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包括教师自己的创意和创新,以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教案的编写通常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综合实践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综合实践教案篇1
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活动主题:我爱文学
活动话题:向你介绍我最喜爱的文学作品
——“作品给我带来的(快乐、智慧、乐趣、信心、力量、希望……)”
活动形式:小组、班级交流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或者从过去自己曾经阅读并喜爱的文学作品中挑选最精彩的一部或一篇。作品确定后,再根据作品和阅读的感受,写出发言提纲或比较详细的.讲话稿(文章);或将相关课文改编成表演剧本;或搜集与该篇章有关的材料设计成手抄报;或在掌握有关文字、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出一期黑板报;或利用电脑制作相关的.课件。
2、宣传准备:在校园网发布告示,在学校张贴海报,欢迎其他班级同学前来观摩;联系学校广播站、电视台和当地媒体作好有关报道。
3、设施准备:准备好数码相机、摄影摄像器材和多媒体。
二、活动步骤
1、制定评价标准
如发言是否切合本次活动主题,内容与原作品是否和谐一致,语言是否通顺流畅,表达是否流利清晰,表演是否形象,设计是否合理,栏目是否恰当,版面是否美观,方式是否科学,等等。
2、小组交流
每人在各自的小组内发言交流,尔后各组推选出2—3名代表到班级交流。要动员全组同学献智谋策,对发言稿、演出脚本、手抄报、.课件进行认真的修改。
3、班级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一个“我爱文学”主题活动小组,安排活动主持人,确定交流、表演、展出、展示的顺序,确定活动评委。
(1)导入:
古今中外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里遨游,感受到文学具有的巨大魅力。请大家说说自己读过哪些著名作家的文学著作,有什么感受?
(2)各小组代表交流读书感受。(优秀讲稿可hui编)
(3)展出各小组创办的文学手抄报。
(4)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可能的话)
(5)表演课本剧。(可能的话)
4、小结:
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评选结果。
语文老师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
三、活动成果(可按以下形式展示)
1、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墙报(报纸类);
2、hui编《校班“我爱文学”主题活动交流文集》(书刊类);
3、汇集.课件资料,刻录《校班“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课件成果》光盘(.课件类);
4、出“校班‘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花絮”专栏(摄影类)。
综合实践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3、感悟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4、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挫折,热爱生命,珍惜时光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和中心思想,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1、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以及其主旨的显现
2、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方法教学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先自行预习,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背景
2、准备几幅紫藤萝花的挂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展示大挂图紫藤萝,让学生具体感知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傲雪的青松,斗霜的秋菊,迎风的翠竹,石缝间不屈的小草,草丛里无名的野花……这些自然界植物无不蕴涵深刻的哲理,那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同样具有深刻含义的紫藤萝,打开课文《紫藤萝瀑布》,我们来学习新课,看看作者在看看盛开的紫藤萝形成的瀑布流有怎样的感悟?紫藤萝又带给了作者怎么样的人生启迪,给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迪?
2、快速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段号,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主旨,给课文分段,看看各段的主要内容?
讨论并归纳文章共十一自然段分成三大段:
第一段: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写作者偶见一树茂盛的紫藤萝
第二段:第七至第九自然段
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第三段:第十至第十一自然段
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3、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边听边体验作品情感,并思考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让学生回答思考题
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写:
(1)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再提问学生如何理解“迸溅”一词?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端。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相互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作者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多花。先写花趣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4)朗读课文,分组分段朗读课文,看看哪个小组最能将课文中的所表现感情朗读出来。
(5)课后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紫藤萝瀑布》的文章大意,把握了文章的脉络,体味了作者对紫藤萝的细腻描写,体验了作者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深入学习这篇课文,理解其中的中心思想和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作者在欣赏紫藤萝所获得的感悟。
(1)采用分读、齐读、重点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对课文主体内容再一次整体感知。布置思考题。
a、文章的第一段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回答要点:作者内心的反应,全文的悬念伏笔)
b、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要点:花形,特点是“像一条瀑布”)
c、第三至第七自然段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紫藤萝的?如何理解作者在此段落中由花的热闹写到了自己的精神的写作思路?(要点:花色,花色的热闹引起作者内心的焦虑与悲痛,怀念弟弟)
d、文章的第八、九自然段呢?又是从哪些方面描绘紫藤萝的?有何特征?其中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紫藤萝的被毁和重生,其目的是什么?(要点:花香,承上启下)
(2)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思考关于紫藤萝的变迁和作者情感变化与感悟的相关问题
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筛选具有共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再进行小组之间交流。出现不同意见的进行全班同学讨论,并给予点拔和指导。引导学生把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小组讨论的问题
