马上要退伍回家的士兵郑志,还有刚登记结婚却因清理深水中海洋垃圾不幸溺水身亡的徐晓斌……这一幕幕不禁让我想到了前段四川凉山森林大火那些英勇牺牲的消防队员。世界上有一种职业,他们随时准备着用自己生命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就是军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炎炎夏日里,他们顶着高温酷暑,身着厚重的防护服,第一时间在抢险救援事故现场冲锋陷阵,每一次出动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天寒地冻里,他们紧握冰冷水枪,双手龟裂,手掌开裂的血与水融为一体,在我们阖家欢乐,尽享天伦之乐时,他们却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保护我们的安全。
大火无情人有情,影片中不仅有消防战士的视死如归,而且还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缕温情,暖人心窝。比如混乱中花三倍价钱买了逃生船票的老夫妇看到小男孩哮喘发作时,毅然决定放弃逃生,送他去医院……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英雄,但这里的“英雄”,我觉得并不是具有神话色彩的英雄,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的“英雄”——也就是忠于职守,肩负起自己所在职业的使命,各行各位都是如此,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被称为“英雄”!作为学生我应该努力学习,在学习中脱颖而出,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也是学习中的“英雄”
2020年那场新冠疫情,让中国人民饱经伤离别之苦;而在抗疫过程中,无数优秀的白衣天使选择逆行,他们义无反顾得选择奔赴一线,只因为自己是医务人员。为了纪念这段岁月,建党百年献礼大片正有一部以他们为主角的电影《中国医生》上映了,观看这场电影,你可还会为这些勇敢的人落泪吗?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整理了四篇《中国医生》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昨天下午和室友健身完,她说我们去看电影吧,她是千玺弟弟的忠实粉丝,我就说这么突然的吗,她说刚好没事就想去看了,那就去呗,然后买票去看电影。
我俩都知道这是讲疫情的,可是还没有带纸,也不知道我俩在想啥。说说剧情吧。主要讲的金银潭医院,再进一步主要讲金银潭医院的院长。看到电影的画面,当时疫情的时候大家一窝蜂似的跑去医院,说封城的时候又一窝蜂的跑去超市,那个画面真的是,没有亲身经历真的很难感同身受。看着老人,年轻人,孕妇,小孩,你说哪个救哪个不救,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医务工作者看着一条条生命拯救不过来,这一秒生命体征还维持正常,下一秒血氧饱和度降低再下一秒有可能人就没了,一个人的生命在那个时候真的是转瞬即逝,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得多大啊。写到这里,不得不佩服袁泉的演技,每个眼神动作真的是太到位了。
看到封城的镜头,我就在想我对象是多么幸运,他就在疫情最重的地方住着,但是那段时间工作忙他根本都没看新闻,不知道发生了这魔严重的疫情,车票也是提前很久订好的,刚好是在封城的前一天走的,之后再也没有回武汉,因为为了结束异地,来到了我的城市,他的行李还是同事帮忙邮寄回来了,好想再回去看看那个地方,虽然只去过一次,但是还是有情感在,这个情感也许也来源于我是中国人,武汉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一个城市。
张子枫那一句“我只想知道,没有爸爸妈妈我该怎么活”。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小孩来说要承受多大的代价啊,觉得自己很幸运,突然所有对生活的不满烟消云散了,我们能活着,我们还有爸爸妈妈亲人朋友,我们怎么还不知足。
这个电影只是疫情的一个很小的缩影,多少个家庭因为疫情支离破碎,又有多少人牺牲了小家为大家(自己是医务工作者,自己的亲人还没有病床,住不进医院)
电影也让我们看到医务工作者的艰辛,刚看到了一个国家的担当,中国牛逼!!!
