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和挑战,教案通常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陈述,以确保学生能够实现特定的学术成就,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书节教案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书节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竞赛体验学习乐趣;通过自由朗读整体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结合朗读、圈画、思考、讨论等手段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各阶段的读书生活及读书感受,联系实际思考自身读书体验。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树立“开卷有益”的思想,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与合作探究的精神,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及感受,学会从作者复杂的读书经历中归纳读书对于成长的种种好处。
2、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反思自己的读书经历并交流心得体会,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说明
新课导入
1、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的反馈
2、高尔基与歌德关于“读书”的名??
3、出示课题《忆读书》
文学知识小竞赛
简要介绍作者冰心
1、通过知识小竞赛让学生了解班级课外阅读的整体情况,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2、以名人名言来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为本课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3、让学生介绍作者资料,从而检查其预习情况。
整体感知
提问:
1、文章介绍冰心先生读了哪些书?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她的读书经历的?
2、冰心先生一生酷爱读书,请问读书给她感情上带来什么?(用原文回答)——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这句话所包含的热爱读书的情感。
学生回顾思考
一学生回答
在文中找出最集中地体现出冰心先生读书体会的话(散读、个别读、齐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重要词语的品读,体会这句话所包含的冰心先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1、前两个问题是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为下面研读文本做好铺垫。
2、“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是本文的关键句,也是这节课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研读文本
提问:
1、文中哪些词句具体表现冰心先生对读书的热爱?(指导学生通过圈画、批注、朗读等多种形式,感受冰心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进一步体会这种情感)
2、冰心先生如此热爱读书,从本文看,读书有什么好处?(指导学生圈划、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同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
默读全文,思考文中哪些词句可以体现冰心对读书的热爱,将其圈画出来,并在旁边简单批注;交流自己圈画的词句,感受冰心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自己阅读某本书的感受。
思考:
在全文中圈划能体现读书有益的句子,在全班交流;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
1、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让学生在全文去找,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贯穿她的一生。
2、在品析词句的同时,希望能唤醒学生对读书的热爱。
1、视学生情况,可安排小组讨论。
2、教师可在学生交流后在黑板上作总结。
深化延伸
提问:对于作者提出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联系实际思考“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从读书的作用、数量、质量上去理解作者对青少年的读书指导,并以此为参照检查自己的读书情况。
引导学生树立“开卷有益”的思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其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积累训练
1、拟定一份读书计划(近期和远期)。
2、搜集你喜爱的书籍的资料,并写下你的读书感受,在班级里举办一个小小读书会,和同学分享交流。
确定读书内容、数量、时间,有计划增加阅读量。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书本、阅读感悟,可以演讲比赛、征文竞赛、小报展示等形式交流分享。
1、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去阅读课外书籍。
2、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其口语表达、写作、编辑等技能。
读书节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分享读书快乐、分享读书收获。
2。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3。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
班里的28位学生爱读书,长期以来大家都能分享读书的快乐,但是,以教育小组的形式共同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交流读书内容与读书收获,平时做的有欠缺,这次活动一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三、活动准备
老师:组织、策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发言材料:名人读书故事、诵读古诗、我与书的故事、我的收获、读书好方法、精彩片段、推荐好书、读书格??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谈话导入: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有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让我们养成爱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
?我的读书收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分享
我们班有7个教育小组,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第一组:诵读古诗
谈收获
第二组:积累的读书好方法
谈收获
第三组:课外读物
读后感
第四组:精彩分享
谈收获
第五组:我与书的故事
谈收获
第六组:汇报读书方法
谈收获
第七组:读书格??
