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一种个人的阅读体验,它可以反映我们的独特视角和感悟, ,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感受到书籍的魅力和力量,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春的古诗读后感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春的古诗读后感篇1
最近有幸拜读了于丹写的《最美古诗词》这本书。对于于丹这个人,说实话并不是很熟悉,只是听说过她曾在央视说《论语心得》。可是当我读了她写的这本书后,我对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与其说她是在说古诗词,不如说她是在用古诗词写自己的诗。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诠释书中的千古名句,无时不让人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
记得自己曾经读诗时,只是为了了解而了解,有时可能是为了应付考试,从来没有这么深入的去读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自己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不懂什么是乡愁,但眼睛却像月光一样请清亮亮,跟着李白念“床前明月光”,跟着孟浩然读“春眠不觉晓”。长大以后,开始经历初恋,耳边响起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把我们的感情寄托在春蚕和蜡烛上。再长大些,有了工作的烦恼和生活的烦恼,于是想着放松,想着逃避这世间的一切,跟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我们步入中年,有了更多的心事,又会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终于到了老去的时候,面对这逝水流年,也许又像蒋捷说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古人最喜欢写诗,寥寥几个字却能把包含作者的最深的感情。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都寄托在诗里,留给我们后人传唱。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谈到的意象。记得自己读书时,最不喜欢也可以说是最讨厌的就是作文课,不知道怎么去写,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把它写得具体。老师说是因为我们观察得不仔细,用的意象不足。读了于丹的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古人的诗里有提到很多的意象。
在古人的诗里,最喜欢用“春秋”两字来概括历史,却从来没有管它叫“冬夏”。也许,在中国,特别是在中原文明发轫的黄河流域,相比于酷暑严冬,温暖的春、凉爽的秋,更适合于中国的诗情吧。比如问老家的年龄,会问“春秋几何”;比如白居易《长恨歌》的名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其实有关于“春秋”的诗有很多很多,在这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要说对春天的描述,要说最细腻的还是李清照这位女诗人。在她少女时期曾写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春与秋,生物的苏醒和衰残,都在瞬间完成,来得那么突然那么剧烈,强化了人和风景相遇时猝不及防那一瞬间的感动,深深地激荡我们的内心。
其实,诗意就是我们心里的花朵,不管年华怎样老去,心中有春意春色,每个年华都可以诗意地绽放,如同年近七旬的白居易,以少年青春的心热烈蓬勃地“忆江南”。
说起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如果让我们只选取一个最典型的,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
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东坡曾经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追问,相比人生的短暂,江与月都是长久的、不变的,人与世界最初的相遇,发生在什么情景之下?在这一轮中国的明月前,无论是张若虚,还是李白,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中国人心中所有的珍惜,都被明亮地照射出来。
中国人之所以对月亮情有独钟,也许是因为月亮那种特殊的质感、独到的美丽。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澈的,它是圆润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断变化的。月亮的周期变化,是一种循环,隐喻着一种不死的精神。大家最常听到的关于月亮的神话,就是“嫦娥奔月”——因为吃了长生不死之药,嫦娥飞到天上,居住在月宫;在月亮上有一棵婆娑的桂树,吴刚一斧接一斧地砍着这棵树,数砍而复合,合而复砍。所以,月亮代表着一种流转循环的永恒与轮回。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阴晴圆缺。明月照出了我们的离愁别恨,但欧阳修说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人生多情,无关风月,风月只是转移了我们的情思、我们的离恨,给了我们一份安顿,给了我们一种寄托。明月这个意象高悬在诗坛上空,中国人从古至今保持着对它的温柔的狂热。
春的古诗读后感篇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享受网络世界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有事没事儿掏出手机解锁、看一眼、锁屏,放进口袋,这一过程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因为这已经变成习惯,潜意识里的动作。喧嚣的生活,繁忙的工作,让人日趋浮躁;白天工作的充实,让你没有时间去思考其他,但是夜晚,我总在想,我要什么?我想改变,但却不知道从哪里改变。
朗读者开始火遍朋友圈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机缘下看到了于丹教授的《重温最美古诗词》,诗词,那些高山流水、桃红柳绿的景象,那些策马扬鞭、激扬文字的情怀,让我心生平静。
于丹教授在书中说到:“诗歌教会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观念,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人们用泛神论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把诗歌称做为中国人的宗教。”
我想,我们读诗,在看到月亮时,不仅只会说“好大的月亮呀”,而是比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看到一群鸭子不止会惊叹“哎呀,好大一群鸭子”,而能“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更希望在心浮气躁之时,能体会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心境,在缺少动力时,能感受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场。
我想,诗意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只是生活的忙碌与心灵的疲惫使我们灵魂深处的那片柔软沉睡。我们可以放慢脚步,去品味大自然的万千意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去翻一翻充满古人智慧与情怀的书,在诗词中留住那个真实的自己,唤醒心中的诗意。
春的古诗读后感篇3
假如考试取消了诗词默写,是否就可以不学诗词了?