昨晚在看《中国医生》时,总是能听见抽泣声,是啊,实在是太震撼了,去年那一幕幕场景,再次萦绕在脑海里,无法让人不动容。
此时此刻,我坐在咖啡店里写这篇文章,大家自由地出入,完全没有任何担心。当然了,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却也没有2020年那样的触目惊心。
?中国医生》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新冠肺炎大爆发时期,全国医护们聚集武汉全力抗击疫情的那段真实经历。
现在信息爆炸,每天被各种头条、热搜瓜分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过去一年的事情,有些记忆已经模糊。
雁过留痕,当我们在看《中国医生》时,那些刻在心里的记忆又重现在脑海里。这就是电影、电视的魅力,也是好演员的魅力。
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医护的扮演者一定要尽量专业真实,不能浮夸。过不过关,需要专业医生的检验。
张文宏教授说,他在观看过程中,全程都在找bug,发现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是啊,真实才让人更容易走进电影,走进人物背后的悲与喜,进而思考生命的抉择和意义(看电影纯为了娱乐也没问题)。
遇到危险,人类的本能就是逃跑。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付出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
抗疫期间,最美的人,不再是身材、颜值的代名词,而是穿着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防护服,看不清脸,防水黑色笔写在外套的名字就是一个个守护生命的光。
一个医院的坚守,是一群群人的坚守,困难时期,院长动员,所有人都参加。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张涵予饰)一直战斗在最前线,传呼机从不离手,氧气罐、电力保障、防护服到位……一切后期保障他始终都在,救助病人很重要,保护医护安全同样重要。
死亡率在上升的初期,医生、护士们做到他们能做的一切,超负荷的工作量,留给他们是满脸的伤痕,透支的身体、死亡的危险,不能回家,大年三十不能回家团圆,有人想家了,哭了,有人担心家人,哭了,有人感染了,连哭的力量都没有了。
但是,他们没有选择退怯,默默地擦干眼泪,吃完泡面,赶紧去换班。
每个医生接收的病人,用尽毕生所学,尝试一切办法,可是依旧无法抵挡住死亡的步伐。
医生崩溃了,会愧疚,会痛苦。但是,传呼机一响,仿佛穿着铠甲的战士,又重回战场与病毒厮杀。
几个回合下来,有人指标下来了,以为可以成功了。没想到,希望又再一次地破灭。
崩溃从来不是一次,是无数次。
一句“没有爸妈的孩子该怎么办”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一句“你就是那个不救我的医生”又让多少医生扎心。
一句“我孩子刚出生,我不能有事”让多少父母泪崩。
……
一批批医护工作者的努力,一批批志愿者的帮忙,全国人民的自愿居家隔离,终于迎来了现在的平静。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大家还是要注意防护,珍惜现在的一切。
看完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世间温暖的传递,是来自一个个人的付出,就是蝴蝶效应一样。
金仔(欧豪饰)小文(周也饰)夫妇,第一次来医院,被告知要排队回家隔离,小文挺着大肚子,金仔朝着医生发火,被逼无奈的两人回家隔离,心里对医生有怨气。
小两口在十几平方米的一居室里,用塑料袋拼凑起一面隔离墙,妻子宝宝在里面,金仔在外面做饭,说着宝宝的情况,憧憬着未来孩子的样子。
后来,小文被接近医院里,给她治疗的是最初让她回家隔离的医生文静(袁泉饰)。小文认出了文静,表示想换医生,可是人手不足哪能随便更换呢。
小文情况越来越不好,为了保住孩子,减轻肺部呼吸压力,文静提出要对小文剖宫产,手术风险很高,一句“以后日子还得过”说服了院长,终于保住了孩子。
医院可能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一边是死亡,一边是新生,崩溃与希望共生。
看着孩子的照片,金仔泪流满面,对着文静深深地鞠躬,内心充满了感激。
隔离在家,不能出门,孩子奶粉不足,老人药品缺少。这时候,只能依靠快递员。不想接单的金仔,听到电话那头孩子的哭声,他重新走上岗位,挨家挨户地送快递,挣钱买奶粉、买尿不湿。
在城市里,金仔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更没有钱,可是他对生活的乐观,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真是让我自叹不如。
对比金仔和小文,我仿佛是生活的胆小鬼。总是会害怕,不敢去面对。
意外总是不经意出现,金仔在一次送货途中,遇到无症状感染者摔倒在地,本能地搀扶了一下,就这样,金仔感染了。
刚得知自己发烧,他又一次崩溃了,孩子老婆都在医院,他要是死了,怎么办啊?
他拒绝去医院,最后瘫坐在地上,崩溃大哭。
我们是普通人,有自己生命中的必须要渡的劫,也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更有帮助他人的慈悲心。
金仔的孩子被保住是这样,金仔好心扶了老人一把是这样。
还有,面对父母双亡的孩子,医生把自己写给女儿的遗书“骗”给了病人的女儿。
还有,年轻前途无量的住院医小羊,外出的路上只为了送一个陌生阿姨一程,他感染了,生命垂危。
当主任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她已经等了很久了,她长得很像自己的妈妈……
听到最后那句话,我泪崩了。
人世间的温暖,不能只是接受,也需要付出。
不禁让人想起歌曲《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看完《中国医生》,作为一个极其理性的人,这影片让我流泪三四次,出来影院,天下着雨,我的泪水犹如这雨水长流不止。疫情期间,身边发生着很多抗疫故事:大年初一,领导就回到单位坐镇思考部署单位防疫和疫情可能给正常工作以及经济带来的影响;我在家不断刷新着新闻,关注着国家行动和各地的治理举措,大年初三中午刚吃完饭躺床上,领导一个电话叫我回去,说防控指挥部紧急抽调我,于是立马收拾东西回单位,进城要经过好几个村,可是路都被泥土封死,只能沿着田间小路,想法设法出去,回到单位后立刻去指挥部报到,参与防控任务;正月十二,单位开始参与卡口24小时值班,因为人手短缺,我晚上回来,立刻去往卡口换班,期间天气恶劣,多日下大雪,但是同事们无一抱怨,没有退缩。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逐步好转,单位撤回开始轮班工作,我在指挥部和单位两头跑,一直持续了51天;各村村民都严肃守着卡口,一丝一毫不懈怠。我见证了疫情期间大家的紧张,也看到了广大干部、村民的团结,更看到了形势的好转与大家的欢喜。我的表妹和另一个我认识的护士也先后参与了隔离酒店的工作,她们也都毫无惧色。他们是真英雄!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也产生英雄。《中国医生》顺应时代,见证时代,书写时代及时代里的平民英雄。疫情没有硝烟,危险却堪比硝烟,没有医护人员、广大干部、志愿者和老百姓,这仗我们不会这么快结束。 回顾抗疫,展望未来,伟大的抗疫精神必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鼓舞人心。疫情已然过去,仍要居安思危,谨遵防疫规定,保护自身健康。同时,愿全社会关心那些疫情下受伤的人,也希望他们站起来更加坚强,祝愿世界更好!