a、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十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被拆毁了,过了很多年后,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触景生情,思想波动)
b、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第二小组讨论的问题
c、联系作者的情感变化,试谈谈紫藤萝的象征意义。(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现在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d、赏析语段中精美的语句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引发对生命的感悟。(让学生自由发挥,再给予点评)
第三小组讨论的问题
e、怎样理解“花与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遇到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伟大的事业)
f、总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与文章第一段有什么关系?(感悟生命的永恒,照应第一自然段)
第四小组讨论的问题
g、 总结归纳文中的中心思想(本文写作者遇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生命是永恒的,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3)开放性思考和讨论(言之有理即可)
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感悟后,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后,通过看花、忆花、思花三部份内容赏析,让学生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a、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谈谈体会。
b、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并让谈谈自己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
(4)课堂总结
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紫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的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位这篇短,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生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综合实践教案篇3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服饰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思想情感。
(2)、掌握服饰的搭配及色彩的基本知识。
(3)、了解我国民族多彩的服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习服饰的讲究,增强学生对服饰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对服饰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学生通过练习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古现代服饰和各民族的传统服装。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对服装进行大胆的颜色搭配。
一、新课程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服饰的讲究。人们常说,衣食父母。这说明吃和穿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与个性。在古代就有很多关于服饰的讲法,象"佛靠金装,人靠衣裳"还有"人靠衣裳马靠鞍",都充分的体现了服饰的重要性。
二、小组汇报成果:
有人说:"服饰,是人体的又一层"皮肤",是流动着的"软"雕塑,是人的气质、个性、情调、风格的亮相,它是人对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那么,我国的服装历史是怎样发展的呢
(一)、中国的服装历史组:通过搜集有关中国古今服装演变的文字资料,了解中国的服装历史变化,使同学们认识了中国服装的历史发展变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要认识一个民族,进而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探究这个民族的文化及其衍变,都不能缺少对这个民族服饰的关注和了解。
(二)民族服装组:通过我们网上查阅,搜集各民族服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服装。
引导学生思考:青少年学生该不该追时尚、赶时髦呢?为什么?
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
服饰的颜色搭配:
(三)服装颜色搭配组:通过去服装店咨询和去图书室查阅资料及网上搜集有关服装颜色搭配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思考与交流:如何着装自己?(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着装的感想)。
(1)、服装尺寸与款式:
根据本人的体材比例、体形的胖瘦、高矮;不宜过大或过小
(2)服装款式要大方
选用适合青少年学生的仪态、环境、性格
(3)、着要适时、装饰要适度:
要适合时尚、适合流行趋势、适合季节变化、适合不同场合。
(学生讨论:小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说出自己的看法。)
(4)、色彩的搭配:
a、色调;
b、色彩情感。
三、总结
评价学生作品
综合实践教案篇4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单了解降落伞的历史和降落伞的降落原理。
2.猜测并探究影响降落伞下落快慢的因素。
3.了解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结构、降落伞的用途。
4.初步了解东风一号mr—09型模型火箭的航天回收伞。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对比、筛选材料的方法;设计降落伞。
2.知道降落伞缓慢下降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降落伞的基本知识,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2.认识到降落伞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3.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4.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对比、筛选材料的方法,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和用途。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寻找适合制作东风一号mr—09型模型火箭的航天回收伞材料。
第二阶段:
目标:
一.通过制作降落伞,了解降落伞成功下降的原因。
二.通过试放降落伞验证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因素的猜想。
三.学生形成分工合作的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及反复尝试与探索的。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回顾猜想。
我们胜利一小是柳州市三模示范学校,前段时间航模组的同学给全校师生展示了火箭发射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看录像、照片)
2.展示设计图。(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二.制作降落伞。
1.明确分工与要求。
2.推出助教。提出在制作降落伞时候的要求。
3.小组合作制作降落伞。
4.汇报交流。
三.试放降落伞。(10分钟)
1.试放降落伞。
2.观察讨论。
3.汇报交流。
4.:看来降落伞制作成功的秘密和伞面的大小、形状、伞绳的长短、连接方式,保持受力平衡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次试放:
1.下面我们来个降落伞pk怎么样?
2.调查比赛结果。
3.小组交流汇报。
4.最慢的和最快的降落伞对比一下,看看大家的结论对吗?