关于学习古诗词有什么用,网上流传着一个最为经典的回答:当我们看到夏日游玩,看到荷花盛开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不是只会说“哇,真美!”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外如是。
当然,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文艺了,不似古人的习以为常,在我们的日常里随口引用诗句有时也稍显“做作”,有那么些“不实用”,那么,是不是在全民反做作的今天,不学古诗词也无所谓呢?我不这么认为,毕竟,古诗词在应试教育中的分量举足轻重,分数虽然占比不高,却是一用心,就完全可以拿下的。那假如考试不再需要默写古诗词,是否就可以不学诗词?我也不这么认为,诗词之美,是纯正的文学趣味。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意识到诗词自有其魅力呢?说来还是那个很现实的原因——考试。记得那时候还是小学,语文的阅读题总会有个开放的题目,具体的记不得了,当时有一道题大概是一篇讲黄昏或者落日的文章,最后的开放大题是,描述看到落日时的景象心情等,由于考试时间紧急,我突然想起在课外看到了一句写夕阳的诗,于是一般需要写个一二三点分论式的答案,我只匆匆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句,便交卷了。
那时候懂诗的意境吗?不懂,甚至没读过全诗,我只知道诗里有夕阳,有黄昏,那或许就扣题了,给个一分奖励分总该有吧,怎么也好过空白。没想到在老师看来,这就是眼前一亮,惊喜地给了满分,用他的话,一句课本上没学过的诗,用在这里恰如其分,值得满分。看,我就是这么现实,从此发现了诗词的作用,慢慢地就会留意更多的古诗词,从而发现了它们的美,寥寥几句,感受古人的情绪,这样的体验,比起题目满分的快乐,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怀念起从前阅读古诗词的日子,翻开时更是惊喜。内页很是精美,古诗配上有意境的图画,氛围感很强,让人忍不住一页一页往下看。作文书是为小朋友和学生准备的,贴心地标上了拼音,有了些童书的味道,对于毕业多年的我,也很友好,有那么这个生僻字,早已忘记,也不用再从新去查,蛮不错的。题外话,我一直以为“梵”的读音是二声,还特意上网查了一下,无意间更正了知识库。
作为亲子阅读书籍,是不错的选择,小朋友可以读诗词,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诗词后的解读部分对诗词简单理解,给孩子讲述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并不是单独的解读,有时一些相关诗词,在这里也会提到,方便归纳理解,在诗词之间形成扩散思维,有助于知识框架的搭建。
作为学生读物,也是必备,书里从秦汉到近代,列举了不同诗人的经典诗句,大部分也是课本里的知识,从小熟读,在上学过程中重新接触,便于理解,有句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末了,书的附录还做了简单的分类,可以查询相关内容,完成作业事半功倍。
作为我一个文案的读物,翻开来的赏心悦目,读起来的朗朗上口,回忆那时年纪小,巩固下以前的知识,或许在某个时候,又可以用上,想来也挺好的。
给孩子们的大美古诗词,其实是给所有人的大美古诗词,这些,都是古人的馈赠,好好珍惜,美丽自在其中。
春的古诗读后感篇4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一书继承了于丹一贯的风格,语言清新洒脱中蕴含着哲理和诗意,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如同一股清泉,涤荡心灵的尘污,帮我们找寻到那迷失已久的栖居之所。作者在“田园林泉”这个章节中写到,我们现代人往往会觉得田园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家园,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到达的世外桃源。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田园,每片田园里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主人公。读田园诗,是为了唤醒我们内心的一种状态。也许田园就在写字楼边,也许田园就在柏油路上,也许田园就在你一天疲惫之后,也许田园就在你远行归来的那个时分。每一个人生命里都有一些心情需要托付,托付给田园的时候,才会露出一种会心的微笑。
不管我们多么匆忙,不管我们如何壮志凌云,不失去田园的人,才有充电的地方。有归属的人,才有可能一次次出发,走得更远。此刻,我们就不再觉得田园是一种虚无的、无法抵达的地方,原来它是那样触手可及。的确是这样,也许现实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很难拥有诗意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聆听、阅读让诗意扎根于心,外化于行。心中有了诗意,便有了爱、有了美、有了博大的胸怀,面对现实生活便多了份从容、淡定、坚韧。我想,这才是诗词里的各种意象拂过心灵所留下的真正意味吧。
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中国人是敏感的、多情的,虽然我们不都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总会有那样一个关节点,我们品味人生,给心灵充电;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我们想寻找真实的自己。让我们从寻找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始,从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起程,沿着诗歌的通幽曲径,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与其说于丹的这本书是在给诗词做诠释,倒不如说她其实就是在写诗。于丹用诗一样的语言诠释着千古名句,无时无刻不让人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在这浮华喧闹的城市里,读这样的书如同品一壶飘着淡淡清香的茉莉花茶,怡情怡心的同时,又让我们的精神变得饱满丰盈,我们的生活也被浸染得诗情画意。
春的古诗读后感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在他乡的诗人心中的苦闷。当时,天阴沉沉的,诗人在急急地赶路,恰巧又遇小雨,更加剧了心中的苦闷。于是想借酒消愁,向放牧的小童询问何处有酒家,小童伸手一指便是杏花村。
读完这首古诗,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着朦朦细雨,来来往往的扫墓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前去为故亡的亲人扫墓。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青山远望,雨洗青草,风吹柳摆。好一个伤感的行旅,好一幅凄迷彷徨的图画。
诗人只用了欲断魂寥寥三个字,便将扫墓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亡者哀悼的心境跃然纸上了。
断魂,本是形人们悲痛欲绝的心境,意同痛断肝肠。逝者已去,当时那种哭天抢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对亲人的怀念却是永远难于割断,一个欲字,又使扫墓人此时此刻怀念逝者的那种断魂般的伤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洒上一杯酒,寄托哀思。环顾四周,唯见一片烟雨茫茫,不见人家与炊烟,何处沽得一壶酒?忽见一牧童骑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来。上前打听,牧童遥指着远方的杏花村。全诗至为此,凝固成一幅静止的图面,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杜牧这首古诗已成了清明扫墓的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个字,有景有情,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衬托着人们对远逝亲人的哀思,情真意切,恰到好处,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意境深远,寂寞空旷。
春的古诗读后感篇6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象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