感谢《中国医生》,感谢疫情中无私奉献、坚守岗位、配合防疫的人们!
?中国医生》于2021年7月9日上映,讲述了发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抗疫故事。
张涵予饰演剧中的张院长。面临着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一方面要调动全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从其它医院调医生来协助自己医院,而且还要应对医院每天都有可能会发生的医闹事件。工作中焦头烂额的他,还面对着自己的妻子感染新冠和自己渐冻症的腿。但是抗疫全过程,张院长配得上一个铮铮汉子和模范院长的称号。
袁泉饰演剧中的文婷医生。是icu病房的主任,负责维持医院的秩序。身穿抗疫衣服全程只露出来两只眼睛,但却演绎出了作为一名女性医生的知性、冷静和柔情。当所有病人都出院的时候,文婷躺在空荡的病床上,露出来的笑容感染到了许多人。想起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何尝不需要咬牙坚持下来,一不小心就一个人走了很长的路呢?
易烊千玺饰演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生。在医院里面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妈妈了,因为在上班路上觉得向自己求助的路人像自己的妈妈而不幸感染了新冠,住进了icu病房。演绎出了一名青年医生的善良和柔情,抗疫期间也许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朱亚文、李晨饰演的分别从广州、上海调到武汉支援的主任医生。这两位支援医生也在这场战争中,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成长为了一名更出色的医生。
钟南山院士出场在《中国医生》的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说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武汉抵抗住了疫情,这场疫情何尝不是这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凭借牺牲小我成全集体的精神最终攻克了难关呢?
欧豪饰演快递员金仔。在疫情期间迎来了自己女儿的降临,但与此同时,自己的妻子也感染了新冠,自己为了多赚一点奶粉钱也不慎感染了新冠,最终一家三口都度过了难关。当樱花开放的时候,一家三口在东湖畔偶遇文婷医生和她的女儿。显然得,他们作为病人,感受到了医生的无私付出,并由衷敬佩和感激自己的主治医生。
张子枫饰演父母都在疫情中去世的孤儿。当接到父母遗物的那一刻,让我们也一起体会到了在那场灾难中不幸成为孤儿的无助。但是还好,还有一大群愿意照顾她的人。
?中国医生》用了简短的两个小时诠释了武汉抗疫全过程,而且剧中还不时掺杂着新闻播报和实事记录的时间,演员几乎是用一双眼睛和脸上的细节演完了这部剧。
这部剧不但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医生的伟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演员的无限潜力和爆发力!
遇到危险,人类的本能就是逃跑,但总有人愿意与人性逆行,守住了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群逆行的医务人员就是中国最可爱的人。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的一些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7月9日,电影《中国医生》正式上映,电影把所有人带回到那些焦灼的夜晚,带回到那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伴着夜幕从电影院走出来,衣襟、袖口早已被泪沾湿,坐在大树下久久无法从情绪中抽离出来,《中国医生》犹如一颗“催泪弹”,饱含着动人的深情,让我们重忆战斗的岁月。
“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灵温暖心灵。”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全国医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义无反顾地冲上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生命吹响冲锋号角、用奉献点燃希望之灯,用实际行动去兑现对党和人民的铿锵誓言。每每想起这些挺身而出的“凡人”、这些从天而降的“英雄”,心中都百感交集,暗自告诉自己“永志不忘,切莫辜负”。
从舍生忘死、慷慨前行的决然里悟“奉献精神”。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他们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地蜕变成了“英雄”,面对未知挑战喊响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号角,面对艰巨任务扛起了“我是党员我带头,承诺践诺勇担当”的责任。厚厚的防护服下汗水早已浸湿了衣衫鞋袜,口罩和护目镜在脸颊压满了带血的伤痕,双手在消毒水的反复清洗下掉皮红肿,这一路上,有人倾尽了心血甚至付出了生命。透过《中国医生》看百年大党的使命担当,就读懂了心怀大家、心怀祖国的“奉献精神”,就感受到了大爱无疆、奋战到底的强大动力。