谈收获
(三)活动延伸
1。各组的活动装订成册,各小组互换,互相学习。
2。请班主任做总结
主持人: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确,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一本好书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快乐,还有慰藉;不仅能让我们大开眼界,还能给我们以心灵的启示。热爱书吧,你将受益无穷。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吧,《我的'读书收获》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读书节教案篇3
一、活动目的
以"世界阅读日"为契机,开展为期一周的"读书节"活动,让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快乐,鼓励孩子多读书,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二、活动主题
快乐阅读快乐成长
三、活动内容
1.分发读书节倡议书(4月22日上午8:40-8:50)
各班发放亲子阅读记录表,各班主任以多种形式展示亲子阅读的成果。(附表格1)
2.语言组制作"阅读周"宣传海报(4月22日)
语言组制作宣传海报,形式语言组自定。
3."我爱阅读、我爱我家"(4月22日-4月25日)
各班设计"我爱阅读、我爱我家"亲子照片征集栏,请家长将亲子阅读的照片带来交给班主任并附说明,进行环境创设。
4."绘本漂流进我家"活动(4月23日--4月27日)
以年段为单位进行平行班间的绘本漂流,并在书后附上"漂流登记卡",漂流五天要求家长一起亲子共读并留下"阅读痕迹"。(附表格2)
平行班漂流方式:(周二1→2→3→4→5→1依次类推。
5."故事大王或成语情景剧"巡演(4月24日-4月28日晨间谈话)
大班各班选2名幼儿利用晨谈时间到各小中班进行故事或成语情景剧巡演。
6.绘本教学走进课堂
老师们在阅读周中统筹安排绘本阅读2个教学活动,并能体现在周计划表中,将活动教案的电子稿发送给年段组长,然后再统一发给竺霜霜老师。
7.读书节闭幕式(4月28日8:40-8:50)
为读书节活动中故事大王颁发奖状。
四、活动摄影
五、活动信息报道
读书节教案篇4
了解歌德的生平简介。
1.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身手的益处。
重点、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使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章。
3. 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
4. 评议课文使怎样写的。
以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
三、说说自身以后怎样选择读物。
板书:
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取更多知识
22 读书要有选择
名人传记
科普类书
工具书
读书节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注意多音字“挣”“喝”的读音。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资料,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周恩来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奠定基调,直入课题。
1、师介绍周恩来的简介。(多媒体显示配乐画面)
2、导入课题,解题。
(1)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立下的宏伟目标:(师指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通过昨天的预习,谁能为我们说说课题的意思呢?
(3)带着我们的理解,清晰而坚定地再读读课题吧(师指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聚焦“中华不振”。
1、初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这么远大的志向呢?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词语,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老师检查大家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多媒体显示)
(2)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大家完成关于课文主要内容的填空。
3、聚焦“中华不振”。
(1)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这么远大的志向呢?课文中有一个词说明了原因。请把它找出来?(“中华不振”)
(2)对!你们都有一双慧眼,都找出来了,是“中华不振”,这个词正好与“中华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课题下方板书“中华不振”)请齐读这个词。
(3)让我们走进百年前的中国,来看看当时的中国到底是怎样的不振。
(多媒体播放历史背景资料)
(4)观看完短片,你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呢?请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个词(指名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感受“中华不振”。
1、默读课文,初步感受“中华不振”。
那么课文中又有哪些具体词句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些词句划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画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同学们,课文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呢?(生交流)
预设
(1)“没事不要到这里来玩,这里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没处说理呀!”
师:(点击鼠标显示句子)你能从伯父的话语中感受到中华不振。你们知道“租界”是什么意思吗?(多媒体播放关于租界的资料)
师:此时此刻,伯父的内心会是怎样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父此时的心情吗?(担心、无奈、愤怒、沉重)
师:指导学生带着体会读好这句话。
(2)“周恩来一直想着伯父的话,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块地方,中国人却不能去,他偏要进去看个究竟。”
师:(点击鼠标显示句子,突出“一直、中国土地上的这块地方,中国人却不能去” )
师:请你们这个小组的同学齐读这句话。
(3)“在租界地里,他目睹了中国同胞受欺辱的情景,心情非常沉重。”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指导学生读出愤怒之情。
4、补充材料。
(1)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我们怎么能够不伤心,不愤怒?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发生这样处处受欺辱的事情太平常了。(多媒体显示相关事例)
(2)看了这些事例你又想说点什么呢?
