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范文网 >计划书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6篇

与时俱进是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要注意有的,在新学期开始前,相信教师们一定都有准备一份教案,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6篇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1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一.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1.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增加到8个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正价由+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最低负价由-4到-1、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掌握证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

1.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较强的金属能把金属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ba等除外)。

2.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夺取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较强的非金属能把金属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或酸溶液中置换出来(f2除外)

三.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熟记主族元素的名称及符号。

1.记住7个横行,即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不完全)。

2.记住18个纵行,包括7个主族(Ⅰa~Ⅶa)、7个副族(Ⅰb~Ⅶb)、1个第Ⅷ族(第8、9、10纵行)和1个0族(即稀有气体元素)。

3.记住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氢、硼、硅、砷、碲、砹与锂、铝、锗、锑、钋之间)。

4.能推断主族元素所在位置(周期、族)和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

四.能综合应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1.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元素正价数=8-最低负价。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递减,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递增,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某些金属的性质,又表现某些非金属的性质。

五.能综合应用同短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及其特性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

主族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正价及最低负价数同为奇数或偶数。

六.能综合应用元素周期表。

预测元素的性质;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等。

七.典型试题。

1.同周期的-、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含氧酸的酸性:h3zo4 > h2yo4 > h-o4

b.非金属性:- > y > 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y、z顺序由弱到强

d.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y、z顺序由小到大

2.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不可能是

a.1 b.3 c.5 d.6

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 > b > c > d b.原子序数:d > c > b > a

c.离子半径:c > d > b > a d.单质的还原性:a > b > c > d

4.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b.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相似

c.该元素位于Ⅲa族 d.该同位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184个中子

5.w、-、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 > w > z > y。w原子的最外层没有p电子,-原子核外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1,y原子最外层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1,z原子核外电子中p电子数比y原子多2个。na、mg、c、o。

(1)-元素的单质与z、y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2mg+co2点燃 2mgo+c。 mg(oh)2 < naoh

(2)w、-元素的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__________ < __________(填化学式)。这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为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填元素符号)。na > mg > c > o。

6.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铍元素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是两性氢氧化物,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be(oh)2+h2so4beso4+2h2o;be(oh)2+2naohna2beo2+2h2o。

7.制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制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制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_____ > _____ > h2o、hf;

第三周期sih4 > ph3 > _____ > _____。

(2)化合物的毒性:ph3 > nh3;h2s_____h2o;cs2_____co2;ccl4 > cf4(填>、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3)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制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制冷剂氟利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它类似的还可以是__________

(4)然而,这种制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_____变化趋势来开发制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① 毒性 ② 沸点 ③ 易燃性 ④ 水溶性 ⑤ 颜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八.拓展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

b.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2.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 b.h3o+ c.nah d.h2o2

3.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下列事实能证明其金属性比钾强的是

a.其单质跟冷水反应,发生剧烈爆炸 b.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大

c.其单质的熔点比钾的熔点低 d.其氢氧化物能使氢氧化铝溶解

4.短周期元素-和y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且-呈价态,y的原子序数为n,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n+5 b.n+3 c.n-3 d.n-11

5.原子序数为-的元素e与周期表中a、b、c、d四种元素上下左右紧密相邻,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的是(镧系、锕系元素除外)

a.4- b.4-+6 c.4-+10 d.4-+14

6.-和y属短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y b.-y2 c.-y3 d.-2y3

7.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8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有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按原顺序改为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b.第8、9、10三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c.从上到下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d.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8.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半径:na+ > mg2+ > al3+ > f b.碱性:koh > naoh mg(oh)2 > al(oh)3

c.稳定性:hcl > h2s > ph3 > ash3 d.酸性:h3alo3 < h2sio3 < h2co3 < h3po4

9.已知-、y、z、t四种非金属元素,-、y在反应时各结合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放出的能量是y > -;氢化物稳定性是h- > ht;原子序数t > z,其稳定结构的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而其离子半径是z > t。四种元素的非金属型从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y、z、t b.y、-、z、t c.-、y、t、z d.y、-、t、z

10.我国最早报道的超高温导体中,铊(tl)是重要组成之一。已知铊是Ⅲa族元素,关于铊的性质判断值得怀疑的是

a.能生成+3价的化合物 b.铊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c.tl(oh)3的碱性比al(oh)3强 d.tl(oh)3与al(oh)3一样是两性氢氧化物

11.根据已知的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中的元素种类数,请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类数为

a.18 b.32 c.50 d.64

12.有-、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质子数总和为32,价电子数总和为18,其中-与z可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通常为液态的化合物,y、z、w在周期表中三角相邻,y、z同周期,z、w同主族。