从万众同心、命运与共的并肩里悟“团结精神”。抗疫斗争取得重大的战略成果,再次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我们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更增强了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结力。从“一方有难,八方驰援”的坚实支撑,到“一呼百应,应者云集”的磅礴合力,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心手相依的命运与共,我们感受到了百年大党深入民心的号召力量。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迈向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当从一次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感悟“团结精神”,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在群策群力和携手并肩中共同奔赴民族复兴光明灿烂的前景。
昨晚在看《中国医生》时,总是能听见抽泣声,是啊,实在是太震撼了,去年那一幕幕场景,再次萦绕在脑海里,无法让人不动容。
此时此刻,我坐在咖啡店里写这篇文章,大家自由地出入,完全没有任何担心。当然了,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却也没有2020年那样的触目惊心。
?中国医生》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新冠肺炎大爆发时期,全国医护们聚集武汉全力抗击疫情的那段真实经历。
现在信息爆炸,每天被各种头条、热搜瓜分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过去一年的事情,有些记忆已经模糊。
雁过留痕,当我们在看《中国医生》时,那些刻在心里的记忆又重现在脑海里。这就是电影、电视的魅力,也是好演员的魅力。
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医护的扮演者一定要尽量专业真实,不能浮夸。过不过关,需要专业医生的检验。
张文宏教授说,他在观看过程中,全程都在找bug,发现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是啊,真实才让人更容易走进电影,走进人物背后的悲与喜,进而思考生命的抉择和意义(看电影纯为了娱乐也没问题)。
遇到危险,人类的本能就是逃跑。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付出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
抗疫期间,最美的人,不再是身材、颜值的代名词,而是穿着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防护服,看不清脸,防水黑色笔写在外套的名字就是一个个守护生命的光。
一个医院的坚守,是一群群人的坚守,困难时期,院长动员,所有人都参加。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张涵予饰)一直战斗在最前线,传呼机从不离手,氧气罐、电力保障、防护服到位……一切后期保障他始终都在,救助病人很重要,保护医护安全同样重要。
死亡率在上升的初期,医生、护士们做到他们能做的一切,超负荷的工作量,留给他们是满脸的伤痕,透支的身体、死亡的危险,不能回家,大年三十不能回家团圆,有人想家了,哭了,有人担心家人,哭了,有人感染了,连哭的力量都没有了。
但是,他们没有选择退怯,默默地擦干眼泪,吃完泡面,赶紧去换班。
每个医生接收的病人,用尽毕生所学,尝试一切办法,可是依旧无法抵挡住死亡的步伐。
医生崩溃了,会愧疚,会痛苦。但是,传呼机一响,仿佛穿着铠甲的战士,又重回战场与病毒厮杀。
几个回合下来,有人指标下来了,以为可以成功了。没想到,希望又再一次地破灭。
崩溃从来不是一次,是无数次。
一句“没有爸妈的孩子该怎么办”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一句“你就是那个不救我的医生”又让多少医生扎心。
一句“我孩子刚出生,我不能有事”让多少父母泪崩。
……
一批批医护工作者的努力,一批批志愿者的帮忙,全国人民的自愿居家隔离,终于迎来了现在的平静。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大家还是要注意防护,珍惜现在的一切。
看完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世间温暖的传递,是来自一个个人的付出,就是蝴蝶效应一样。
金仔(欧豪饰)小文(周也饰)夫妇,第一次来医院,被告知要排队回家隔离,小文挺着大肚子,金仔朝着医生发火,被逼无奈的两人回家隔离,心里对医生有怨气。
小两口在十几平方米的一居室里,用塑料袋拼凑起一面隔离墙,妻子宝宝在里面,金仔在外面做饭,说着宝宝的情况,憧憬着未来孩子的样子。
后来,小文被接近医院里,给她治疗的是最初让她回家隔离的医生文静(袁泉饰)。小文认出了文静,表示想换医生,可是人手不足哪能随便更换呢。
小文情况越来越不好,为了保住孩子,减轻肺部呼吸压力,文静提出要对小文剖宫产,手术风险很高,一句“以后日子还得过”说服了院长,终于保住了孩子。
医院可能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一边是死亡,一边是新生,崩溃与希望共生。
看着孩子的照片,金仔泪流满面,对着文静深深地鞠躬,内心充满了感激。
隔离在家,不能出门,孩子奶粉不足,老人药品缺少。这时候,只能依靠快递员。不想接单的金仔,听到电话那头孩子的哭声,他重新走上岗位,挨家挨户地送快递,挣钱买奶粉、买尿不湿。
在城市里,金仔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更没有钱,可是他对生活的乐观,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真是让我自叹不如。
对比金仔和小文,我仿佛是生活的胆小鬼。总是会害怕,不敢去面对。
意外总是不经意出现,金仔在一次送货途中,遇到无症状感染者摔倒在地,本能地搀扶了一下,就这样,金仔感染了。
刚得知自己发烧,他又一次崩溃了,孩子老婆都在医院,他要是死了,怎么办啊?