(3)是啊,洋人当时就是这么欺人太甚!同学们,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洋人竟然敢这么猖狂,这么蛮不讲理,欺人太甚!这是为什么啊!因为——(学生齐答:中华不振。)
四、感悟立志,拓展延伸。
(1)看着外国人在我们中国领土上的一桩桩事情。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翻江倒海的难过。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独自地沉思,他都在想些什么呢?(小组讨论)生交流
(2)周恩来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看着自己的同胞被侮辱、被欺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哪!(师板书:哪)
五、感情朗读,感受周恩来的伟大志向
(1)于是,在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师生合作读第5段)
(2)你们愿意做小周恩来吗?那么,现在你们就是小周恩来,我们合作的读读5、6、7段吧!(师生分角色朗读)
(3)课文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再来说说周恩来为什么而读书?
多媒体显示:周恩来不是为( )而读书,不是为( )而读书,不是为( )而读书,也不是为( )而读书,而是为( )而读书。因为在少年时他就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欺辱,就要( )。
(4)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引读
他在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可是周恩来一生信守的诺言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可是周恩来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
读书节教案篇6
教学内容:
了解校园隐患,掌握安全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一些校园安全事故的图片等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 上下楼靠右行。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1、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2、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3、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若病残让座等。
骑自行车须知:
1、 要学习了解、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2、 保持车况良好,车铃、刹车齐全有效。
3、 行驶中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得抢穿红灯。
4、 穿越无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必须"一慢、二看、三通过"。
5、 必须在规定的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无分道标志线的道路,必须靠边行驶。
6、 行驶时不要随意抢占机动车道、不要多车并排行驶。
7、 行驶时要集中思想,不要带着耳机收听广播、音乐。
8、 在转弯时必须看清后面来车,先伸手示意,不要突然转弯、斜行转弯。
9、
对于不同天气特点,做到安全行车:顺风不要借助风势骑快车;逆风不要低头猛骑不看路;雾天视线变差要慢速骑行;下雪结冰路滑要扶稳车把;雨天穿戴雨披更要多留心
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
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3、如何加强教室安全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学生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4、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门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
5、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6、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
先让班主任与家人取得联系再视情况而定。
7、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六、小结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作到警钟长鸣!
读书节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悉两条绿线内的两个生字,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并初步懂得选择适合自身的读物。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让同学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点
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适合的读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交流自身喜欢读的书。
2、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谈谈感受。
3、我们怎样才干选择适合自身的书呢?
二、揭示课题 提出问题
1、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有关读书的文章《读书要有选择》。
2、请围绕课题提出自身最想提的两个问题。(教师归纳:为什么要选择读书?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有什么好处?)
三、学习课文 解决问题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查找资料理解不懂的生字词;
2、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读物?选择这些读物有什么好处?
4、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读物?
(二)、同学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随机正音。
(四)、交流
1、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2、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类型的读物?选择这些读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3、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读物?
(通过同学交流、汇报,让同学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及好处。同学边汇报边板书。)
四、总结课文 知识迁移
1、总结: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有选择的读书。应该选择怎样的读物呢?这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根据自身的喜好、喜好来选择。当然,还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社会在不时进步,科技在不时发展,我们要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2、迁移:谈谈你打算选择怎样的读物。
3、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是人类进步的不时动力。人们已经把书进行各种比喻,出示《书的妙喻》。书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读物,努力读书,为我们的社会增添一份光彩。
五、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向你的好友优秀一本书。
读书节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
(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
(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课堂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从“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
4.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2.学生读完课文后,想象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演习当时情景。给学生提供当时的情景: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警察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3.学生演完后,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
4.全班交流写的内容。
5.读这部分,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
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