(1)写出元素符号:-_____、y_____、z_____、w_____。h、n、o、s。

(2)这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13.a、b、c、d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1 mol该化合物含有42 mol电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2n。c、d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式写出:n、o、p、li。

(1)a、b元素形成酸酐的化学式__________n2o3、n2o5。

(2)d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li+2h2o

(3)a、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__________ < __________。ph314.在周期表中,有些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它左上访或右下方的另一主族元素相似,如锂与镁都能与氮气反应、铍与铝的氢氧化物均有两性等,这称为对角线规则。请回答:

(1)下列关于锂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li跟过量o2反应生成li2o2 b.lioh加热时,不会分解

c.li遇浓h2so4不发生钝化 d.li2co3加热时,分解成li2o和co2

(2)锂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__________外,也生成微量的__________。

(3)铍的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具有_____性,证明这一结论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已知be2c+4h2o2be(oh)2+ch4,则al4c3与过量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① ② ⑨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1)表中元素 ⑧ 的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它的_______(填酸、碱)性比元素 ⑦ 的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_______(填强、弱)。

(2)位于第二周期的某元素的原子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多1个,该元素是表中的_____(填编号),该元素与元素 ⑤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其中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键;该元素与元素 ⑨ 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 ⑨ 显_____价。

(3)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元素 ⑦ 与 ⑧ 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2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习二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二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板书】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和水反应: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广西桂林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长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应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讲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

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

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结】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掌握它的性质后合理利用它。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此次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上册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对学好化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许多重要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识时,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学会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理解氧化还原的实质。

能力培养: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科学品质:激发创造意识,培养勇于探索认识新事物的优良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方法:

以讲解、分析、体温、概括为主体,抓住化合价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着一关键,通过氢气与氧化铜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的转移等一一揭示反应的实质,这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练提问 讨论 归纳 总结的程序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在了解程序下一步步完成学习化学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是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以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学法指导:

复习初中学过的知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采用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的。鼓励学生做笔记并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参与“学中练,练中学”。在练习中,可让学生依老师的思维模式,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理解后再按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记忆,最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复习初中学生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导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同学思考回答:“氧化铜失去铜,发生还原反应,氢气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像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叫氧化—还原反应。”同学们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已经掌握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

2.讲授新知识

以na在cl2中燃烧和h2与cuo反应为例,通过得失氧情况和价态分析,总结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即: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化合价升降。启发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原因,认识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特征。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内部本质:电子转移。电子得失、电子对偏移,氧化反应,失e、价升;还原反应,得e、价降。从而解除疑难,进行下一环学习。

(三)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化合价降低),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化合价升高),具有还原性。就这样边讲课边板书,在化学方程式上画线,标明化合价及电子得失,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并总结归纳。教会学生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即:化合价降低,得2e,被还原

化合价降低,得2e,被还原

氧化剂 还原剂

为了理解,加深记忆,让学生先看几分钟书,然后让一位学生上台写出h2在cl2中燃烧这个化学反应,并分析,即:

价升,(电子对偏离)发生氧化反应;价降,(电子对偏向)发生还原反应。

为了使知识更清晰,可以给出小节,并给出类似题型的练习题,达到巩固加强。最后一起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即:

接受电子 失去电子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高

被还原 被氧化

具有氧化性 具有还原性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记忆方法:

1.总结: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原子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该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2.分析四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得看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

3.联系反馈:

写出zn与hcl反应,cu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式,并标出化合价、氧化剂、还原剂并同时布置课后作业,以达到巩固新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发生学生的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透彻讲解,使其完全理解。

4.小结

5.布置作业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4

1、内容和进度:完成2 -1 脂肪烃 一节的教学

第1课时:烷烃 第2课时:烯烃

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第4课时:习题讲解

2、重点和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1、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附导学案: 2-1 脂肪烃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

2、了解乙炔和炔烃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等知识

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概念、存在条件和脂肪烃的来源

二、预习内容

(一)、烷烃和烯烃

1、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 结合成 ,碳原子剩余的 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叫烷烃。烷烃的通式为 ,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

2、烷烃和烯烃

(1)烯烃是分子中含有 的 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最简式为 。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 (3)

(3)顺反异构的概念

(二)乙炔

1、乙 炔的分子式 ,最简式 ,结构简式

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因为乙炔

4、乙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 (2) (3)

(三)脂肪烃的来源

根据课本p35页【学与问】,阅读课本p34~35,完成下表:

石油工艺的比较:

工艺 原理 所得主要产品或目的

分馏 常压分馏 利用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 石油气,_______, ,[来源:学,科,网z,-,-,k][来

_______, ( ,

, )[来源:学科网z--k]

减压分馏 利用在减压时,____ _降低,从而达到分离_______目的

催化裂化 将重油(石蜡)在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将________断裂________. 提高汽油的产量

裂 解 又称______裂化,使短链烃进一步断裂生 成_________

催化重整 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制取芳香烃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3、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特征结构、烯烃 的顺反异构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4、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

学习重难点:

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烃的取代反应

2、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3、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特点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烷烃、烯烃的熔、沸点

阅读p28思考和交流

思考; 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之间的关系

(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 ,相对密度逐渐 ;

(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 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他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c)烷烃的相对密度 水的密度。

(d)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练习:比较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沸点高低探究二:烷烃和烯烃化学性质

1、烷烃的化学性质特征反应

(1) 甲烷与纯卤素单质(cl2)发生取代反应,条件:

(2) 反应式

2.烯烃的化学性质

(1)燃烧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5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 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 混合物

2、 焦碳、煤焦油、煤气

3、 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

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2、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3、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过渡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引出天然气

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九年级化学复习教案篇6

复习烃的衍生物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醇、酚、醛、羧酸等极为重要的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相互转化关系;

2、在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挖掘题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讲解】

一、官能团:基团指化合物分失去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剩余部分,而官能团是一类特殊的基团,通常指主要决定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官能团有:—_、

o o

—no2、—oh、—cho、—c—oh、—nh2、 c=c 、—cc —、[r—c—(酰基)、r—

o

c—o—(酰氧基)、r—o—(烃氧基)]等。

o o o

思考:1、h—c—oh应有几种官能团?(4种、 —c— 、—oh、—c—oh、—cho)

oh

2、 —cho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常见)

ch=ch—cooh

(提示:属于酚类、醛类、羧酸类、烯烃类)

二、卤代烃(r—_)

1、取代(水解)反应 r— _+h2o naoh r—oh+h_ 来源:z__k.com]

这两个反应均可用于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检验时一定要用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三、乙 醇

h h

1、分子结构 h—c—c—o—h 用经典测定乙醇分子结构的实验证明

④ h ③ h ② ①

2、化学性质:(1)活泼金属(na、mg、al等)反应。根据其分子结构,哪个化学键断裂?反应的基本类型?na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哪个更剧烈?乙醇钠水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 (分析乙醇分子中几号键断裂)

nabr+h2so4+c2h5oh △ ch3ch2br+nahso4+h2o

思考:该反应用浓还是较浓的h2so4?产物中nahso4能否写成na2so4?为什么?

(较浓,不能,都有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浓度不能太大,温度不能太高)

(3)氧化反应:①燃烧——现象?耗氧量与什么烃燃烧耗氧量相同?

②催化氧化(脱氢):ch3ch2oh —h2 ch2cho +o2 ch3cooh

(式量46) (式量44) (式量60)

即有一个—ch2oh最终氧化为—cooh式量增大14

③强氧化剂氧化——h+褪色

(4)脱水反应:①分子间脱水——浓h2so4、140℃(取代反应)

②分子内脱水——浓h2so4、170℃(消去反应)

以上两种情况是几号键断裂?

思考: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消去反应:

a、ch2=ch→chch+h_ b、ch2—ch—cooh→ch2=c—cooh+nh3

_ o nh2 ch3 ch3

c、ch3—c—o—ch2—c h— →ch2=ch— +ch3cooh

(以上均为消去反应)

(4)酯化反应:断裂几号键?用什么事实证明?(同位素示踪法)

例:r—ch=ch—r’+r—ch=ch—r’ →r—ch=ch—r+r’—ch=ch—r’对于该反应

① ② ② ③

有两种解释:一是两分子分别断裂①③键重新结合成新分子,二是分别断②键再两两结合成新分子。请用简单方法证明哪种 解释正确。

解:用r—cd=ch—r’的烯烃进行实验,若生成r’—cd=ch—r’和r—cd=ch—r第一种解释正确。若生成r—cd=cd—r和r’ch=chr’第 二种解释正确。

例: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可用如下过程表示:

oh

即酯化反应实质经过中间体ch3—c—o—c2h5再转化为酯和水,以上6个反应均为可

oh

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8o

(1)用ch—c—oh进行该实验,18o可存在于哪些物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若用ch3—ch2—18o—h进行该实验,结果又如何?