他拒绝去医院,最后瘫坐在地上,崩溃大哭。
我们是普通人,有自己生命中的必须要渡的劫,也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更有帮助他人的慈悲心。
金仔的孩子被保住是这样,金仔好心扶了老人一把是这样。
还有,面对父母双亡的孩子,医生把自己写给女儿的遗书“骗”给了病人的女儿。
还有,年轻前途无量的住院医生小羊,外出的路上只为了送一个陌生阿姨一程,他感染了,生命垂危。
当主任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她已经等了很久了,她长得很像自己的妈妈……
听到最后那句话,我泪崩了。
人世间的温暖,不能只是接受,也需要付出。
不禁让人想起歌曲《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很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今天和同事们约着一起去看了电影《中国医生》。电影是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议斗争。
看完以后的第一感觉是,作为医护人员真的太了不起了。看着演员脸上因为戴口罩而留下的那些痕迹,还有因为带医护手套而干裂的手,真的是太让人心疼了。他们真的在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贡献了最大的力量,为他们点赞。
如果打算要去看的朋友,请备好纸巾,像我这种泪点低的人,是真的很好哭。本身这个题材的选择就是会让人落泪的,看看纪录片和新闻也会让人哭的稀里哗啦的。
就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哈,电影前面半段描述疫情发生,越来越多的人感染,金银潭医院的院长说有病人就都收,到后来病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床位不够,大家不按秩序来医院抢床位。前期剧情设计还是比较有序的在推进。但是随着电影慢慢接近尾声,个人觉得是有些拖沓,有些煽情,再拖剧情了。
电影里的演员都是很赞的,我最喜欢袁泉,演技真的是一流了。感觉她不管演什么就成什么。从她那双深邃的眼睛透出来眼神真的太让人感触了。我真的是她的粉。当然这次张亚文演的也很好。在我的印象里,医生应该都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但是张亚文演的医生让我对医生有了新的看法。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医生也是人所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就是我以前没想到过罢了。张亚文这次演的前后的差演的也是很出色的。
作为新一代的小生,易烊千玺和张子枫,演技也是越来越好了。现在也是越来越喜欢千玺了,感觉只要是他的电影,我都有看哈。他的眼神,动作,在电影里都能看到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出神。张子枫在这部电影里面的那场哭戏真的是绝了,还有那句:叔叔,一个人如果了没有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应该咋哭了影院里大多数的人吧。
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演员,都演的非常的棒。但是对我而言,以上几位印象是比较深刻的。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题材还是非常赞的,可以去看看的我们的医护人员那时候的经历,去电影院目睹感受一下。温馨提醒请带好纸巾。
这个片子最大的困难就是认人,好多演员都是因为戴着口罩,我都认不出来了。如果单纯评价电影要素,无论是故事、镜头语言、剪辑,《中国医生》都要比也是在不久前上映的《革命者》要弱了不少。
不过从观看后的感觉上上,我们会发现,看完《中国医生》后,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
因为整部影片都在燃烧你的情绪。
是的,这部电影,就是靠共情,靠渲染情绪,不用考虑啥电影剧情,啥镜头。
观众是非理想的,很少有人去观察镜头、剧本、表演到不到位,他们想要的是一种情绪的扩大化,无论是喜感的,还是悲情的。在这一点上,本片和《革命者》的初衷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想通过情绪的渲染来吸引观众。
这个片就是能让你哭,从片头哭到片尾,从一开始的伤心和无奈,到最后的激动和自豪。
前半部分的泪水来自于悲伤。
影片并没有为疫情的到来做铺垫,而是直接就看到一个个患者被送进icu,尤其是在影片前半部分,我们看到的是恐慌的市民,能看到垂死任病毒宰割的患者,我们能看到竭尽全力想让病人活下去,但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的医护工作者。
影片中的抢救治疗镜头都较为专业,会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影片并没有渲染病毒多么恐怖,而是突出一种人面对未知疾病的无力感。
竭尽全力,但是病人仍旧一个又一个的离去,这种无力感恰恰是医生最能够感受到的,这也是最打击他们内心和意志的东西,所以我们能看到,有退缩,有放弃,有抱怨。
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亲人也被感染,自己却无可奈何,帮不上忙。
我们看到因为工作而忽略的留言已经从他们留下的求助变成了最后的遗书。
我们看到拿到父母遗物后无所适从的女孩子。
影片里的新冠病毒就像飘荡在城市上空的坠天使一样,肆意的嘲弄众生。
本片的表演很有难度,大家都带着口罩,更多的还是需要肢体语言。
人因为无力,人因为事与愿违,人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人面对病毒,从无可奈何,转变到了一种恐惧感,这种对无可奈何的恐惧,与我们之前接受的人定胜天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会让观众更震撼!
人唯有之时方能勇敢。
是的,当我们在最绝望的时刻,当病人和银幕前的我们在最绝望的时刻,那些医护工作者所爆发出的勇气就显得如此耀眼,以至于我们的眼泪会不自觉地流出来。
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婆娑起皱的手,看惯了布满勒痕和汗渍的脸,要知道,这些护士们还是二十几岁的年华。
电影中的脸,要比海报上的触目惊心得多。
他们同时承受着身为一名医生、一名护士,身为一名母亲、一名丈夫的双重压力,他们救人,但是却对亲人的境遇爱莫能助。
影片中没有从天而降的救星、没有绝世武功的顿悟、没有干掉总boss后的逆转,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再次站起来,然后再失败再起来的过程中,实现的胜利。
没有超级英雄,只是一群哭过、退缩过、迷茫过的普通人。
他们只是一直站在那里罢了,他们的眼前是病毒和绝望的患者们。
也许是因为工期短的原因吧,本片的遗憾还是挺多的。
我曾经畅想,能够在影片中看到那最美的日落,一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和一名穿着防护服的医生就在那里,一躺一站、一老一少,我相信通过电影的镜头,我们能看到比那张照片更美的一幕。
这张照片其实是最适合放到大银幕上的。
我也曾想,在影片中看到武汉夜晚的大合唱,歌声从一个阳台到一幢楼,再到一个小区,然后是整个夜幕下城市的合唱。
可惜这些都成为了影片的遗珠。
当然,我们不否认影片存在的缺陷,故事主线的缺乏,以及缺少一个作为灾难性电影需要贯穿始终的核心戏剧冲突,同时人物支线上也是过于繁复,因为人物视角过多造成了每个人物多给予的笔墨有些少,如果没有演员功底的支撑,很难体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站立在这个历史时刻的普通人。
影片中的人物,我个人认为表演和塑造人物的亮点,就只有朱亚文了,这个张狂、鲁莽、毒舌的专家,同时也具备着顽强、干练、高度的责任感等特点,是影片中唯一个具有矛盾性的角色。
张子枫的角色,短短几分钟,但是说出了最催人泪下的一句话:“没有爸妈的孩子怎么活?”