四.。(5分钟)
反思:
1.这节劳技课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降落伞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今天展示的这节课是第二阶段的内容。第一阶段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降落伞的产生、结构。学生还对降落伞的制作材料进行了筛选,对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因素进行了猜测。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制作降落伞和试放降落伞验证猜想,培养动手能力,形成合作意识。第三阶段把降落伞放进火箭舱进行实战演练,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2.本课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回顾引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是制作降落伞,探究制作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习。三是通过试放体验成功,并在实践中验证自己对影响降落伞下降因素的猜想。
3.不足:a.助教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b.有些环节没有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独立思考制作的时间。
综合实践教案篇5
活动背景:
?寻找春天》是一个适合时宜且季节性较强的实践活动。根据四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热情高,但研究性学习能力较低的特点,所以选择同学们感兴趣、贴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可以亲自体验的活动。当春天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感觉到天气变暖了、树绿了、花开了,连小草也偷偷地钻出了地面。孩子们被这种变化感染着,他们变得活泼好动,更加喜爱大自然了。看着这些烂漫的孩子们,我萌生了这样一个主题,带他们一同走进春、感受春带给我们惊喜与享受。
活动分析: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更加亲近大自然,他们对大自然的了解不仅限于书本上的那一点介绍,更能领略身处大自然时的快乐。本次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筛选与主题有关的材料的能力。通过春游、搜集阅读资料、绘画、唱歌、吟诗、成语接龙等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春天的美丽,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春游、搜集阅读资料、绘画、唱歌、吟诗、成语接龙等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春天的美,抒发对春的喜爱之情。
了解春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观察比较的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2、通过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了解春的一些特征,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与春有关的资料、图片,彩笔、纸、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天气变暖了,燕子飞回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站在这瑞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着温暖明媚的阳光,一个声音在欢快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美好的季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寻找春天。
二、提出问题并筛选。
1、你对春天有哪些方面有所了解呢?
学生汇报
(教师随机板书汇报内容)
2、哇,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这么多的内容,你想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呢?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汇报
3、师生共同确立子课题:
(1)赏春(春天的景色、树木大地等变化)
(2)咏春(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歌、名篇、段等)
(3)绘春(画一画你眼中的春天的景色)
(4)唱春(唱一唱有关春天的歌,跳一跳有关春天的舞蹈等)
(5)话春(搜集有关春天的词语,玩接龙游戏)
3、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的种类确定活动小组
三、确定研究方案
1、我们每个小组都有想要研究的内容了,现在请你们先讨论一下,通过什么方式去研究?研究的结果怎样保存等,然后填好活动计划表。
2、小组研究,填表。
3、汇报。
四、活动实施
1、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表进行研究吧。
(播放轻音乐)
2、小组汇报。
五、教师总结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播种的季节,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认知,课后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走进春天,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综合实践教案篇6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并且明确要比较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同学们的体重,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感受质量单位的活动,教材选取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富有情趣的活动,如称体重、互相背一背。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千克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了解一些有关的常识,如自己这个年龄段的同学体重大约是多少、如何看体重表等。
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教材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体,如书本、书包。首先让学生先用手掂一掂,估计一下哪个轻,哪个重,然后再用秤来验证。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增强了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感受了物体的轻重,而且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了这些测量重量的工具,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体的轻重。
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是通过记录称体重的结果的方式来渗透的。教材在这里是通过一个学生画“正”字来记录同学们的体重,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同学们的体重,比如直接写下姓名和体重、画“△”(或○)的方法、使用统计图(统计表)等。为了使学生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作用,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4千克的有几人?25千克的有几人?”“咱们班多重的人数最多? ”使学生初步了解到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既可以结合第六单元“克和千克”进行,也可以在第七单元后进行。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测量工具。
3、质量单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对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动形式上,除了参考教材上提供的内容外,还可以从本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如感受千克,农村的同学可以通过掂1千克的粮食、蔬菜来体会;城市的同学可以通过掂1千克的水果、饮料来体会。这样不同环境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事物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还可以体会到自己身边的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4、这里的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小组的组数可以根据表的个数来确定,有几个表就分几组,小组轮流进行各项活动。
5、活动前,教师要演示如何称体重和看体重表以及如何使用其他的工具。称体重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小组先称出每个同学的体重,并把称的结果记录下来,称完体重的同学可以互相背一背,体验一下同学的体重。教师巡视时,要注意了解学生是否会看体重表,是否会记录称体重的结果,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个子小的同学背块头大的同学。活动结束后,应让每个小组汇报一下活动情况。如“小明25千克,我背了背知道25千克有多重,王华24千克,我感觉他没有小明重。”“我们这一组23千克的有1人,24千克的有3人 ……”也可以先称出一个学生的体重,比如小明25千克,让小华背一背,感受一下:“25千克这么重呀!”然后背一背另外一个并估计一下:“你不到25千克。”再去称一称,看看小华估计的对不对。
6、比较物体轻重活动时,小组的每个同学可以轮流做,一个先掂一掂,估计一下,另一个称一下,判断他估计的对不对。这里除了教材中给出的书本、书包以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其他的物品。使用测量工具时,物品应放在托盘的中央,读数时,教师要加以指导。
7、最后,教师组织各小组把他们的记录表交流一下,看看都有哪几种形式,哪些比较容易看出各种体重的人数。之后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的体重用画 “○”或别的直观的方法制成一个大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看一看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如,哪个体重的人最多,哪个体重的人最少。等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综合部演讲稿6篇