(2)请分别指出①~⑥反应的基本类型。

解析:(1)根据信息:酯化反应实质是c¬2h5—o—h分子中o—h共价键断裂,h原子加

18o o

到乙酸—c—氧上,c2h5o—加到—c—碳原子上。即③为加成反应,形成中间体

18oh

ch3—c—o—c2h5,根据同一碳原子连两个—oh是不稳定的,脱水形成酯,在脱水时,

oh

可以由—18oh提供羟基与另一羟基上的h或由—oh提供羟基和—18oh上的h脱水,

o

且机会是均等的,因此,ch3—c— o—c2h5和水中均含有18o,而反应②实质是酯的水

o o

解,水解时,酯中断裂的一定是—c—o—,因此—c—一定上结合水中的—oh,所以,在反应物中只有ch3c ooh存在18o。

(2) ①②均为取代反应,③⑥均为加成反应,④和⑤均为消去反应。

3、乙醇制法 传统方法——发酵法 (c6h10o5)n →c6h12o6→c2h5oh+co2

乙烯水化法 ch2=ch2+h2o ch3ch2oh[

思考:已知有机物c9h10o2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c____ ______f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9h10o2→a+b

d→a

o

(答:(1)a:ch3cooh、c:ch3—c—o—ch=ch2 f

o oh ch3

(2)ch3— —o—c—ch3+h2o→ +ch3cooh

ch3

ch3cho+2cu(oh)2 △ ch3cooh+cu2o↓+2h2o)

四、苯酚:

1、定义:现有ch3—ch2—、 —ch2—、c6h5—、 —、ch3— —等烃基连接—oh,哪些属于酚类?

2、化学性质(要从—oh与苯环相互影响的角度去理解)

(1)活泼金属反应:请比较na分别与水、 —oh、ch3ch2oh反应剧烈程度,并解释原因。最剧烈为水,最慢为乙醇,主要原因是: —对—oh影响使—oh更易(比乙醇)电离出h+。

思考:通常认为 —为 吸电子基,而ch3ch2—为斥电子基、由此请你分析ho—no2中—no2,为吸电子基还是斥电子基?

(吸电子基、hno3为强酸、即—oh完全电离出h+)

(2)强碱溶液反应——表现苯酚具有一定的酸性——俗称石炭酸。

注意:①苯酚虽具有酸性,但不能称为有机酸因它属于酚类。

②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以上两个性质均为取代反应,但均为侧链取代

(3)与浓溴水的反应

oh oh

+3br2→br— —br↓+3hbr

br

该反应不需要特殊条件,但须浓溴水,可用于定性检验或定量测定苯酚,同时说明—oh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邻、对位的h原子变得较活泼。

(4)显色反应—— —oh与fe3+互相检验。

6c6h5oh+fe3+ [fe(c6h5o)6]3-+6h+

(5)氧化反应 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粉红色)

能使h+褪色 oh

(6)缩聚反应:n —oh+nhcho [ —ch2]n+nh2o

oh

例:ho— —ch=ch— 1mol与足量br2或h2反应,需br2和h2的量

oh

分别是多少?

解析:—c=c—需1molbr2加成,而酚—oh的邻对位h能被br2取代左侧的酚只有邻位2个h原子,而右侧为二元酚,3个h原子均为邻 、对位又需(2+3)molbr2,而1mol

需3molh2,则br2为6mol,h2为7mol。

五、乙醛

与h2加成——还原反应

1、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 hcn加成ch3cho+hcn→ch3—ch—cn

oh

自身加成 ch3cho+ch2—cho→ch3—ch—ch2—cho

h oh

(2)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银镜反应

③新制cu(oh)2反应

④h+褪色

乙醇催化氧化法

2、制法 乙烯催化氧化法

乙炔水化法

例:醛可以和nahso3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水溶性 α—羟基磺酸钠:

o oh

r—c—h+nahso3 r—ch—so3na

该反应是可逆的,通常70%~90%向正方向转化

(1)若溴苯中混有甲醛,要全部除去杂质,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 _____,分离方法是_______

(2)若在ch—chso3na水溶液中分离出乙醛,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分离方法是

oh

________。

解析:(1)溴苯相当于有机溶剂,甲醛溶解在其中,要除去甲醛,既要利用信息,又要用到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这一性质。由于醛能与nahso3加成,形成水溶性的离子化合物α—羟基磺酸钠(显然不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加入的试剂为饱和nahso3溶液,采用分液 方法除去杂质。

(2)根据信息,醛与nah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应明确:

ch3—chso3na ch3cho+naso3,要转化为乙醛显然促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oh