张子枫客串的那几分钟,很精彩,请注意她的手,握着拳头,并不想去接父母的遗物。
很遗憾,其他几个重要人物,包括张涵予的张院长和袁泉扮演的文主任,以及易烊千玺扮演的杨小羊等,虽然戏份很多,但是并没有给到我们特别多的亮眼之处。
瑕不掩瑜,这部影片的卖点本就不是演员,本就不是一个多么精彩的故事,本就不是角度、灯光、声效、特效,真正感染观众的,让观众流泪的是那隐藏在死亡、绝望、未知后面的勇气和医者仁心。
当医院的院长无法为自己的妻子找到床位的时候,当护士把自己的长发剪掉的时候,当一个城市能够用十天时间建起一座医院的时候,当一座城市迎来了两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者时……
吾国!吾民!
2020年那场新冠疫情,是中华人民永恒的伤痛,无数的医护人员选择逆行,他们将生的希望留给大家,留给自己的却是超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我们不能忘记这群英雄。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整理了四篇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范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月9日,时隔一年半,伴随着电影《中国医生》的上映,将我们带回了2020那些个焦灼的夜晚,带回了那个英雄般的城市:武汉。
影片所讲述的,是我们的共同记忆,共同命运。
共同命运
2020年初,武汉人民都还在热热闹闹地喜迎新年。但一场疫情正在一些角落里快速蔓延。
患者的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进医院的时候还是轻症,但病情恶化得快。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病,可是细密的恐慌开始笼罩着这座城市,大量有疑似症状的人冲向医院,造成了对武汉当地医疗资源的挤压。
挺立在风暴中心的,就是被称为新冠疫情「风暴之眼」的——金银潭医院。
张涵予将扮演医院院长张竞予,其人物原型就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
袁泉则扮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其原型之一就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
对于刘伟强导演,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中国机长》的导演,大家认可他们的水平和能力。
但另一方面,对于刘伟强导演、对于所有的主创而言,《中国医生》的创作压力,无疑是大了太多。
这一次, 故事不再只是发生在小小的机舱里,它牵涉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甚至于全世界……如何去讲述这个故事,如何以小见大,成为了一道难题。
面对如此宏大的题材,如此严肃的故事,到底该如何着手,又如何能在短短的两小时内,讲一个能令观众信服的故事?
共同努力
他选择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座医院」里。
影片主角,是一群医护人员,但不仅仅是医生自己。主体内容,是医护人员一线抗疫的过程,也有武汉人民为病魔斗争的样子
影片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
这样一来,导演也就巧妙地让影片的叙事,又回到了他拿手的「行业题材」。
在这座医院里,每一个医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每一次救援都是惊心动魄的战役。
张涵予扮演的院长张竞予尽管脾气火爆,说着一口弯管子武汉话,毫无领导架子,却是医院的定海神针。
疫情最凶险之时,他力排众议,接收源源不断的病人;当所有医生面对疫情都变得心灰意冷的时候,只有他还斗志昂扬,永不妥协。
他像是一个打不倒的硬汉。
但没有人想到,其实他才是那个最“脆弱”的人:他不仅患有渐冻症,眼见自己的身体一天天衰竭;妻子也染上新冠肺炎,一度严重要插管治疗。
由朱亚文扮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陶峻,可能是全片最有个性的一位医生。
他说着一口粤普,张口闭口“扑街仔”。
不仅跟所有的病人们称兄道弟、大开玩笑,并且初来乍到,就胆敢当众与院长张竞予叫板。
但看似玩世不恭的外表下,仍然是一颗赤忱的医者仁心:当一位重症病人宣告救治无效时,所有人都知道无力回天,面色灰白。
只有他还在继续抢救,不甘心面对又一例病患的离开。
与他相比,李晨扮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吴晨光,则是典型的“好好医生”。
在医院,他平静,可靠,悲悯,情绪稳定,乐于助人;在家庭,他也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
但或许你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单纯的“好人”,也有崩溃的时刻。
当他站在天台上,俯视着“空城”的武汉仍然繁华的夜景,以哽咽的语气喊出——
“我也想救他们,但是救不过来啊!”
那一刻,实在是揪心又难过。
而易烊千玺所扮演的杨小羊,他年轻,不过是个住院医生,却在紧要关头上了前线,不会插管的他,开始被陶俊指责,勒令他离开icu。但他没有放弃,在休息时一次次练习,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小医生蜕变成大医生的影子。
可惜,他还是年轻,为了帮助路边的患者,不幸感染,但他也毫无怨言,作为医生,他知道他面对的是什么,经历了换肺手术,终于逐步好转。
最后,袁泉所扮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再一次让我们见证了女性的力量。
她的表演始终是真实而有分量的:她沉静,温柔,坚毅,冷静;不仅永远抢在一线救治病人,也总在悉心地保护自己手下的医护人员。
似乎她每一次出现,都是满面倦容;但她的眼神永远是如此坚定和勇敢。
而当你看到那张伤痕累累的脸时,只觉得每一道勒痕,都同样让人感到触目惊心。这是伤痕,也是功勋。
什么是“中国医生”,我想,那一定是充满红肿勒痕的面容,和稳定平静的双手。
从剧本角度来看,这也正是影片的高明之处。
影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拍法,将故事的重点放在医护人员身上。
这样一来,观众的视角被拉近,我们能够对每一个角色产生代入感,被每一个最微小的细节所打动。
与此同时,借由对医院里孕妇、老人等病例的描绘,观众很自然地将视角拉到金银潭医院以外。
在“封城”的大背景下,拼命接单的外卖小哥,也是出生入死的平民英雄。
欧豪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他与她的妻子,承担了剧中的重要角色,也展现了一个百姓的改变。
最开始,他同样也因为疫情严重,不愿出门接单。但随着妻子在医院里即将临盆,他因为“孩子”, 而感同身受了那些缺少奶粉、缺生活物资的家庭。
于是,他也想要做些什么,去帮助那些同样被困在城中的人。
没想到,反倒因一时疏忽而感染。
意识到自己发烧的时候,他难以置信地坐在地上嚎哭,外卖盒撒了一地。
幸运的是,他最终和家人痊愈重建。
病魔拆散了无数家庭,让血浓于水的亲情,变成一纸冷冰冰的通知。
电影中的一位名叫张吉星的患者,由疫情之初就积极进行治疗,陶医生一路看他从患病到新冠疫苗呈现阴性,我们无不认为他将会出院,可惜,这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电影,就在黎明之前,他因为心梗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随着护士的电脑,一个名字映入眼帘,张子枫,她是两位患者的家属,孩子,可惜,她的父母,永远回不来了。
在一个下雪天,她在小区楼下,从吴医生手中接过双亲的遗物,双眼发红地问:“叔叔,没有爸妈的孩子该怎么办?”
那时,屏幕外的我们,也湿了眼眶。
一个小伙子拿着奶奶去世的通知,心里默默的流泪,作为一个小人物,他最终做出了捐献病体的决定,我们无法想象,那对他来说有多难,但有一个个这样的小人物,为我们攻克疫情,迈出了一步又一步。
如今,中国疫情已经越来越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团结一心,这就是中华。
广州本轮本地疫情在院病例实现“清零”的首个周末,广州各大影院又开始热闹起来。9日晚举行首映礼的电影《中国医生》既应景也受到了此间多方人士的好评。
“我最强烈的感觉,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掩饰,非常真实地还原了在武汉抗击疫情初期的情况,我们遇到的困难、床位的紧张、病人的情绪,这部电影都非常真实地还原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观看完《中国医生》广州首映后如是说。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广州经历了一轮本土新冠疫情。这部根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真实事件改编,由刘伟强执导,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领衔主演的电影得到了多方的赞誉,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首映礼当晚,钟南山与广东援鄂医疗队代表、广州本轮本土疫情抗疫代表、医务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代表一同观影。
在首映现场,钟南山称赞这部影片非常真实,非常严谨,并感谢全体演职员。主演张涵予表示,钟院士敢医敢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当之无愧!袁泉则表示,她有点激动,见到钟院士,她秒变“迷妹”。
钟南山坦言,从《中国医生》里,他看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影子,也看到了我们广东医护人员的影子,真正体现了中国医生的良心、责任、决心、行动。
钟南山表示,他在《中国医生》中看到许多熟悉的身影,包括其团队的重要成员、广医一院icu主任桑岭。电影中,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陶峻原型就是桑岭,这个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桑岭看完电影后表示,电影很真实,抢救很专业,让他很震撼。让他更想不到的是,里面很多细节,他都没有跟导演讲,但是导演依然还原出来,还拍得非常好。
电影中医治场面的呈现也得到了钟南山的点赞。他表示,观影中他看得非常细致,发现影片中无论是医护人员插管的动作还是病患的化妆都非常到位。
袁泉所饰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更让钟南山想起18年前抗击非典疫情时他的一位助手:“当病人被抢救过来之后,她的样子仍然憔悴,但是眼睛流露出光,让我想起我的助手当年在广州市八医院经历完一场抢救后的样子。”
在回答一位曾经支援武汉的广州医生提问时,袁泉表示感动和深刻的记忆太多了,所有在抗疫第一线的医生们都是以他们崇高的职业精神来面对危难的时刻,用他们的专业、用他们人性的光辉去把每一位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要向医护人员致敬。
又到了周末观影的时候,今天的观影是《中国医生》。有人说不应该称为《中国医生》,而应该改为《中国医护》。参考《中国机长》,我认为这部影片选取的名称还是合适的。首先从演员阵容来说,本片中大部分角色扮演者同为《中国机长》的角色扮演者,主创包括:张涵予,袁泉, 欧豪,李晨,朱亚文,其次,你还会看到四字弟弟的精彩表演。其实,我认为对比《中国机长》,以机长刘长建为主线,此次张涵予作为主创人员之一,饰演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竞予,即故事原型张定宇院长,为主线,主要描述了金银潭医院中的故事。同《中国机长》描述飞机上的故事有相似之处。《中国机长》的命名重在宣扬刘长建的沉着冷静和自我牺牲,对比《中国医生》以小见大,虽为描述张竞予院长,却实为描述每一名医护人员。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
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忆影片,众所周知,新冠一开始是未知的,但在高传染率下,院长依旧呼吁大家自愿参加,四字弟弟一开始的胆怯与迷茫,真实。到后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也不幸感染,最后得以康复。源源不断的病人,诊疗室里一床难求,袁泉坚毅的眼神令人折服。总有人会抱怨会放弃,可也有人为了使命去坚持。一开始心高气傲的陶骏,也慢慢变得食人间烟火。
妹妹张子枫在片中名字是张小枫,一个因为父母感染新冠去世而成为世界上孤军奋战的人。“麻烦告诉我,爸爸妈妈没有了,该怎么办?”