只有减小nahso3浓度,只要利用nahso3的性质即可。因此向溶液中加入稀h2so4(不能加盐酸,为什么?)或naoh,进行蒸馏即得乙醛。

六、乙酸

1、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强。

与醇形成酯

(2)酯化反应 与酚(严格讲应是乙酸酐)形成酯

与纤维素形成酯(醋酸纤维)

注意: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实验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加入试剂顺序(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试剂中)

②浓h2so4的作用(催化、吸水)

③加碎瓷片(防暴沸)

④长导管作用(兼起冷凝器作用)

⑤吸收乙酸乙酯试剂(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酯中的酸和醇,使于闻酯的气味,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羧酸

低级脂肪酸

(1)乙酸的同系物 cnh2no2 如hcooh、ch3ch2cooh

高级 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

(2)烯酸的同系物:最简单的烯酸ch2=ch—cooh,高级脂肪酸:油酸

(3)芳香酸,如 —cooh

(4)二元酸,如:cooh、hcoo— —cooh等,注意二元酸形成的酸式盐溶解[

cooh

度比正盐小,类似于na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

o o o o[

思考:ch3—c—oh+ho—c—ch3→ch3—c—o—c—ch3+h2o

o

ch3—c o

o 称之为乙酸酐,h—c —oh co↑+h2o,co能否称为甲酸酐?

ch3—c

o

o

为什么?由此请你写出硝酸酸酐的形成过程(hno3的结构式ho—n o )

(由乙酸酐的形成可以看出:必须是—oh与—oh之间脱水形成的物质才能称为酸酐,

o

而co是由h—c— oh中—oh和c原子直接相连的h原子脱水,因此,不能称为酸

o o

酐,甲酸酐应为:h—c—o—c—h。同理硝酸酐的形成为:

o o o o

n—oh+h—o—n = n—o—n (n2o5)+h2o

o o o o

七、酯

无机酸酯 (ch3ch2ono2)

1、分类 低级酯(ch3cooc2h5)

有机酸酯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

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1)条件无机酸或碱作催化剂;(2)水浴加热;(3)可逆反应;(4)碱性条件水解程度大(为什么?)

o o

例:写出ch—c—o— —c—oh与足量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该有机物既属于酯类,又属于羧酸类,该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形成乙酸与酚,因此1mol需3molnaoh。

o o

ch3—c—o— —c—oh+3naoh→ch3coona+nao— —coona+2h2o

例:某式量不超过300的高级脂肪酸与乙酸完全酯化后其式量为原来的1.14倍,若与足量溴 水反应后 其式量为原来的1.54倍,请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用 r(oh)ncooh形式表示]

解析:由于能与乙酸酯化,证明为羟基酸如何确定羟基数目?抓住m≤300和酯化后式

o

量为原来的1.14倍,设含 一个醇—oh,则r—oh+ch3cooh→m—o—c—ch3+h2o

(式量m) (式量m+42)

m=300 假设成立。

再设烃基含y个不饱和度则 y=1

则该酸的化学式应为cnh2n-2o3 得出n=18

为c17h32(oh)cooh.

思考:式量为300以下的某脂肪酸1.0g与2.7g碘完全加成,也可被0.2gkoh完全中和,推测其准确的式量。(提示: _=3,即有3个不饱和度, 其通式为cnh2n-6o2,14n—6+32≈280,n=18,准确式量就为278)

?能力训练】

1、化合物a[ ]的同分异构体b中无甲基,但有酚羟基符合此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从结构上看,这些同分异构体可属于________类,写出每类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_____________。

2、有机物a的分子量为128,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1)写出a的可能分子式5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能与纯碱溶液反应,分子结构有含一个六 元碳环,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nh2取代所得产物为b的同分异构体甚多 ,其中含有一个六元碳环和一个—no2的同分异构有(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链烃 [ cnhm]属烷、烯或炔烃中的一种,使若干克该烃在足量o2中完全燃 烧,生成_lco2和1l水蒸气(120℃ 1.03×105pa)试根据_的不同取值范围来确定该烃所属类型及其分子内所含碳原子n值。

?能力训练答案】

1、27种,烯酚或环酚类。

2、(1) c10h8、c9h20、c8h16o、c7h12o2、c6h8o3

(2)

3、当 ≤_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九年级上班务工作计划8篇

九九重阳节班会教案5篇

九九重阳节班会教案7篇

考后复习演讲稿6篇

高二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6篇

实验室工作计划化学参考6篇

高中化学学期教学工作计划6篇

2023化学工作计划优秀6篇

2023化学工作计划6篇

数学中考复习工作计划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260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