随着治疗的深入,医护人员对新冠的了解也越来越多,采用插管,提高氧饱和度,ecmo治疗,中医药治疗,疫情开始转好,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武汉一直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最令感动的是方舱医院里那段医护一起合跳的广场舞,全片氛围最轻松的一段。那是人们的希望与乐观。
张涵予把故事中原型张定宇院长的渐冻症饰演的很传神,从其他媒体软件上得知,楼梯上摔下这一段,是演员真摔。
尤其是,被保洁阿姨看到跌倒的瞬间,那份镇静的掩饰,让人敬佩。
这是一张众人在目睹一名老年患者经历过治疗后拔管的照片,拔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新冠是可以治愈的。
回想亲身经历的那段时间:第一次与友人谈论关于武汉不知名肺炎,还是在2020年的一月份去往临沂的路上,那时的我们只是把那个不起眼的新闻当作谣言来看。直到2020年春节时的封锁消息传出,原来,那么严重?开工时间一拖再拖。直到3月一个人在大街上驮着紫外线灯的时候,穿4个小时防护服进行复工前疫情演练的时候,再到去餐馆吃饭,电影院看电影,生活才得以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不经战乱。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有人这样总结,“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在抱怨,却从来不了解”是我国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医生》以医患为什么无法相互理解为出发点,以平视的目光,让公众看到去掉光环、去掉标签、去掉附丽之后的普通医生,试着从他们的经历与付出,去理解他们的艰辛与崇高;从他们的局限与无力,建立起对医生的正确期待。
理解中国医生,并不是要控诉中国患者。虽然《中国医生》聚焦于医生,但从纪录片的案例和细枝末节,我们也能窥见中国患者的众生相。在中国,难的不只是医生,需要理解的,也不只是医生;除了呼吁患者理解医生外,我们对患者们做得足够吗?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做穷病。”在《中国医生》里的多个案例里,我们看到的是被疾病拖累、拖垮的家庭,实在令人揪心痛心。纪录片中那个重度烧伤的老年患者,儿子选择强行出院,他并非不孝顺,他花光了积蓄,但他也非尽全力,因为他采访中他谈到,前几年买了房子,刚开了个厂,现在卖厂亏大了。
笔者注意到,纪录片中的案例,但凡孩子患病,家长都是砸锅卖铁、不惜一切,但年迈的父母患病,成年的子女首先权衡的是钱,是生活是否会受影响。就像徐晔医生说的,“有时候可能医术都还没有碰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网上有很多人指责烧伤患者的儿子。但恐怕谁也无权指责。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生命的繁衍生息常常是建立在牺牲上一代的基础上,然后供给下一代;当上有(不止一个)老、下有(不止一个)小,“救不救”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因此,不要一味去指责困境中的人的选择,而不妨思考,人心够不到的地方,制度可以做些什么。纪录片中也透露出太多无解问题:有些病人既没有医保也没有农保,一旦重病就倾家荡产,该怎么提升基础医疗保障覆盖率?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救治,很多家属首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家属千里迢迢地陪护身心俱疲,客观上也造成三甲医院负担过重,门诊医生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也显得奢侈,该如何均衡医疗资源?
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生的“医生苦、医生累”,共同指向的是医疗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医生和患者只不过首当其冲,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比如跟付出相比,中国医生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医生的手术费、诊疗费很低,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法体现。医院为了维持“生计”,常常是通过药品和医疗器械创造利润,这就造成了药价虚高,大型检查、检验价格偏高,没必要的检查太多,由此加剧了“看病贵”。
医生的苦、医生的累是真实的,患者的痛苦、家属的焦虑与无助也是真实的。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做圣人,同样也不能要求患者和家属做圣人,永远通情达理、永远临危不乱、永远笑对苦难。相反,我们要理解人性,要尊重人性的弱点,然后不断通过制度去化解人的难题,让每一个人哪怕遭遇重大疾病,都尽可能地保持尊严和体面。
但体系的调整总是滞后的,当下仍需要医生和患者去承担不尽完善的体系的代价。医生依旧会很累,患者看病还是会觉得“难”和“贵”,此时医生和患者能做的、应做的,就真的是多一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相互理解了。
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但我们对医生的尊崇不应是局限于一时,而是日常;医院对于患者的救治与关怀,也不应只有经济的考量。无论是爱护医生还是怜悯患者,说到底是对人的本质性关怀,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底色。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